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核受体介导的三氯生对药物代谢基因的调控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22:47
【摘要】:通过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能够使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造成用药安全的隐患。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被诱导是造成药物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诱导通常由核受体介导。因此基于核受体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方法。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和组成型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 ndrostane receptor,CAR)能够在受到外源化合物刺激后对代谢酶、转运体等代谢相关基因进行转录调控,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性。多年来,三氯生(triclosan,TCS)一直被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抗菌剂广泛添加于日化产品中。但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TCS具有扰乱内分泌、影响肌肉功能、促进肿瘤生长的不良作用,美国FDA已于2016年禁止在洗手液和化妆品中继续添加TCS。TCS可在小鼠内激活CAR受体,但由于核受体的种属差异,TCS对其他种属CAR受体的作用并不明确。本课题以TCS为工具,一方面确证其对不同种属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诱导作用,并通过CAR基因敲除小鼠初步探讨TCS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诱导作用是否与CAR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评价TCS与临床药物乌头碱和索拉菲尼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并初步探讨机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1)qPCR考察TCS对不同种属肝脏CYP酶和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90mg/kgTCS处理SD大鼠肝脏Cyp2b1被诱导1.85倍,Cyp3a1被诱导5.96倍;30mg/kgTCS处理C57BL/6小鼠肝脏Cyp2b10被诱导6.24倍,Cyp3a11被诱导2.30倍,Abcb1b被诱导1.71倍;20μMTCS处理人原代肝细胞可诱导CYP3A4至对照组的4.7倍,CYP2B6至空白组的1.6倍;30mg/kgTCS处理CAR敲除小鼠诱导作用明显减弱,仅Cyp3a11被诱导至2.5倍。该结果明确了TCS对啮齿类动物肝脏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诱导作用,主要以诱导Cyp2b、Cyp3a及Mdr1为主;但同时诱导作用存在种属差异性,大鼠以Cyp3a为主而小鼠以Cyp2b为主;小鼠肝脏转运体基因Abcb1b可被TCS诱导,大鼠相对应的转运体基因Mdr1不可被TCS诱导;人以CYP3A为主;CAR敲除小鼠肝脏Cyp3a11被TCS诱导的特性不因CAR缺失而消失,表明TCS对小鼠肝脏Cyp3a11的诱导作用并非由CAR介导。2)TCS在2.5μM-10μM浓度范围内可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CYP3A1活性至2.1,3.2和4.6倍;10mg/kg,30mg/kg,90 mg/kgTCS处理SD大鼠可使大鼠肝微粒体1-羟基咪达唑仑转化活性分别增高至1.9倍,2.3倍和3.4倍;表明TCS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均能诱导CYP3A1活性。q-PCR结果显示10mg/kg,30mg/kg,90mg/kgTCS分别诱导大鼠肝脏Cyp3a酶m RNA表达至空白对照组的1.6,2.5和4.0倍,western blot结果与其一致;结果证明TCS可同时诱导大鼠肝脏CYP3A1的表达和活性。3)10mg/kg,30mg/kg,90 mg/kg TCS处理大鼠的咪达唑仑血浆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降至48.3,56.5和71.5%(p0.01),血浆浓度峰值(Cmax)分别降至对照组的74.1,73.1和81.2%(p0.01),体内总清除率分别升高至对照组的1.5,2.3,3.8倍。10mg/kg,30mg/kg,90 mg/kg TCS处理大鼠的乌头碱血浆药物浓度曲线AUC分别降至对照组的27.3,50.9和53.7%(p0.01),Cmax分别降至对照组的39.2,31.1和37.8%(p0.01),体内总清除率分别升高至对照组的1.4,2.1和2.0倍。该结果表明TCS连续给药可诱导大鼠CYP3A1活性并降低乌头碱在大鼠体内暴露量。4)乌头碱分子与人CYP3A4酶晶体结果的分子对接模拟评分为8.307,在CYP3A4的Arg212,Glu374和Ala370三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在疏水簇(Phe215/108)形成疏水键。该结果表明AC能够与CYP3A4直接结合,可能是CYP3A4的底物。5)TCS在30nmol/L至1000nmol/L范围内可诱导肝癌细胞系MHCC97-H的CYP酶和ABC转运体的m RNA表达,300nmol/L为最大诱导浓度;在该范围内,TCS对非药物代谢相关的耐药基因,如ALDH1A1,Apo E,ADRA2A,DPYD,COMT,TPMT,HTRAMTHFR等基因的表达没有诱导作用。6)MTT实验结果显示100nmol/L至100nmol/LTCS可诱导MHCC97-H增殖。与TCS联合用药后索拉菲尼抑制MHCC97-H增殖IC50值由1.03μmol/L增加至9.64μmol/L,该结果表明TCS可促进肝癌细胞系的增殖,索拉菲尼与其联合用药会降低索拉菲尼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7)LC-MS/MS结果显示,TCS联合给药后,索拉菲尼在MHCC97-H细胞中的半衰期由9.70小时降至5.43小时;索拉菲尼在小鼠皮下肿瘤内的半衰期由20.56小时降至12.39小时;该结果表明TCS能够促进索拉菲尼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内的清除。8)小鼠皮下肿瘤和肝脏内肿瘤生长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CS单独使用可使肿瘤体积、重量显著提高,索拉菲尼单独使用可使肿瘤体积、重量显著降低,但二者合用会降削弱索拉菲尼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PET-CT扫描及肿瘤相放射值定量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这些结果说明TCS发挥着肿瘤推动剂的作用,并且与其联合用药可显著削弱索拉菲尼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本论文以核受体为出发点,考察了环境化合物TCS对不同种属动物肝脏主要CYP酶和转运体表达的影响情况,明确了TCS在不同种属中的诱导亚型,以及TCS诱导小鼠CYP酶和转运体与核受体CAR的相关性;确定了TCS诱导乌头碱和索拉菲尼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初步探讨了造成这两种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TCS诱导乌头碱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是药物代谢型药物相互作用,而TCS诱导索拉菲尼的药物相互作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肝癌细胞中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诱导、加快索拉菲尼在细胞内和肿瘤内的清除、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菲尼的抗性等多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军事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6
【图文】:

