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内源性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药纳米粒的构建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22 05:05
【摘要】:近年来,小分子前药纳米粒作为新一代药物递送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类纳米制剂最大的优势在于小分子前药本身既是载体材料又是被递送的药物,因而其载药量高达50%。高载药量可以实现大量药物分子同时抵达肿瘤细胞,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这种兼具“高效”与“低毒”的特性,使得前药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纳米制剂因表面积大,进入血液循环后,会自发地吸附血浆蛋白以降低其表面能,形成蛋白冕,这种蛋白结构将成为纳米制剂接触体内环境的真正界面,决定了纳米制剂的体内过程。但是,目前关于前药纳米粒蛋白冕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课题尝试构建具有主动定制蛋白冕能力的前药纳米粒,并考察蛋白冕成分的改变对纳米粒体内行为的影响。本课题合成了三种不同连接键(酯键、单硫键和二硫键)的马来酰亚胺-紫杉醇前药。另外,合成了一种酯键相连的琥珀酰亚胺-紫杉醇前药作为阴性对照。四种前药分子均可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加入DSPE-PEG2K后,进一步提高胶体稳定性,所得纳米粒分别称为PMAL(D)、PSMAL(D)、PSSMAL(D)和PSUC(D)。本课题将从白蛋白结合能力、体外释放行为、细胞毒性、细胞内释放、细胞摄取、药动学、体内分布、体内抗肿瘤活性以及系统毒性等几方面对前药纳米粒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采用定量试剂盒对前药纳米粒表面马来酰亚胺基团的数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MAL(D)、PSMAL(D)和PSSMAL(D)的表面均分布有超过10%的马来酰亚胺基团;通过高效液相法(HPLC)考察了前药纳米粒结合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能力,结果表明,前药纳米粒与BSA可以迅速结合,并且结合BSA的比例同纳米粒表面马来酰亚胺基团的分布相一致;前药纳米粒与大鼠血浆孵育后,采用蛋白质谱分析法,对蛋白冕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PSUC(D)相比,其他三种纳米粒蛋白冕中白蛋白的含量提高了约2倍,并且降低了补体蛋白的吸附量。采用含有H2O2或DTT的PBS-30%乙醇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了前药纳米粒在氧化或还原条件下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PSMAL(D)在H202存在的条件下可快速释药,具有良好的氧化敏感性;PSSMAL(D)除了具有还原敏感性,在H202存在的条件下也可快速释药,表现为氧化敏感,并对二硫键的氧化敏感释药机理进行了初步考察。采用MTT法考察了前药纳米粒和市售制剂Abraxane(?)在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KB)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SMAL(D)和PSSMAL(D)对4T1和KB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PMAL(D)较PSUC(D)表现出更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在NIH/3T3细胞中,Abraxane(?)表现出细胞毒性,而前药纳米粒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UPLC-MS-MS)法,测定了前药纳米粒在4T1和NIH/3T3细胞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前药纳米粒在细胞内的释放情况与体外同等氧化还原强度下的释放结果相接近。以4T1为细胞模型,考察了C6标记的前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并比较了不同BSA浓度对C6-PMAL(D)和C6-PSUC(D)细胞摄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SA可促进C6-PMAL(D)的细胞摄取。采用Sprague-Dawley大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DiR溶液剂和DiR标记的前药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表明,前药纳米粒改变了DiR固有的体内代谢与清除行为,均具有长循环的特征;采用4T1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价了DiR标记的前药纳米粒的体内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药纳米粒改变了DiR的体内分布情况,肺中分布的程度得以降低,同时显著增加了肿瘤处DiR的蓄积量。采用4T1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Abraxane(?)和前药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PSSMAL(D)展现出最佳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快速生长,说明良好的白蛋白捕获能力和氧化还原敏感的快速释药特性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前药纳米粒的抗肿瘤活性;采用测定荷瘤小鼠的体重变化、分析HE染色组织切片和检测肝肾功能指标的方法,对前药纳米粒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前药纳米粒不存在明显的系统毒性,体现了“低毒”的属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小杰;廖瀚;王冰;王艳妨;张英;;赖氨酸超小纳米粒的制备及胶质瘤细胞荧光成像[J];功能材料;2017年01期

