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浊度法与膜材测定法在评价脂质体柱回收率上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2 12:18
【摘要】:目的研究浊度法与膜材测定法在评价脂质体柱回收率上的不同。方法采用改良乙醇注入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空白脂质体(liposome 1,L1;liposome 2,L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脂质体中胆固醇(cholesterol,CH)的含量;采用浊度法和膜材测定法对空白脂质体L1、L2于阳离子交换纤维柱,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及葡聚糖凝胶柱上的柱回收率进行测定,进而比较上述2种方法在评价相同脂质体于不同微柱回收率上的优劣;对洗脱过程中脂质体的粒径进行了检测。结果制备的空白脂质体L1、L2粒径分别为650.2nm和329.8nm;采用HPLC-ELSD法测定脂质体中CH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采用浊度法测定柱回收率时,L1、L2在阳离子交换纤维柱,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及葡聚糖凝胶柱上回收率达到100%时对应的洗脱次数分别为3、4、4次和2、2、3次;采用膜材测定法测定脂质体柱回收率时,相应的洗脱次数分别为4、4、4次和3、3、3次。结论首次提出脂质体的"表观柱回收率"及"实际柱回收率"的概念,并用其进一步量化浊度法与膜材测定法在测定脂质体柱回收率的不同。浊度法与膜材测定法在评价脂质体柱回收率上存在很大差异,膜材测定法更为科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urbidimetric method and membrane method in evaluating the recovery of liposome column. Methods the blank liposomes (liposome-1, L1-Liposome 2, L2) were prepared by modified ethanol injection method, and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HPLC-ELSD)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olesterol (cholesterol,CH) in liposomes. The recovery of liposome L _ 1, L _ 2 on cation-exchange fiber column, cation-exchange resin column and dextran gel column was determined by turbidimetry and membrane method. The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bove two methods in evaluating the recovery of the same liposomes in different microcolumns were compared. The particle size of liposomes during elution was determined. Results the diameter of L _ 1 and L _ 2 were 650.2nm and 329.8 nm, respectively,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H in liposomes by HPLC-ELSD method was simple,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The elution times of L _ 1 and L _ 2 on cation exchange fiber column, cation exchange resin column and dextran gel column were 3,4,4,4 and 2,2,3 times, respectively, when the column recovery was determined by turbidimetry. The elution times were 4,4,4,4,3,3,3 times, respectively, when the recovery rate of liposome column was determined by membrane method. Conclusion the concepts of "apparent column recovery rate" and "actual column recovery rate" of liposom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urbidimetric method and membrane metho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recovery rate of liposomes column is further quantified.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urbidimetric method and membrane method in evaluating the recovery rate of liposome column, and the method of membrane material determination is more scientific.
【作者单位】: 德立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R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术玲;郑夏生;黄敏娜;黄孟秋;冯燕兰;梁亮;;HPLC-ELSD测定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3期

2 丁丽燕;杨春;李学明;张慧颖;韦萍;;乙醇注入法制备司帕沙星脂质体[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旭;胡艳;蒋桂韬;王向荣;李昊帮;戴求仲;;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饲料博览;2011年12期

4 白静;冯彩霞;赵琳;路锋;;乳液稳定性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1年10期

5 王绍宁,邓意辉,毕殿洲,李焕秋,戚廉朴,贾宁;阳离子交换树脂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脂质体包封率[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王汀;李文秀;邓英杰;;微柱离心-药脂比测定脂质体药物包封率[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张艳晶;杨强;李洁;邓意辉;;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杨强;张岩柏;牟丽娜;李哲;邓意辉;;阳离子交换纤维微柱离心法测定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9 张自强;许玫;姚静;李战;;超滤法测定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8年12期

10 王敏;邓英杰;王娜;;微柱离心-HPLC法测定盐酸丁卡因脂质体包封率[J];中国药房;2009年2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斌;马洪波;杜娟;葛红娟;;酸浆提取物对高脂膳食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2 李津明;张彦卓;李鑫;;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工艺处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06期

3 桂双英;温志强;彭代银;开伟华;;汉防己甲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苏春梅;杨红;曾珂;姚金风;梁翠茵;;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年03期

