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23:54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药房糖尿病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国内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现状与困境,借鉴国外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与成功实践经验,对我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对策,并从理论上探索适于我国社会药房开展的慢病管理模式。拟系统、全面地构建社会药房慢病管理体系及其具体运行机制,缓解慢病这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推进社会药房服务水平提升,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研究方法:本文在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对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慢病管理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药房内20名糖尿病管理人员围绕慢病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服务实施效果、药房慢病管理主要面临的障碍性因素、慢病服务培训及服务能力提升四方面开展知情人访谈,并随机抽取其社会药房内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经典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可供我国参考的经验借鉴。研究结果:目前我国社会药房主要以与第三方共建慢病管理项目的形式将专业的糖尿病药房嫁接到传统的社会药房,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药师专业知识匮乏,用药不合理,慢病服务投入成本高...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对象,基本属性,心理,社会阶层


项系统性工程,不能狭隘的将其理解为特定疾患者的认知、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引导,对慢病患。对慢病这一特定疾病的管理,主要包括高血疗管理;②认知=即对慢病患者的认知、心理和识促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减少疾能的影响。只有努力提升患者对于慢病的认识的调整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达到自我管理的进行管理。慢病患者所处社会环境可分为微观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工作、朋辈群体、社区境主要指患者所处的阶层,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321。??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类基本属性,目前基本属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表明如果干预将会受到其他两个方面属性的牵制,从而内能取得效果,干预产生的效果也难以维持。??

支持模式


获知病情的?/?互动\?专业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患者?\?/?管理团队???V???管理效果??图2-2慢病照护模式??1998年,美国学者Wagner率先提出了慢病照护模式(Chronic?Care?Model,??CCM)。该模式在患者、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政策共同干预的基础上提出了慢病??管理的组织模式。它有利于医生、护士、药师等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帮助患者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并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慢病照护方案,提高慢病照护的整体水??平。慢病照护模式目前己经在实践中成功应用,在对糖尿病患者运用慢病照护模??式进行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合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有研宂结果表明,慢??病照护模式还可以减缓慢性疾病的进展,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慢病管理形式??[33]。具体模式见图2-2。??(2)同伴支持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药师制度概况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马震,田侃,喻小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03)
[2]慢性病管理是零售药店发展的重点方向[J]. 区政强.  上海医药. 2017(07)
[3]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对慢病人群的应用研究[J]. 林少娟,刘一鸣.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1)
[4]药师将互联网大数据引入慢病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 肖宁,王家伟.  中国药房. 2016(22)
[5]互联网+慢病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孟群,尹新,陈禹.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6(02)
[6]基于慢病管理的移动医疗产品构成要素分析[J]. 杨阳,刘绍燕,樊新荣.  中国数字医学. 2015(08)
[7]英格兰社区药师的药学服务及对国内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启示[J]. 陈蓉,游一中,邵志高,缪丽燕,顾宝晨,秦琼,龚银华,包健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17)
[8]“互联网+”的慢病管理新模式[J]. 徐国.  中国药店. 2015(11)
[9]临床药师参与社区糖尿病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J]. 俞慧群,王珍珍,张淑燕,赵昕,丁晓晓.  中国执业药师. 2015(05)
[10]临床药师慢病管理工作模式的探讨[J]. 施楠楠,甄健存,谢颖,胡文兰,张艳雯.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5(01)

博士论文
[1]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D]. 喻小勇.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38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38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