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空介孔二氧化钛(TiO_2)作为声敏剂在超声下可产生活性氧(ROS)而具有声动力学治疗(SDT)的作用。但该纳米粒在肿瘤部位蓄积量较少,且其所介导的声疗效果受肿瘤深部乏氧环境的限制。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构建了基于血红蛋白(Hb)联合声疗和化疗的仿生递药系统(CCM-Hb-TiO_2/RRx-001)。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纳米粒在MCF-7人乳腺癌细胞来源细胞膜(CCM)的伪装下,在血循环中免疫逃逸后同源靶向到肿瘤组织。2)Hb在乏氧的肿瘤组织释放氧气,增敏TiO_2的SDT效果。3)RRx-001一方面增强脱氧Hb(Deoxy-Hb)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将肿瘤部位亚硝酸盐(NO_2~㧟)还原为一氧化氮(NO),具有一定的扩血管和抗肿瘤效果;另一方面还可消耗肿瘤细胞内的谷胱甘肽(GSH),进而提高ROS水平,协同SDT。因此,CCM-Hb-TiO_2/RRx-001可基于Hb联合SDT和化疗,协同增加胞内活性氧和活性氮物质(RONS),促进细胞凋亡、DNA断裂,增强抗瘤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合成二氧化硅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煅烧、刻蚀等过程制备中空介孔TiO_2纳米粒。然后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TiO_2表面氨基功能化,再经酰胺化反应共价修饰Hb。随后以超声分散法负载抗癌新药RRx-001,最后与MCF-7细胞经低渗裂解、匀浆、差速离心而得的CCM共挤压,得到CCM-Hb-TiO_2/RRx-001。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证实了CCM-Hb-TiO_2/RRx-001的成功制备,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得最终粒径为145.6±3.6 nm,电位为㧟21.7±1.0 mV。氧气释放实验中,以三(4,7-二苯基-1,10-邻菲Up啉)二氯化钌(Ru(dpp)_3Cl_2)为氧气指示剂,测得CCM-Hb-TiO_2/RRx-001的氧气释放量是游离Hb的2.5倍左右。以SOSG为ROS检测探针,CCM-Hb-TiO_2比CCM-TiO_2能产生更多的ROS,且具有超声时间依赖性。此外,GSH含量测定结果也显示,随RRx-001浓度依赖性的降低。2.体外实验中,通过将红色荧光染料尼罗红(NR)负载到制剂中,以Hb-TiO_2/NR为对照,考察6种不同来源细胞(MCF-7、MDA-MB-231、Hs538Bst、HepG2、NIH 3T3、RAW 264.7)对MCF-7来源细胞膜包覆的CCM-Hb-TiO_2/NR的摄取情况,证实了该纳米系统的同源靶向性(MCF-7细胞中增强的红色荧光)和免疫逃逸特性(RAW 264.7细胞中减弱的红色荧光)。选用MCF-7细胞为考察对象,分别以DHE和DAF-FM DA为ROS和NO检测探针,通过荧光定性和流式定量结果表明,CCM-Hb-TiO_2/RRx-001在超声下(1 W cm~(-2),1 MHz,30 s)能显著增加细胞中ROS和NO水平。胞内GSH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CCM-Hb-TiO_2/RRx-001在超声下可降低胞内GSH水平至40%左右,有利于提高胞内ROS水平。以SRB法评价的细胞毒性实验中,载体CCM-Hb-TiO_2无明显毒性,而制剂组CCM-Hb-TiO_2/RRx-001在超声下导致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19.0±2.2%)。3.体内实验中,将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负载到制剂中,以荷MCF-7瘤以及同时荷MCF-7瘤和HepG2瘤的裸鼠为模型,观察尾静脉注射Hb-TiO_2/IR783和CCM-Hb-TiO_2/IR783后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活体成像结果显示,MCF-7来源细胞膜包覆的CCM-Hb-TiO_2/IR783对体内MCF-7瘤具有同源特异靶向性,可增加制剂在肿瘤部位的蓄积。肿瘤组织的切片结果表明,CCM-Hb-TiO_2/RRx-001可使肿瘤部位血管扩张,同时增加肿瘤部位的药物分布,并降低HIF-1α的表达。给予超声照射(1 W cm~(-2),1 MHz,30 s)后,可明显增加肿瘤部位的ROS和NO水平。药效实验中,CCM-Hb-TiO_2/RRx-001组在超声下的相对瘤体积降至1.17±0.10,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同时,HE染色发现明显的肿瘤细胞破碎,TUNEL检测到严重的细胞凋亡,γ-H2AX显示较多的DNA双链断裂。另外,各组小鼠体重、各主要器官组织的HE染色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表明CCM-Hb-TiO_2/RRx-001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所述,MCF-7来源细胞膜包覆的CCM-Hb-TiO_2/RRx-001,可增加其在MCF-7肿瘤中的积聚,在超声下协同增加RONS,实现基于Hb的声疗和化疗联合,显著增强抗瘤活性;且生物安全性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图文】: SDT作用机制[14]
