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活性天然产物黄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及心血管保护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0:40
   本文利用化学工程学的方法,以黄酮和异黄酮为原料,将其与肼及其肼的衍生物反应,快速、高效地制备结构多样性的3,4-二芳基吡唑和3,5-二芳基吡唑类化合物。该课题一共合成了 44个化合物(6-9,20-24,25-29,30a-39a,41a-46a,34b,35b,37b-40b,42b-44b,47-51),通过抗真菌活性筛选,构效关系分析,最终得到了 13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6,20,21和29表现出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另外本课题还筛选了这些化合物逆转氟康唑耐药活性,发现9个化合物具有逆转氟康唑耐药的活性,其中化合物6,20,25,28和32a表现出良好的逆转活性。图1.1 3,5-二芳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在该研究中我们发现,3,5-二芳基吡唑结构是化合物保持抗真菌活性所必须的骨架。如图1.1所示,在其A环的C-4'和C-6'位上同时引入甲氧基会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在其B环的N原子上引入取代基会导致其抗真菌活性下降甚至消失。本课题发现一些3,5-二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逆转氟康唑耐药的活性,如化合物20,25,28和32a。如图1.1所示,当A环的C-2'、C-4'和C-6'位有羟基存在时,化合物25的FICI值为0.075,显示出较强的逆转氟康唑耐药的活性,这说明酚羟基对于增强化合物逆转耐药的活性非常必要。当A环的C-2',C-4'和C-6'位以及C环的C-4”位同时存在酚轻基时,得到逆转活性最好的化合物28,其FICI值为0.012。因此,吡唑衍生物结构中的酚羟基对增强该类化合物逆转氟康唑耐药的活性是必要的,3,5-二芳基吡唑衍生物的活性优于3,4-二芳基吡唑衍生物的活性。图1.2化合物3,4和11的结构此外本课题还针对葛根素水溶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通过氢气钯碳还原反应和硼氢化锂还原反应还原葛根素结构中的双键和羰基得到了得到了 10个化合物(1-6,8-11)。该研究发现葛根素衍生物3,4和11(图1.2)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舒张主动脉环以及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表现出优于葛根素的生物活性。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914;R96
【部分图文】:

去甲肾上腺素,冠脉血流量,血管收缩,张力


鼠冠脉血流量。??3.3.2化合物对家兔主动脉环的作用??具体结果如图3.6至图3.9所示:(见实验记录0005403-P88)??其中纵坐标代表动脉血管收缩张力,数值越高,血管收缩力越大。横坐标??代表时间。??/0m^aSi9sL^_??::??1???1?;??1:?^??:?sc<i.?¥?is?;?z?s?isa-fc?-j?f?s?.a?s?t-K-i.z?jsj?,.??k-sc?s?>??m?at:??;欠?/?分??a?大a?3〇?????小?ffls?i.38s??平均S.2〇t??图3.6去甲肾上腺素对动脉收缩的影响一空ft对照??53??

去甲肾上腺素,舒张作用,葛根素,化合物


葛根素对由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动脉收缩的舒张作用

舒张作用,化合物,去甲肾上腺素,混合物


化合物I1对由去甲肾卜腺素引起的动脉收缩的舒张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WEI Shu-Yong;CHEN Yi;XU Xiao-Yu;;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puerarin: a review[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4年06期

2 潘振宇;包兆胜;吴仲敏;汪旭明;郑景璋;沈岳良;张晓明;;葛根素对糖尿病心肌细胞的保护及其机制研究(英文)[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3 ;Puerarin blocks Na~+ current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年12期

4 钱佑文,李至,黄洛秀,韩晓玲,孙家庭,周汉青,刘忠豫;Blocking effect of Puerarin on calciu m channel in isolated guineapig ventricular myocyte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9年09期



本文编号:2862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62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