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镇痛药物XEN402的机制研究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04-21 19:12
【摘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是神经元等可兴奋细胞电活动的分子基础,Nav通道的基因突变和功能异常与疼痛、癫痫、心律失常等人类重大疾病紧密相关。Nav1.7通道是目前已发现的9个Nav通道亚型(Nav1.1-Nav1.9)之一,其功能增强型突变可导致三种先天性疼痛疾病,分别是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Primary erythromelalgia,PE)、阵发性极度疼痛障碍(Paroxysmal extreme pain disorder,PEPD)和小纤维神经痛(Small fiber nerve pain,SFN),而功能丧失性突变产生先天性无痛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Nav1.7产生的无痛症患者除嗅觉受到影响外,其它生理功能正常。因此,Nav1.7通道被认为是一类重要的镇痛靶点。然而,靶向Nav1.7的药物发现困难重重,目前仅有3个Nav1.7抑制剂进入Ⅱ期临床。OXEN402(TV-45070)是由Xenon和Teva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Nav1.7通道抑制剂,于2013年被FDA批准用于PE治疗的孤儿药。但目前对XEN402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人群认识不清,同时该分子存在活性低和选择性差的问题,研究XEN402的作用机制并发现新的活性衍生物有助于促进XEN402的临床应用和基于Nav1.7通道的镇痛药物发现。利用电生理手段,我们发现XEN402显著抑制表达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野生型Nav1.7通道电流,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4.4±0.1μM。动力学分析发现,XEN402显著超极化Nav1.7野生型通道的快失活(Fast inactivation),去极化通道的激活(Activation),但不影响通道的慢失活(Slow inactivation),不改变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的时程。与经典的钠通道抑制剂相似,XEN402对通道表现出状态依赖性抑制(State-dependent block)和使用依赖性抑制(use-dependent block),该特征提示XEN402对参与疼痛爆发的Nav1.7通道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活性,而对静息状态的活性较弱。此外,我们发现XEN402促进通道进入失活态,减缓通道从失活态恢复,进而使Nav1.7通道处于无功能的失活态。因此,本实验结果提示XEN402通过改变Nav1.7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电压,特别是快失活电压,以及促进通道进入无功能的失活状态发挥抑制作用。导致PE的Nav1.7突变按照其对通道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类:超级化通道的激活电压、去极化通道的失活电压、同时改变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电压。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我们构建了三类共计11个PE突变,并分别考察了 XEN402对它们的药理效应。发现与影响野生型通道不同:对仅影响激活的P1308L类,XEN402去极化突变体的激活电压,不影响失活;对仅影响失活的G616R类,XEN402超级化突变体的失活电压,不影响激活;对同时改变激活和失活的G856D类,XEN402同时逆转突变体的激活和失活电压。该实验结果表明,XEN402可能对不同突变来源的PE患者都有治疗作用。由于Nav1.7通道激活电压的超极化被认为是导致PE的主要原因,而XEN402对通道的激活影响较弱,起效浓度较高,且亚型选择性较差。我们通过构效关系优化的方法,对XEN402进行了结构改造:一方面在XEN402连接区的亚甲基上加一个乙撑基,即构成一个环丙基环。由于环丙基的张力太大,亲核取代的过程中,环丙基发生了开环,重排形成烯丙基结构,因此我们得到了另一类中间连接区为烯丙基的衍生物;另一方面将XEN402中特定的单环芳基变为并环芳基得到结构新颖的衍生物,例如将取代的呋喃结构变为2,3-二氢苯并呋喃结构,考察不同芳基类型对活性的影响。依据以上两种方法,设计合成了 4个目标衍生物(E1、E2、E3和E11)。电生理活性评价发现,衍生物E1-S对通道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原型化合物,半数有效浓度为1.6 ± 0.1 μM。在对通道的激活电压的影响上,E1-S对Nav1.7野生型通道和导致PE的G856D突变体的激活电压的去极化程度均强于同等剂量的XEN402,说明E1-S具有比原型药物XEN402更强的抑制活性。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论文研究了 Nav1.7抑制剂XEN402的作用机制,并发现活性优于XEN402的衍生物E1-S,为进一步靶向Nav1.7通道镇痛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分子实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鸣凤;肖开美;;浅谈肿瘤病区毒麻镇痛药物的管理[J];北方药学;2017年06期

2 常怡勇;;镇痛药是把双刃剑[J];长寿;2017年10期

3 吕斌;;镇痛药物何时服用才好呢?[J];老年人;2015年09期

4 刘波涛;樊碧发;刘帅;;镇痛药,您吃对了吗?——服用镇痛药物的几个注意事项[J];中老年保健;2013年10期

5 Dudley Hart F;谢德隆;;合理使用治疗风湿病的镇痛药[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7年06期

6 Foley KM;吴秋玲;;癌症疼痛的镇痛药物疗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8年05期

7 陈豫清;使用镇痛药物时护士应注意的问题[J];中原医刊;2003年16期

8 林长虹;王晓秋;徐金香;刘佰杰;;镇痛药物致癌症患者不良反应20例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0期

9 郑世菊;分娩期应用镇痛药物244例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1999年04期

10 张丽;齐加新;马丹风;姜芙蓉;孔祥骞;徐磊;;动脉硬化闭塞症静息痛患者逆阶使用镇痛药物的研究[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纪囡;纪志梁;;六种镇痛药物诱导严重不良反应分子机制的探索[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侯莉;龚丽娟;;210例肝癌射频治疗术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及观察[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杨初平;熊建文;吴开华;周篪声;杨冠玲;何振江;;服用镇痛药物小动物三维行为的检测和评定[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永祥;;针对脊髓GLP-1受体和DAAO的新型镇痛药物的发现和开发[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王晓青;刘圆圆;;经鼻镇痛的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6 孟现奇;;2013年我院放化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7 刘荣;董平;;上海市镇痛药物利用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闫冠韫;程伟;;从吗啡的研究历程看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发展[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军;;一种潜在强效的新型镇痛药物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邹先明;李清宇;;三种不同镇痛药物在子宫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比[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 刘广召;镇痛药 当用时还需用[N];大众卫生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陈铮;警惕镇痛药物滥用[N];中国医药报;2012年

3 黄守坚;辣椒素受体:镇痛药物新靶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李运红;全球止痛途径计划发布[N];健康报;2010年

5 ;疼痛如何用药和预防[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邵建国;普度制药误导销售被重罚[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成立即是结束?疼痛专科医联体亟须提高成员“黏度”[N];中国青年报;2018年

8 黄宇光;关于术后镇痛疗法的选择[N];健康报;2004年

9 王军;常见疼痛的日常药疗[N];农村医药报(汉);2012年

10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所 李帅;镇痛之痛[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炜;镇痛药物与结构中含k“位码”的稠环吗啡类配基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尚刚伟;多参数药效—药代结合模型及其在评价镇痛药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李雅兰;新型缓释镇痛药物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韩政岚;低副作用的大麻类镇痛药物研究:内源肽类激动剂的鉴定和药物联用新策略[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富;镇痛药物XEN402的机制研究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2 关贵超;膝关节置换术中术野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的疗效[D];石河子大学;2016年

3 金文杰;体外比较研究常用镇痛药物[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4 朱文喜;硅烷偶联剂及一种新型非依赖性镇痛药物的合成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杜宇;术前术后静点帕瑞昔布钠对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曹孟;局部应用混合镇痛药物改善股骨头坏死行“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7 高春丽;老年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围术期麻醉管理病例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单X;多模式超前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治疗中的疗效[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姜海峰;不同镇痛药物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PCIA效果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10 任婷婷;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PCEA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35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35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