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监测柠檬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

发布时间:2019-10-24 02:18
【摘要】:目的采用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监测柠檬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方法选择二阶导数光谱在289 nm和308 nm处的吸光度值,分别建立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质量浓度与二阶导数值的标准工作曲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时监测合成反应体系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结果反应温度为70℃、80℃、90℃和95℃,完成反应所需时间分别为80 min、50 min、20 min和15 min。结论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可以实现对乙酰水杨酸合成过程的监测和判断反应终点。
【图文】:

紫外吸收光谱,乙酰水杨酸


鈉胁舛ā?1.2.3合成乙酰水杨酸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不同温度条件下合成的乙酰水杨酸样品80mg于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准确吸取此溶液250μL置于10mL容量瓶中,无水乙醇定容,摇匀,即配成样品溶液。1.2.4紫外光谱的采集与处理采用1cm石英比色皿,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实验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将其转化为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图。2结果2.1单组分紫外光谱用无水乙醇溶解乙酰水杨酸、水杨酸、乙酸酐和柠檬酸后,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紫外吸收光谱图(零阶光谱图)见图1。从图1可知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4nm和304nm,反应体系中这几种物质的零阶光谱图有重叠,且应用经典双波长法也无法消除干扰。由于导数光谱法[10-11]可以有效地消除被测组分和共存组分的重叠而导致的干扰吸收,图2是把零阶光谱图转化为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图。从图2可知,如果选择乙酰水杨酸在289nm处,水杨酸在308nm处为测定点,即以此两个波长处所对应的二阶导数值作为定量信息,就可以消除其他组分的干扰。图1紫外吸收光谱Fig.1UltravioletabsorptionspectrumAspl:acetylsalicylicacid;Nms:citricacid;Ysg:aceticanhydride;Sys:salicylicacid.图2紫外二阶导数光谱Fig.2ThesecondderivativeultravioletspectrumAspl:acetylsalicylicacid;Nms:citricacid;Ysg:aceticanhydride;Sys:salicylicacid.2.2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标准工作曲线扫描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标准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将其转化为二阶导数光谱图,选取在289nm和308nm处二阶导数值作为定量指标,分别建立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与二阶导数值的标准工作曲线。758

紫外,乙酰水杨酸


采用1cm石英比色皿,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实验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将其转化为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图。2结果2.1单组分紫外光谱用无水乙醇溶解乙酰水杨酸、水杨酸、乙酸酐和柠檬酸后,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紫外吸收光谱图(零阶光谱图)见图1。从图1可知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4nm和304nm,反应体系中这几种物质的零阶光谱图有重叠,且应用经典双波长法也无法消除干扰。由于导数光谱法[10-11]可以有效地消除被测组分和共存组分的重叠而导致的干扰吸收,图2是把零阶光谱图转化为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图。从图2可知,如果选择乙酰水杨酸在289nm处,水杨酸在308nm处为测定点,即以此两个波长处所对应的二阶导数值作为定量信息,就可以消除其他组分的干扰。图1紫外吸收光谱Fig.1UltravioletabsorptionspectrumAspl:acetylsalicylicacid;Nms:citricacid;Ysg:aceticanhydride;Sys:salicylicacid.图2紫外二阶导数光谱Fig.2ThesecondderivativeultravioletspectrumAspl:acetylsalicylicacid;Nms:citricacid;Ysg:aceticanhydride;Sys:salicylicacid.2.2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标准工作曲线扫描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标准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将其转化为二阶导数光谱图,选取在289nm和308nm处二阶导数值作为定量指标,分别建立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与二阶导数值的标准工作曲线。758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基金】:北京市教委本科生培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PXM2014-014226-000103) 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度校长基金(2015JYY28)~~
【分类号】:R914;O65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卫国;戎姗姗;莫清;吴颖;王银银;蒋成君;;阿司匹林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年06期

2 林沛和;李承范;;乙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河北化工;2006年04期

3 唐宝华;肖凤娟;张筠;;碳酸钠催化微波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法探索[J];河北化工;2006年06期

4 陈洪,龙翔,黄思庆;维生素C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4年12期

5 隆金桥;周秀龙;黄阿琨;;草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肖鹏;王占军;杨悦;王晓丹;;阿司匹林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1年06期

7 隆金桥;凌绍明;;柠檬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云南化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瑞明;刘长辉;游沛清;俞善信;;阿司匹林合成的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钱德胜;刘海波;张文平;;内酰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熊知行;袁琳;;维生素C环境友好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高师理科学刊;2008年05期

4 耿涛;蔡红;蔡艳飞;;乙酰水杨酸的制备[J];光谱实验室;2012年02期

5 郑广进;龙盛京;;尿素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J];工业催化;2010年06期

6 吴茜;杨发福;;“低碳”理念下的有机实验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2年02期

7 周秀龙;;阿司匹林催化合成研究[J];贵州化工;2008年04期

8 王亮;姜艳;何明阳;陈群;;化学实验“绿色化”理念的培养及实践探讨[J];广州化工;2012年18期

9 王晓丹;范洪涛;崔天放;邓伟荣;;氨基酸离子液体清洁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材料导报;2012年18期

10 王斌;马祥梅;张晓梅;何杰;;一种绿色高效催化剂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改进[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文权;改性水滑石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达波;固体酸SO_4~(2-)/Silinaite催化制备乙酰水杨酸及阿司匹林锰的合成初探[D];南昌大学;2008年

3 高丽娟;美他沙酮—聚氨基酸类大分子前药的合成及药控释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徐雁南;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拓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茂民;含磷介孔分子筛合成、表征及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6 王t

本文编号:2552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52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