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药源性横纹肌溶解症高危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7 17:20
【摘要】:目的:研究药源性横纹肌溶解症(RM)发生的因素与规律,以期避免或减少药源性RM的发生。方法:检索、筛选相关期刊论文(1975年1月-2014年6月)所有药物所致RM病例。对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史、药物使用、联合用药情况和RM的临床表现、出现时间、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药源性RM185例,61岁及以上者占57.8%,78.9%由调脂药引起,其中他汀类占55.7%。74.1%于用药后1月内发生,86.6%的患者经停药及治疗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有4.9%死亡。结论:高龄、合并多脏器疾病、不合理的联合或超剂量用药均为致RM的高危因素。药物治疗应注重个体化,精简用药方案,以避免或减少RM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ctors and rules of (RM) in drug-induced rhabdomyolysis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rug-induced RM. Methods: all drug induced RM cases were searched and screened in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Chinese periodicals (January 1975-June 2014). Gender, age, history of disease, drug use, combined drug us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ime of appearance, outcome of RM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57.8% of the patients aged 61 years and over were caused by lipids, of which statins accounted for 55.7%. 74.1% occurred within one month after treatment. 86.6% of the patients recovered to normal within one month after withdrawal and treatment, and 4.9% died. Conclusion: advanced age,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unreasonable combination or overdose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RM. Drug therap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ization and simplify drug use plan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M.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药剂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金山分局;
【分类号】:R96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芳;俸灵林;阎超;;非诺贝特制剂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09期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高度关注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引起的横纹肌溶解[J];抗感染药学;2010年03期

3 赵艳;朴莉花;吴坤;;苯扎贝特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信号途径对人横纹肌RD细胞的毒性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4 蒋虹;;51例药源性横纹肌溶解症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年04期

5 苏前;;他汀类药物致肌病(附5例分析)[J];柳州医学;2009年01期

6 刘培景;佟婉红;杨莉;;他汀类与核苷类药物所致横纹肌溶解症及其防治[J];药品评价;2012年20期

7 曾婷婷;;190例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年02期

8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3年07期

9 沈江华;;辛伐他汀导致肌病及防治[J];中国药学杂志;2012年21期

10 孙忠实;;关于他汀类药若干争议的思考——从临床药理学角度诠释[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朝;蒲传强;;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年02期

2 张冰;王莉莉;;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年05期

3 白海星;郭晓萍;;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药效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郭庆明;张晖;苏晓峰;陈宝来;萧伟;;HPLC法测定非诺贝特缓释片中非诺贝特[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5期

5 黄洁;万茜;华烨;阳国平;;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年04期

6 吴翔;李英莎;赵志钢;何洪波;杨丽琴;倪银星;钟健;闫振成;祝之明;;血液灌流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6期

7 刘昌孝;;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价[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8期

8 李俊;刘群会;向伟;贾敏;钟建华;易继涛;;他汀类药物在少数民族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6期

9 徐晓晖;沈琰;刘斌;缪茜;王兵;陈雯;;干休所老干部近10年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血脂水平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4年06期

10 粟治洲;吕建峰;刘波;迟路湘;;不同剂量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旖;徐慧莲;周卫华;程海;;强化他汀对急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三届组稿会暨第六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博;软坚散结配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李雪;1、人源P-糖蛋白高表达MDR1-MDCKII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新型调血脂化合物IMM-H007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马宁;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丹;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CHD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俞青;南/北五味子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黄莹洁;钾通道抑制剂减弱吉非罗齐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蒋玉玲;Wnt5a基因下调对C2C12肌原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陈清杰;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疗效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6 马飞;缓控释制剂非诺贝特和左乙拉西坦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3年

7 孙梅林;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8 叶正涛;啤酒生产企业危险辨识及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宋国栋;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陈静;脂必泰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用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评估[D];皖南医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丽容;舒降之致肝肾损害及肌酸激酶增高1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吴沃栋;辛伐他汀与吉非贝齐合用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J];广州医药;1998年06期

3 王友芳;危晴岚;;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不良反应及对策[J];海峡药学;2008年06期

4 靳建华,王关成;口服舒降之引起横纹肌溶解1例[J];河北医学;2004年10期

5 程凯;徐s,

本文编号:2403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03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