2 邢畅;;二氧化硅纳米粒消化酶蛋白冠的形成及影响因素[J];现代化工;2017年04期

3 尤晨;李琳;杨文倩;沈雁;涂家生;;银模板法制备中空金纳米粒及其质量评价[J];药学研究;2017年04期

4 赵娜;崔慧斐;;肝素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8期

5 陈军;纳米粒技术在转运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6期

6 陈中坚;陆琴;方超;;碗状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载药功能的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05期

7 严拯宇;舒娟;余雁;张正伟;唐璐;陈建秋;;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用于氯霉素的测定[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8 梁娟娟;耿冬冬;丁娅;张灿;;金纳米粒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J];药学进展;2014年04期

9 赵国巍;陈绪龙;廖正根;梁新丽;祝婧云;招丽君;王春柳;;三七皂苷长循环纳米粒的性质研究[J];中成药;2011年10期

10 黄丹华;戚雪勇;戈延茹;沈松;;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在磁共振/光热双模式成像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崇;魏巍;孙晶;王坚成;;靶向递送siRNA的核壳型磷酸钙纳米粒的研究[A];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王玉鹏;周东方;黄宇彬;;新型蛋白纳米粒药物载体制备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3 诸佳珍;李范珠;;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冯强;于敏之;侯文杰;王坚成;张强;;伐普肽修饰的核壳型纳米粒用于紫杉醇/siRNA的共递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刘玉梅;欧阳五庆;马淑燕;杨宝平;;长春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蒋锡群;丁丹;刘成杰;王晶;武伟;;蛋白大分子纳米粒的组装、细胞摄取和药物传输[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谢萌;龚艳容;金一;;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耐药逆转研究(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潇;;眼用氟尿嘧啶纳米粒制剂的制备[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康琳;高钟镐;;新型二氯(1,2-环己二胺)铂(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A];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暨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胡豫;;组织因子靶向性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纳米粒子可使老鼠看到红外光[N];科技日报;2019年

2 记者 张梦然;医用纳米粒子可为农作物输送营养[N];科技日报;2018年

3 新华;科学家说纳米粒子可能有害健康[N];福建科技报;2007年

4 王小龙;纳米粒子可经水果等食物进入人体[N];科技日报;2013年

5 刘霞;液体中的纳米粒子可用于存储信息[N];科技日报;2014年

6 记者 毛黎;放射性纳米粒子可定向附着杀灭癌细胞[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刘海英;纳米粒子回收再利用有新法[N];科技日报;2010年

8 ;纳米粒子能轻易侵入人脑,护肤品安全待检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冯卫东;纳米粒子成就抗癌药物靶向新系统[N];科技日报;2016年

10 张中桥;四医大西京医院发现纳米粒可作 VEG F基因载体[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洋;靶向载药相变型纳米粒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分子成像与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刘二刚;磁靶向银纳米粒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张勇;载声敏剂液态氟碳纳米粒预定位靶向增强HIFU消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杨涛;蛋白纳米粒的仿生合成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8年

5 葛云龙;姜黄素纳米粒的液相沉积法制备工艺、表征与活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6 曾小平;基于超分子凝胶制备的银纳米粒及其在埃洛石纳米管中的可控负载和催化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玉婧;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多功能siRNA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抗肿瘤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李雪霖;靶向载金纳米棒液态氟碳纳米粒双模态显像及治疗裸鼠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9 刘逢秋;载吲哚菁绿与紫杉醇的多功能靶向纳米粒用于乳腺癌的光声/超声双模态显像与光热治疗联合化疗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10 张栋;内源性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药纳米粒的构建与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璇;低分子明胶修饰的阳离子多功能脂质纳米粒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卢超;MR监测2-DG标记的载PTX氧化铁纳米粒靶向荷三阴性乳腺癌4T-1肿瘤的诊疗效果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3 孙祥石;叶酸靶向酸敏感siRNA纳米粒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赵雅蓉;转铁蛋白修饰的还原响应型脂质纳米粒递送siRNA治疗肝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5 王瑞玉;基于湿疹治疗的透皮吸收生物粘附纳米制剂的研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6 张梦;砷剂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抗肿瘤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 石徐;JR400载药纳米粒的构建[D];重庆大学;2018年

8 李佩娇;MMP2酶敏感聚合物纳米粒的主动靶向递送[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9 黄冬雪;基于季戊四醇星状聚脂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药动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10 冯海亮;聚阳离子内核结构对pH响应纳米粒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5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25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