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奥美拉唑镁微丸肠溶包衣工艺的风险评估与设计空间考察
【作者单位】: 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辛逸;国内外口服释药微丸的制备及展望[J];机电信息;2004年12期
2 王正嵇,邹龙贵;离心制丸机组的特点及应用[J];机电信息;2004年18期
3 邹龙贵;微丸的制备方法简介[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年02期
4 任谦;仝燕;;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年04期
5 邓恒兵;李传枚;;国内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6年03期
6 仲明远;全山丛;胡晋红;;微丸研究新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6年04期
7 魏惠华;贾晓斌;范晨怡;陈彦;;山黄微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J];中成药;2006年10期
8 陈红霞;贾晓斌;陈彦;孙晶;潘国梁;成旭东;;当归补血微丸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06年19期
9 杜松;郑纯虹;李健君;;微丸制剂的工艺特点及生产设备[J];医药工程设计;2007年02期
10 邹龙贵;;微丸制备与设备进展[J];机电信息;2007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邹龙贵;;微丸制备与设备进展[A];第三届“兴业杯”中国制药装备论文集[C];2007年
2 陈庆华;;药用微丸制备技术及进展概况[A];2002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选编[C];2002年
3 冯青然;陈燕军;;缓、控释微丸研究开发进展[A];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倪玲;李范珠;;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5 倪玲;李范珠;;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倪玲;李范珠;;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7 高春生;单利;黄健;梅兴国;;基于流化床包衣工艺的剂量分散型结肠给药系统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江少平 韩珂 吴传斌;薄膜包衣缓控释微丸应用广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雷诺岛;释药技术“微”创新[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王文刚 崔光华;挤出-滚圆制丸工艺的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王文刚 崔光华;挤出-滚圆制丸工艺的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永圣;莪术油干乳、脂质微丸制备的研究及体内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琬若;DEXL双相肠溶胶囊的研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杰;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复方肠溶微丸胶囊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员晓;地塞米松口服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顾鑫;奥美拉唑脉冲微丸的制备及质量评价[D];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2016年
5 冯航;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6 杨金兰;泼尼松脉冲控释微丸的设计与评价[D];河南大学;2016年
7 李培培;pH-时滞双敏感KGM-SA结肠靶向凝胶微丸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孟祥磊;离心法制备微丸工艺参数的量化控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晓辉;立克宁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杨慧珠;炎立消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4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