RRx-001的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炬;郭强;张军;吴诗坡;董大勇;李亮亮;付玲;徐俊杰;陈薇;;利用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血液中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方法学研究[J];军事医学;2013年05期
2 黄雪莲;范国书;李继遥;;常用细胞毒性实验在口腔局部用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3 杜文鹏;牙科充填材料细胞毒性实验体外模型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杨慧;李继喜;;重新认识细胞焦亡[J];科学;2018年03期
5 林祥梅;王建峰;贾广乐;梅林;王众;;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6 刘卫;邓淑凤;齐丽荣;孙晓丽;宋辉;李新伟;;柳叶洗眼液毒理学实验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14期
7 王昕;朱雪涛;施燕平;;医用透明质酸钠的细胞毒性实验[J];食品与药品;2006年02期
8 王园园;宋文山;于德君;代元坤;李八方;;脱细胞鱼皮口腔引导组织修复膜的制备和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10期
9 梁伟潮;蒋泽生;汪燕;钟利民;潘明新;;新西兰雌-雄兔皮肤移植模型体内细胞毒性实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5期
10 曾丽海;黄振烈;杨杏芬;葛怡琛;殷霄;赖关朝;;中性红摄取实验预测化学品急性毒性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祖丽皮也·阿不力克;古丽加玛丽·阿不力克;朱庆丰;陈彤;易杨华;王少海;;四种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7年
2 祖丽皮也·阿不力克木;古丽加玛丽·阿不力克木;朱庆丰;陈彤;吴刚;易杨华;王少海;;四种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3 张天亮;韩晓英;程东;;一种医用消毒耦合剂细胞毒性实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4 滕尧树;;从“魏则西”事件探讨EpCAM-CAR-γδT细胞在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杀伤作用[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芳;多功能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在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毅;多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颗粒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胡海梅;半乳糖—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质粒pEGFP-C1复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真;基于血红蛋白联合声疗和化疗仿生递药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张媚;丝素肽的制备及其对细胞的作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3 宋婉云;用于捕获血液中稀有细胞的功能化材料表面与器件[D];南京大学;2019年
4 葛璐;智能响应性Heparosan多糖给药系统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5 李志平;壳聚糖交联的果胶阿霉素肝癌靶向纳米传递体系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6 徐蕾;基于中空介孔氧化硅负载活性氧输运及其肿瘤放疗增敏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7 吴胜明;肿瘤细胞的新型物理靶向方式及其靶向抑止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8 杨洁;不同地域PM_(2.5)降尘诱导A549细胞G2/M期阻滞及其机制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
9 宋小哲;新型骨植入Mg-Zn-Y-Nd-Zr合金的体外降解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10 苏淮;甘草酸、甘草次酸对P-糖蛋白功能及其表达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
本文编号:
2639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3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