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群体药动学及微透析采样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异丙酚群体药动学及微透析采样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建立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丙酚浓度,为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2.进行新疆地区肿瘤患者的异丙酚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并建立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估算出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分析身高、体重、年龄、种族等因素对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3.探讨用微透析技术对脂溶性药物异丙酚进行采样的可行性,考察灌注速度、灌注液成分以及微透析媒介对异丙酚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影响,为微透析技术应用于脂溶性分析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高效液相实验:以卡马西平为内标,色谱柱为Hanbon Science.Technology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甲醇混合液(乙腈-甲醇按80:20(v/v)的比例配制,作为有机相)-水(水相加1%的三氟乙酸调ph值到4)进行二元梯度洗脱,0~7 min(50:50,v/v),7~9 min(50:50~70:30,v/v),9~22 min(70:30,v/v);流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40℃。2.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采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5例(汉族54例,维吾尔族32例,哈萨克族9例)用异丙酚进行麻醉手术的肿瘤患者的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采用Excel、SPSS 20.0进行血药浓度数据整理、统计,采用Monolix 4.3.3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在选取的基础的三房室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年龄、性别、体重、民族等固定效应对应于中央室清除率(CL)、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浅周边室清除率(Q2)、浅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2)、深周边室清除率(Q3)和深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3)这六个药动学参数分别进行作图分析,如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则逐一引入模型。采用向前纳入法和向后剔除法建立全量回归模型。采用随机近似期望最大化(SAEM)算法,建立最终模型。采用直观预测检验法(VPC)对最终模型进行内部验证。3.微透析实验:体外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实验评估探针的回收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物浓度,探讨脂溶性分析物异丙酚进行微透析采样的可行性。考察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的灌注速度对异丙酚乳剂探针回收率的影响;不同的微透析媒介对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灌注液中含不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的灌注液对异丙酚乳剂和异丙酚对照品溶液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结果:1.高效液相实验:异丙酚的血药浓度在0.10~25μg/mL内线性良好(r=0.999 8),定量限为0.10μg/mL;高(12.50μg/m L)、中(1.56μg/ml)、低(0.19μg/ml)3个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均在85%~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日内、日间rsd均10%。2.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估算的六个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如下:中央室清除率(cl)=7.78-0.069*agei,单位:l/min;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13.4l;浅周边室清除率(q2)=1.47+0.749*log(bwi/63),单位:l/min;浅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2)=54.9l;深周边室清除率(q3)=0.1l/min;深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3)=171l。体重因素与浅周边室清除率(q2)具有很明显正相关性,与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浅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2)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因素与中央室清除率(cl)具有很明显的负相关性,与浅周边室清除率(q2)和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微透析实验:①灌注速度的影响:各个流速下异丙酚乳剂增量法实验和减量法实验的回收率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流速为1.0μl/min时,增量法和减量法实验回收率的均值高于其它流速,增量法和减量法实验的回收率值分别为0.33%和45.68%,且二者的相关性也最强(r2=0.96)。②灌注液中不含羟丙基-β-环糊精时,异丙酚乳剂与异丙酚对照品溶液的回收率比较:乳剂减量法的回收率值高于增量法;对照品减量法的回收率值高于增量法;乳剂增量法的回收率值高于对照品;对照品减量法的回收率值高于乳剂。③灌注液中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时,乳剂与对照品增量法和减量法回收率的比较:对于乳剂,六种加入量下均为减量法的回收率高于增量法;对于对照品,加入量为1%(w/v)时,减量法的回收率值均高于增量法,加入量为10%(w/v)时,增量法的回收率值总体上高于减量法,加入量为20%(w/v)时,减量法的回收率值总体上高于增量法。④相同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量(1%、10%、20%,w/v)下,乳剂与对照品的回收率比较:对于增量法实验,对照品的回收率值总体上高于乳剂;对于减量法实验,加入量为1%时,对照品的回收率值总体上高于乳剂,加入量为10%时,乳剂的回收率值总体上高于对照品;加入量为20%时,0.5~3.5h乳剂的回收率值高于对照品,在4.0~11.0h,二者的回收率值接近。⑤灌注液中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对乳剂及对照品回收率的影响:增量法的回收率:对于乳剂,在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量为0.5%~10%(w/v)的范围内,回收率值随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10%~20%(w/v)的加入量范围内,回收率值反而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对照品增量法的回收率值也有相似的趋势。减量法的回收率:对于乳剂,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量为0.5%~10%(w/v)时,对回收率值影响不大,但加入量为15%、20%(w/v)时,回收率略有降低。对于对照品,加入量为1%(w/v)时对回收率值影响不大,加入10%、20%(w/v)时,回收率值显著降低。结论:1.高效液相实验:本研究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准确、简单,可用于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检测和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2.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通过考察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对新疆肿瘤患者异丙酚群体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运用Monolix药动学软件建立了符合新疆地区肿瘤患者人群特征的异丙酚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所估算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较好地反应新疆地区肿瘤患者异丙酚的群体特征。3.微透析实验:脂溶性物质异丙酚的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比一般水溶性物质要低。增量法的回收率值和减量法的回收率值存在差异性和相关性,需用减量法实验代替增量法实验对探针进行校正。灌注液中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提高增量法的回收率值。
