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探索氯胺酮膀胱毒性相关的尿液差异代谢物
发布时间:2021-03-30 18:33
探讨长期给药诱导形成的氯胺酮性膀胱炎差异代谢物变化及可能的毒性机制。本实验以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低剂量(10 mg·kg-1)和氯胺酮高剂量(50 mg·kg-1)给药组,腹腔注射给药12周,测定大鼠2 h尿频次数,膀胱质量系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炎症指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大鼠尿液代谢物图谱,运用多元统计模式识别分析。本实验获得西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01-98)。结果显示给药12周后, 2 h尿频次数及膀胱质量指数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血清IL-6和TNF-α炎症指标及膀胱HE染色结果显示,长期给予氯胺酮会诱导膀胱炎;根据代谢组学分析在对照组与低剂量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为2,3-丁二醇、3-氨基异丁酸、柠檬酸、尿酸;在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为3-氨基异丁酸、戊糖醇...
【文章来源】:药学学报. 2020,55(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大鼠尿频及膀胱质量系数
2血清IL-6和TNF-α
3氯胺酮对膀胱组织的改变
4代谢组学
4.1各组模式识别分析
4.2潜在特征代谢物筛选及其单变量分析
讨论
本文编号:3109954
【文章来源】:药学学报. 2020,55(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大鼠尿频及膀胱质量系数
2血清IL-6和TNF-α
3氯胺酮对膀胱组织的改变
4代谢组学
4.1各组模式识别分析
4.2潜在特征代谢物筛选及其单变量分析
讨论
本文编号:3109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099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