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微囊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04-11 05:02
本文关键词: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微囊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雷贝拉唑钠是是新一代高效、速效、安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酸有关疾病的首选药物。但该药很不稳定,在酸性、氧化、强光、热反应条件下均易产生发生降解,本课题以树脂为载体制备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雷贝拉唑钠树脂微囊,达到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防潮性能的目的。方法:建立了用于药物树脂复合物制备、体外释放及其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静态法制备药物树脂复合物,以树脂交换药量和药物利用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如药物初始浓度、药物树脂比、溶液介质离子强度、制备温度)对药物利用率及树脂交换药量的影响,然后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工艺。通过显微照片观看其外观形状,红外光谱、X-衍射、差示热扫描分析研究药物树脂复合物的结合方式。在32.5%、57.5%、75.8%、92.5%四个不同湿度条件下,考察了雷贝拉唑钠、空白树脂和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防潮性能,绘制防潮曲线。考察了在不同的释放条件和释放介质下药物树脂的释放度,建立了释放度的测定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包衣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药物树脂复合物微囊。分别考察了包衣工艺因素(如搅拌速度、挥发温度和挥发时间)和包衣处方因素(如药物树脂与囊材质量比、囊材浓度和增塑剂占囊材质量的百分比),综合评价微囊的包封率及其药物释放度,确定制备药物树脂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1、所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下,雷贝拉唑钠的含量测定专属性强,分析时间短(10 min内),检测灵敏度高。2、以正交优化工艺制备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即在30℃下,以0.001mol·L-1 Na OH溶液作为溶液介质,药物初始浓度为1.0 mg·m L-1,药物树脂比为1:3。3、红外光谱、X-衍射、差示热扫描分析结果均表明药物是以离子键形式结合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4、吸湿性研究表明药雷贝拉唑钠脂复合物的防潮性能明显高于雷贝拉唑钠及空白树脂。5、考察了在不用释放条件及释放介质环境下对药物树脂释放的影响,确定900m L p H 7.4(参考2010版药典缓冲盐配制方法,用Na Cl调为总离子强度为0.15mol·L-1的阴离子浓度)溶液为释放介质,释放温度为37±0.5℃、转速50 r·min-1为释放条件。6、通过考察包衣工艺因素和处方因素,确定制备药物树脂缓释微囊的最佳工艺:药物树脂与囊材比为4:1、囊材浓度为6%(w/w)、增塑剂占囊材质量的百分比为7%。在35℃下,400 rpm下搅拌4 h。制备的药物树脂微囊符合一级动力学释药特征,且具有良好的批间释放度重现性。结论:本研究以雷贝拉唑钠为模型药物,研制了雷贝拉唑钠树脂微囊,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改善了防潮性能,具有释药平稳,易于分剂量等优点。微囊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进一步的制剂加工。本制剂能拓展雷贝拉唑钠的临床应用潜力,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 正交优化试验 药物树脂复合物 乳化溶剂挥发法 微囊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7-8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前言13-19
- 1 研究背景13-14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
- 3 离子交换技术和离子交换树脂14-17
- 4 模型药物—雷贝拉唑钠17
- 5 本论文研究意义17-19
- 第一章 雷贝拉唑钠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制备19-40
- 1 试药与仪器19-20
- 1.1 试药19-20
- 1.2 仪器20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20-27
- 2.1 雷贝拉唑钠在介质中的稳定性研究20-21
- 2.2 雷贝拉唑钠分析方法的建立21-27
- 3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制备27-39
- 3.1 制备过程与公式28
- 3.2 药物初始浓度的的筛选28-30
- 3.3 药物树脂质量比的筛选30-32
- 3.4 溶液介质离子强度的筛选32-33
- 3.5 制备温度的筛选33-34
- 3.6 单因素考察最佳工艺34
- 3.7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制备的优化34-37
- 3.8 制备药物树脂复合物交换反应探讨37-39
- 4 讨论与小结39-40
- 第二章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评价40-54
- 1 试药与仪器40-41
- 1.1 试药40-41
- 1.2 仪器41
- 2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评价41-47
- 2.1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外观形态考察41-42
- 2.2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X-ray衍射分析42-44
- 2.3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DSC分析44-45
- 2.4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45-46
- 2.5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吸湿性研究46-47
- 3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稳定性评价47-49
- 3.1 不同化学因素下的稳定性试验47-48
- 3.2 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试验48
- 3.3 结论48-49
- 4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体外释药49-53
- 4.1 释放度测定方法49
- 4.2 介质离子强度对药物树脂释放的影响49-50
- 4.3 介质pH值对药物树脂释放的影响50-51
- 4.4 介质的离子种类对药物树脂复合物释放的影响51-52
- 4.5 转速对药物树脂复合物释放的影响52-53
- 5 小结53-54
- 第三章 雷贝拉唑钠树脂微囊的制备54-72
- 1 试药与仪器54-55
- 1.1 试药54-55
- 1.2 仪器55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55-59
- 2.1 药物树脂微囊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55-59
- 2.2 释放度测定方法59
- 3 药物树脂微囊制备工艺及处方研究59-70
- 3.1 浸渍工艺60-61
- 3.2 乳化溶剂挥发法包衣工艺过程61-62
- 3.3 微囊制备包衣工艺因素的考察62-66
- 3.4 微囊制备包衣处方因素的研究66-70
- 3.5 最佳工艺制备的微囊释放度评价70
- 4 小结70-72
- 第四章 雷贝拉唑钠树脂微囊的初步稳定性试验72-77
- 1 试药与仪器72-73
- 1.1 试药72-73
- 1.2 仪器73
- 2 影响因素试验73-77
- 2.1 高温试验73-74
- 2.2 高湿试验74-75
- 2.3 光照试验75-76
- 2.4 小结76-77
- 小结与展望77-78
- 论文不足之处78-79
- 参考文献79-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3-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振华,皮洪琼,任广智,何炳林;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树脂制备及其静态交换特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4期
2 李振华,平其能,刘国杰;离子交换树脂控制药物释放研究进展[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7年06期
3 关皎;魏敏;姚慧敏;朱鹤云;徐璐;李三鸣;;卡络磺钠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静态交换特性[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曾环想;王孟;黄凯;陆振举;程刚;潘卫三;;可待因树脂复合物的表征及其药物释放[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孙运栋;生依灵;李红菊;张向荣;;枸橼酸莫沙必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评价[J];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13年05期
6 宋梅峗,平其能,张志燕,石玉杰;曲马多药树脂速释混悬剂的研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吴静;王超;李宁;刘宏飞;周丽莹;潘卫三;;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特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4期
8 李伟男;南洋;杨德强;管庆霞;;离子交换树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轶光;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雷贝拉唑钠的质量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微囊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