5 顾吉晋;邓英杰;;口服姜黄素脂质体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考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胡人月;;经皮给药脂质体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1年02期

7 胡玉佳;张忠义;李红磊;张守尧;;丹参酮传递体的制备及其变形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药物分析(Ⅱ)[J];分析试验室;2004年07期

9 ;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2010年09期

10 管清香;朱昆;林天慕;管庆涛;郭杰;尹建元;;可生物降解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药物的体外释放[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琳华;董迪;刘红梅;宋笑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伊曲康唑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继芬;王琴;徐晓玉;;离子凝聚法制备阿魏酸载脂质体壳聚糖微球的研究[A];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叶娥;胡元亮;余韵;陶阳;刘振广;伯若楠;刘家国;武毅;王德云;;地黄多糖脂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芬;阿魏酸载脂质体壳聚糖微球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海刚;灯盏花素口服吸收机制及其自微乳剂的研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关桦楠;高效农药残留物检测酶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金涌;5-氟尿嘧啶半乳糖神经酰胺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肝癌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王艳芝;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6 杨美燕;奥沙利铂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王银松;胆甾醇基—壳聚糖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用作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康建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研制及抗肿瘤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范明辉;红景天苷纳米脂质体的研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李红茹;超临界流体在中药雷公藤制剂中的应用及其溶解度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娅;2-甲氧基雌二醇脂质体冻干粉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玲;联吡啶钌脂质体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培;黄褐毛忍冬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4 李菲;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滕跃;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脂质体制备及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赵广波;D-甘露糖修饰的肺靶向盐酸伊立替康阳离子脂质体的研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聂绩;氯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危丽雯;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颜世能;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制备的方法学比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王志钢;葛根及其复方眼用新剂型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淼淼;孙洪巍;马维平;刘世江;杨高林;胡行;;电导法对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四组分微乳体系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2 吴庆知,高秋华,高中洪,朱玉山,徐辉碧;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大豆卵磷脂的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周绍箕;;离子交换纤维的开发及应用[J];纺织导报;2009年05期

4 谢文健,张志祖,陈燕芬;pH值和吐温对中药口服液消痤灵外观质量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李江,冯泳,邱德文,刘文,王媛媛;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小半夏加茯苓口服液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原思国;吕利雪;张晓燕;周小会;侯坤;;离子交换纤维微观形貌特点及结构修饰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0年06期

7 董黎丽;苏明旭;薛明华;尚志涛;蔡小舒;;基于超声衰减谱的脂肪乳粒度分布测量方法[J];过程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8 孙赛龙,赵志萍,谢建龙,栗彩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黄卵磷脂中胆固醇的含量[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3年04期

9 杨静;王文习;李妍;徐轶飞;阚秀燕;;浊度法测定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效价[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史晓慧,邹志艳;抗耐多药结核菌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志琼;α-亚麻酸对产蛋鸡脂质代谢及蛋黄胆固醇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阳;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智慧;李小燕;;微生物浊度法测硫酸安普霉素及其制剂含量的研究[J];新疆畜牧业;2011年03期

2 张菁;杨梁;姜建国;;浊度法测定地红霉素效价[J];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03期

3 陈智慧;;微生物浊度法测红霉素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9年03期

4 崔春英;刘英;杨淑先;;浊度法测定硫酸卷曲霉素的效价[J];中国药品标准;2007年05期

5 王金龙;高燕霞;刘云;王茉莉;姜建国;杜庚;王艳群;;浊度法测定四环素的效价[J];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12期

6 矫科,,陈桂范;积分球浊度法测定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钾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4年01期

7 姜雄平;魏立平;;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浊度法的商榷(二)[J];中国药品标准;2008年03期

8 汪洋;闵盛;;微生物浊度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颗粒的效价[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杨静;王文习;李妍;徐轶飞;阚秀燕;;浊度法测定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效价[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姜建国;高清丽;高燕霞;;浊度法测定12-去羟基阿奇霉素的效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晓玉;刘飞;张莉;朱希强;凌沛学;张天民;;重组人透明质酸酶3种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A];山东省药学会2010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兵;便携式比色计的研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岩;抗生素效价测量系统中的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7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57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