处理组,空白


TCS 对大鼠肝脏 CYP 酶和转运体 mRNA 表达的影响(Mean±SD, n=*p<0.05 , **p<0.01 vs control TCS 处理组的大鼠肝脏 CYP 酶 mRNA 表达量见上图 1.1,gTCS 可显著诱导大鼠肝脏 Cyp2b1 至空白组的 1.85 倍,Cyp

对正,空白,诱导作用,处理组


图 1.2 TCS 对正常 C57BL/6 小鼠肝脏 cyp 酶和转运体 mRNA 表达的影响*p<0.05 , **p<0.01 vs control(Mean±SD, n=3)照组和 TCS 处理组的小鼠肝脏 cyp 酶 mRNA 表达量见图 1.2,小鼠腹腔g/kgTCS 可显著诱导小鼠肝脏 cyp2b10 至空白组的 6.24 倍, cyp3a11 至 2.30 倍,Abcb1b 至空白组的 1.71 倍,对于 CYP1A2 没有诱导作用。

处理组,肝脏,空白,对照组


图 1.3 TCS 对 CAR 敲除 C57BL/6 小鼠肝脏 CYP 酶和转运体 mRNA 表达的影响*p<0.05 , **p<0.01 vs control(Mean±SD, n=3)对照组和 TCS 处理组的 CAR 敲除小鼠肝脏 cyp 酶 mRNA 表达量见图 1.3,基敲除小鼠腹腔注射 30mg/kgTCS 可显著诱导肝脏 cyp3a11 至空白组的 2.50 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建红;;地高辛的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31期

2 马利娟;赵琦;冯蕾心;张明昊;;医院合理用药理念下药物相互作用认知度调查与分析[J];光明中医;2017年22期

3 王爱军;要林青;张鑫;;临床安全用药应重视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药业;2014年05期

4 王春根;;必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J];黑龙江医药;2012年04期

5 张艳;郝海平;王广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年04期

6 朱叙德;;临床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有效利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Z3期

7 胡帆;袁洪;黄志军;左笑丛;;水飞蓟素的药动学及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年12期

8 刘亚贤;;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浅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年04期

9 梁福军;;必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7期

10 Kelly Dowhower Karpa;于丽;;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困扰[J];中国处方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体俊;;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定量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药理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戴体俊;;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定量分析[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3 吴荣荣;魏振满;;药物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4 刘高峰;;中药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A];第四届全国药学服务与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益平;项青青;;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毒及其它药物相互作用[A];2013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会议报告与论文汇编[C];2013年

6 郑青山;孙瑞元;;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模型与电脑类比[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曾苏;;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A];2005年浙江省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5年

8 王娟;;药物相互作用[A];广东省药学会送学下乡地市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班讲义[C];2005年

9 张秀华;;药物相互作用与临床应用[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袁秉祥;;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与复方药品研发[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一文;何谓药物相互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 刘治军;重视药物相互作用 减少药源性损害[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院 李俊旭;如何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孟庆云;调方最近情[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刘元江;网上看药物相互作用[N];健康报;2004年

6 马艳红;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与起效时间[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江春;氟哌酸的药物相互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吴若琪;药物分合的科学解析[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孙成春;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N];家庭医生报;2003年

10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师 杨锐;合并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该如何平衡[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漫;核受体介导的三氯生对药物代谢基因的调控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2 朱云婷;TPN729代谢、药物相互作用与逆转多药耐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

3 叶林虎;荷叶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及体内成分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齐晓怡;血根碱引起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抗恶性黑素瘤转移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5 刘先锋;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6 赵杰;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甘草药对(I)[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孙传江;响应曲面法研究麻醉诱导期七氟醚和舒芬太尼的药效学相互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曹方瑞;灵芝酸A药代动力学及灵芝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9 彭帆;雷公藤治疗肾炎有效部位及雷公藤甲素抗炎活性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0 位华;五酯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与他克莫司相互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衍清;体外预测己烯雌酚引起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2 高杨;体外预测联苯双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健;紫杉醇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紫杉醇—药物相互作用体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丁林松;基于序列的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邢亚非;UGT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6 徐亚飞;基于抑制CYP450酶的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体外研究及实例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7 宋敏;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基于UGT酶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8 徐佳;(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的吸收机制和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周岩;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药物相互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10 徐云婷;甜菊醇酰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6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