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药动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5 20:20
【摘要】:研究目的 为了给苯胺洛芬滴眼液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及临床推广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建立新西兰兔眼部样品(角膜、结膜、泪液、房水)中联苯乙酸定量分析的LC-MS/MS方法;并准确测定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苯胺洛芬滴眼液后眼部样品中联苯乙酸的浓度;最后根据测定的联苯乙酸数据结果计算其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分析,以此对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后,苯胺洛芬在新西兰兔眼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进行科学评价。 研究方案 建立新西兰兔眼部样品(角膜、结膜、泪液、房水)中联苯乙酸定量分析的LC-MS/MS方法。质谱方法: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多重反应监测,相应定量离子对分别为联苯乙酸m/z211.1m/z166.9、丙磺舒m/z283.9m/z239.9。液相方法:Venusil MP C18色谱柱(100mm×4.6mm I.D.,5um粒径),乙腈-5mM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70:30,v/v)作为流动相,40°C的柱温箱温度,30uL的进样量,每个样品检测分析时间仅为2.5min,内标为丙磺舒。样品前处理方法:角膜、结膜组织样品制备成匀浆液后进行提取,滤纸片上的泪液样品制备成萃取液后进行提取,房水直接进行提取。提取方法为液液萃取,提取试剂为乙醚:二氯甲烷(3:2,v/v)。本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hin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指导原则要求,分别从线性范围、最低定量下限、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样品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完全方法确证。 利用所建立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苯胺洛芬滴眼液后眼部样品(角膜、结膜、泪液、房水)中联苯乙酸的浓度,并且绘制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根据药物浓度-时间数据求出相关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达峰浓度、达峰时间、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并对上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分析,考察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后,苯胺洛芬在新西兰兔眼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 研究结果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新西兰兔眼部样品(角膜、结膜、泪液、房水)中联苯乙酸浓度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样品用量少(100uL)等优点。该方法在1-300n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定量下限可达到1ng/mL;待测物联苯乙酸和内标丙磺舒的检测不受内源性物质的干扰;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相关要求;样品提取回收率高并且稳定;待测物联苯乙酸和内标丙磺舒的检测不受基质效应的影响;样品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经反复冻融三次、-80°С放置3个月、处理前室温放置4h、处理后室温放置4h后均稳定。本方法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要求,可用于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单次、多次滴眼给药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关研究。 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单次滴眼给药后,角膜、结膜、泪液和房水中待测物联苯乙酸的各药代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4059.86±1128.98ng/g、725.13±196.49ng/g、54909.02±9014.14ng/g和272.39±51.62ng/mL;Tmax分别为0.08±0.00h、0.08±0.00h、0.08±0.00h和0.55±0.28h;t1/2分别为2.20±1.53h、2.25±1.67h、1.97±1.06h和3.43±0.32h;AUC0-t分别为8214.22±1375.48h·ng/g、3152.61±1117.28h·ng/g、43597.73±14526.74h·ng/g和667.95±37.28h·ng/g;AUC0-∞分别为8222.48±1991.46h·ng/g、3157.20±1147.21h·ng/g、43698.42±11348.42h·ng/g和668.59±40.58h·ng/g。 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多次滴眼给药后,角膜、结膜、泪液和房水中待测物联苯乙酸的各药代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133.24±1556.24ng/g、1434.13±884.93ng/g、21828.41±8102.18ng/g和336.67±136.96ng/mL;Tmax分别为0.08±0.00h、0.08±0.00h、0.08±0.00h和0.46±0.10h;t1/2分别为2.25±1.55h、2.32±1.42h、2.07±1.20h和3.49±0.20h;AUC0-t分别为11659.91±3582.47h·ng/g、4081.22±1659.62h·ng/g、37547.48±1029.03h·ng/g和700.02±93.55h·ng/g;AUC0-∞分别为11660.38±3901.95h·ng/g、4088.62±1724.84h·ng/g、37581.26±1923.01h·ng/g和700.98±93.54h·ng/g。 比较上述各药代参数可知:苯胺洛芬滴眼液新西兰兔多次滴眼给药后,在角膜、结膜中可能有轻度蓄积倾向,临床用药应多关注其药物浓度和不良反应;在房水中无蓄积倾向;多次滴眼给药可能会刺激泪液分泌增多,使得泪液对药物浓度起到了稀释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苯胺洛芬滴眼液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及临床推广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65
本文编号:2415155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早生;张琳涵;余腾飞;黄吉林;胡亚;赵金龙;;非甾体抗炎药联苯乙酸的合成综述[J];广州化工;2011年20期
2 钟大放;以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生物分析标准曲线的若干问题[J];药物分析杂志;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2415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151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