【关键词】:异丙酚 高效液相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微透析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9.1
【目录】:
- 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前言15-16
- 研究内容16-80
- 1 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丙酚浓度16-22
- 1.1 材料17
- 1.2 方法17-18
- 1.3 结果18-21
- 1.4 讨论21-22
- 2 新疆地区肿瘤患者的异丙酚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22-39
- 2.1 研究对象22-23
- 2.2 方法23-30
- 2.3 结果30-38
- 2.4 讨论38-39
- 3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异丙酚采样的影响因素研究39-80
- 3.1 材料40
- 3.2 方法40-42
- 3.3 结果与结论42-77
- 3.4 讨论77-80
- 小结80-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7
- 综述87-98
- 参考文献95-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98-99
- 导师评阅表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明;异丙酚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2年03期
2 王云;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3年03期
3 刘金金;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4 王强 ,陈绍洋;异丙酚麻醉引起的梦、幻想以及情绪变化[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年04期
5 麻伟青,孙彦,刘齐贵,徐贵丽;异丙酚麻醉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一氧化氮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0年19期
6 杨晓华;异丙酚可激活补体[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年05期
7 李家宽;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7期
8 张晋蓉;异丙酚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年06期
9 赵岩,方青南,白仲宣,刘燕,刘红;异丙酚在雷夫诺尔引产术中麻醉50例临床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任爱东,吴乐贤,于文兰,陈梅,杨柠,罗兴,黄建成,钱若筠;异丙酚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振红;孟丽巍;龚秀萍;李洁;姚洪娟;;异丙酚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宋建宏;;关于异丙酚在临床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3 徐礼鲜;;异丙酚输注不良事件[A];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贺赛琳;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蓝斑核 2-肾上腺素受体在鼠异丙酚催眠反应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付深省;聂艾格;曹克慎;郑小泳;李振超;;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应用[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冰;叶丽莎;李军;连庆泉;许珑珑;;异丙酚影响认知功能的特性分析[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谢玉波;;异丙酚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影响[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铭;朱晶;陈小刚;;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内镜检查的应用[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贺赛琳;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异丙酚麻醉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作用机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魏光辉;涂生芬;王小毅;张华;吴盛德;柏林;袁心刚;何文飞;杨飞;;低氧状态下异丙酚对未成熟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唐闻佳;异丙酚“杀手”还是良药[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春水;异丙酚单次剂量和恒速静脉注射在犬脑的摄取和分布[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2 徐志新;血容量变化对血浆异丙酚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3 姚俊岩;经腹主动脉局部灌注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盖成林;颈内动脉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杨静;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6 王江;体外循环中诸多因素对异丙酚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陶涛;异丙酚在成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周青山;异丙酚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蔡劲松;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高文学;犬的异丙酚麻醉效果及其对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晖;年龄因素对异丙酚与BIS量效关系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培;异丙酚群体药动学及微透析采样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陆洁;异丙酚生物样品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的比较及其它影响因素的考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4 欧阳铭文;靶控输注异丙酚的脑摄取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王增寿;异丙酚体内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涂生芬;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罗瑞昌;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8 范莹盈;经颈内动脉单次注射异丙酚药效学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卢刚;异丙酚单次剂量静脉注射在犬脑的摄取和分布[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李肇端;异丙酚麻醉对大鼠躯体感觉皮层传导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异丙酚群体药动学及微透析采样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