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滇池水华束丝藻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6:04
【摘要】:束丝藻水华因能分泌神经毒性的束丝藻毒素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束丝藻毒素为材料,以小鼠和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探索束丝藻毒素的生物学和药用活性:1.通过小鼠的醋酸扭体和热板模型检测束丝藻毒素的镇痛活性,结果表明该毒素使小鼠的扭体抑制率和痛阈提高百分率分别达到67.84%和72.48%,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2.通过检测斑马鱼注射毒素后24小时内脑神经递质含量、递质合成分解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递质合成分解酶编码基因的转录情况探索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脑神经信号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引起脑乙酰胆碱含量下降,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下降,chat,ache转录下调,胆碱能信号系统受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升高,单胺氧化酶活性下降,mao转录下调,肾上腺素能信号系统受到诱导;多巴胺含量升高,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升高,th转录上调,多巴胺能信号系统功能增强。该毒素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分解等过程影响神经系统功能。3.通过检测斑马鱼注射毒素后24小时内卵巢生殖激素、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神经递质、递质分解酶含量和活性的变化及脑促性腺激素合成基因和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编码基因的转录情况探索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生殖腺神经及激素调控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含量下降,脑fshb,lhb转录下调,促性腺激素调节作用减弱;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酶活性下降,cyp11a1,hsd3b,cyp17a1,cyp19a,hsd17b1转录下调,类固醇性激素合成过程受抑制;卵巢雌激素和孕酮含量下降,鱼生殖功能减弱;卵巢多巴胺含量升高,乙酰胆碱、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单胺氧化酶活性下降,鱼性别分化、配子发生、排卵等过程受干扰。该毒素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腺神经化学信号系统影响生殖功能。4.通过检测斑马鱼注射毒素后24小时内肝脏生物转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与酶活性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情况探索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肝脏生物转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红霉素-N-脱甲基酶活性升高,cyp1a,cyp3a65转录上调,Ⅰ相氧化反应增强;环氧化物水解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下降,ephx1,ugt1a1,gstp1,gsr转录下调,氧化反应中间产物积累,Ⅱ相移除反应减弱。该毒素能通过影响肝脏生物转化酶的活性影响肝脏的代谢解毒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65
【图文】:

蓝藻水华,神经毒性,束丝,毒性


图 1-1 中国三大湖的蓝藻水华[26]表 1-3 主要蓝藻毒素的毒性及产毒生物[35]质 毒性 产毒藻属肽 肝毒性微囊藻、鱼圈藻、颤藻陆生软管藻经毒性生物碱 神经毒性束丝藻、鱼柱胞藻经毒性生物碱 神经毒性 束丝藻、鱼炎毒性生物碱 皮炎毒性 颤藻、鞘丝经毒性生物碱 神经毒性 鱼腥藻、颤炎毒性生物碱 皮炎毒性 鞘丝藻肽 肝毒性 节球藻胞毒性生物碱细胞毒性、神经毒性、束丝藻、鱼

示意图,主体结构,示意图,水华束丝藻


并且这种阻断作用是可逆的[5的水体中采取了 25 个水华蓝藻样本应,经分析确定其中含有水华束丝藻[5水域获取了 23 株水华束丝藻,并对能引起小鼠肝脏发生退行性或坏死性泡现象,使小鼠肺部细支气管和肺泡束丝藻水华,但是直到 2004 年,刘永情况做了研究,在给小鼠腹腔注射束似于麻痹性贝毒素中毒的症状[61]。成分藻毒素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其表观毒性后,束丝藻毒素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毒素含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

示意图,钠离子通道,电压门控,结合位点


-4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示意图(Site 1 为 PSTs 的结合位点毒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束丝藻水华的素广泛分布于淡水体系中,直接影响到鱼养殖业的发展式转移到鱼的体内,第一是鱼直接以产毒藻为食,第二为食的浮游生物[63],鱼对 PSTs 敏感性较高,环境中该毒便可以使鱼中毒,引起大量鱼死亡。据报道,1968 年,入 PSTs 而大量死亡[76]。其次,环境中的束丝藻毒素可能健康造成威胁。在淡水体系中,水华蓝藻分泌的 PSTs 可物体内富集而不对该生物本身产生影响,因而也不易发毒素污染的水生生物后,毒素便在人体内立即释放出来7]。除此以外,人类还可能通过娱乐、饮水等多种途径直布的束丝藻毒素发生中毒。PSTs 对酸、碱、高温等环境很难通过一般的方法将其从受污染的饮食或饮水中除去们并没有有效的解毒治疗措施,人类一旦发生束丝藻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忠兴;曾波;李仁辉;宋立荣;;中国淡水水体常见束丝藻种类的形态及生理特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2年02期

2 何中琴;新颖原材料——“束丝”的开发[J];国外丝绸;1996年06期

3 ;四倍无杆束丝机[J];科技简报;1978年01期

4 ;在射频法加热纤维束丝中消除单丝间打火的方法及装置[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9年02期

5 黄章梅;束丝藻水华防治[J];内陆水产;1997年11期

6 白俊恩;任仕金;陈博智;;涤纶三角束丝在织造中断纬脱纬原因及解决办法[J];棉纺织技术;1983年08期

7 夏知;;导电线芯束丝节距倍数与导体直流电阻的关系[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8年01期

8 贺凯芬;电子束丝化扰动的孤立波解[J];物理学报;1983年07期

9 毛丽珍;阙沛红;;虫草—中华束丝孢中腺苷的含量测定[J];中草药;1993年09期

10 周维成;王素钦;高翔;郭亮亮;代亮亮;李根保;;温度与光强对柔细束丝藻3种异味物质产量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忠兴;李仁辉;;我国淡水水体中束丝藻(Aphanizomenon)的形态及分子特征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德禄;胡春香;王高鸿;李敦海;李根保;刘永定;;斑马鱼脑细胞凋亡基因对束丝藻毒素致毒的响应[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吴忠兴;杨丽;李仁辉;;我国淡水水体浮游性鱼腥藻(Anabaena)与束丝藻(Aphanizomenon)的分子系统学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潘荫辉;环镯以圆治玉[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思奕;滇池水华束丝藻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婷兰;奇迹束丝放线菌的安丝菌素合成及其培养条件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叶琳蕊;三种水华蓝藻种群消长的原位模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赵孟江;甲基丙二酰辅酶A节点改造对珍贵束丝放线菌生产安丝菌素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9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59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