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白蛋白结合肽-多柔比星耦合物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初步评价

发布时间:2019-06-05 09:41
【摘要】:为了改善多柔比星在血液中的循环半衰期,基于白蛋白在血浆中含量丰富、性质稳定、半衰期持久的特点,通过大肠杆菌体系重组表达了源于细菌表面蛋白中白蛋白结合肽段,并建立了纯化工艺,获得了纯度高于95%的重组白蛋白结合多肽,并证明重组多肽在体外能够迅速地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通过与DOXO-EMCH分子化学耦联,制备获得重组白蛋白结合肽-多柔比星耦合物。A549细胞毒力实验结果显示耦合物的IC50浓度升高,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重组白蛋白结合肽能够显著延长多柔比星在血液中的循环半衰期,相对于多柔比星或DOXO-EMCH分别提高了5.6倍和3.8倍。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实验结果显示耦合物的抗肿瘤效力得到提升。证明了基于白蛋白结合机制可为小分子药物长效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irculating half-life of doxorubicin in blood, albumin was rich in plasma, stable in nature and lasting in half-life. The albumin binding peptide segment originated from bacterial surface protein was expressed by E. coli system recombination. The recombinant albumin binding polypeptide with purity of more than 95% was obtained, and it was proved that the recombinant polypeptide could bind to human serum albumin rapidly in vitro. The recombinant albumin binding peptide-doxorubicin coupling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coupling with DOXO-EMCH molecule. The virulence test results of A549 cells showed that the IC50 concentration of the coupling complex increased. The pharmacokinetic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albumin-binding peptide could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circulation half-life of doxorubicin in blood, which was 5.6 times and 3.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doxorubicin or DOXO-EMCH,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test in tumor-bearing mice showed that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the coupling compound was improv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albumin binding mechanism can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long-term design of small molecular drug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26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20120181110036)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KF-0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62041)资助项目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增寿;胡伟;张华;朱光辉;陈怡;;多柔比星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医药导报;2007年07期

2 余敬谋;刘勇华;张磊;谢鑫;刘频健;赵建国;;叶酸修饰载多柔比星靶向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2期

3 吴道澄,席晓莉;多柔比星磷脂复合材料脂质体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年01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利军;史慧勤;苑晓燕;袁海涛;赵君;彭双清;;多柔比星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表现[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2 张利军;史慧勤;苑晓燕;袁海涛;赵君;彭双清;;多柔比星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表现[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3 叶威良;宦梦蕾;肖飒;崔晗;杨文娟;刘道州;程颖;万宁;腾增辉;张邦乐;周四元;;具有酸敏特性的叶酸-多柔比星连接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4 方罗;林能明;;多柔比星药动学研究进展[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郭茜;郭家彬;袁海涛;赵君;彭双清;;线粒体功能调节在环维黄杨星D抗多柔比星心脏毒性中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6 陈立娟;彭双清;王国强;阳海鹰;闫长会;;多柔比星致大鼠心脏毒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6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赢予;张国辉;孟晨;高艳红;芮涛;张朝;;麦冬皂苷D缓解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3环境污染及职业暴露与人类癌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蒋慧芳;娄引军;麦文渊;金洁;;多柔比星脂质体在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雷光宇 吴惠芳;“楷莱”召回 国产多柔比星脂质商机凸显[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马长国;Caelyx与多柔比星相比的优点[N];医药导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岩;壳聚糖被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搭载多柔比星介导MCF-7乳腺癌细胞调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徐aF;ARK5在肝细胞肝癌对多柔比星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郑伟;hSIR2/SIRT1降低蒽环类抗肿瘤药多柔比星的心脏毒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吴少玲;氧化石墨烯装载多柔比星的性能及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效应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青青;西达本胺和多柔比星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协同抗肿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宋霞;小檗碱联合多柔比星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洪亚琼;低剂量辐射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对抗多柔比星所致BALB/c鼠心脏毒性[D];吉林大学;2015年

4 沈雯雯;足细胞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病变过程中作用及雷帕霉素、雷洛昔芬对其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琦;YAP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与多柔比星耐药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6 张懿;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多柔比星处理HepG2细胞株效果的影响[D];贵阳医学院;2014年

7 李东东;人肝癌细胞MHCC97-H中Cat S基因沉默对多柔比星敏感性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敏;α-actinin-4与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9 赵祺;HA纳米载体转hGM-CSF HepG2疫苗联合多柔比星抗肝癌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10 瞿小兰;叶酸—白蛋白—多柔比星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3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93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