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新型拮抗剂研究及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的复合物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3:13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超家族是人体内最大的蛋白质家族,分布于人体的各组织和细胞中,识别并结合外界信号分子,进而调节下游信号通路,参与众多生命过程。趋化因子受体CCR5属于A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参与调控T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嗜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炎症免疫反应等生物学功能。作为免疫细胞表面的重要受体,CCR5是多种病原体微生物侵染宿主免疫细胞的媒介,如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表面糖蛋白gp12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杀白细胞素LukE(Leukocidin E)。作为HIV-1的共受体,CCR5成为各大药物研发机构和公司公认的抗HIV靶点,但很多靶向CCR5的抗艾滋病毒药物由于毒副作用或疗效不佳等原因止步于临床研究阶段,仅有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药物maraviroc成功上市,但是该药物存在临床使用剂量大、毒副作用强等问题。开展基于CCR5结构的药物设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之一,对抗艾滋病毒新药研发具有重要...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概述
        1.1.1 G蛋白及其受体发现历程
        1.1.2 G蛋白分类及下游通路
        1.1.3 G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物学功能
        1.1.4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研究与药物发现
    1.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研究概述
        1.2.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分类及命名
        1.2.2 趋化因子受体结构研究
        1.2.3 趋化因子受体CCR5及其拮抗剂的相关研究进展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概述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与流行病学及耐药
        1.3.2 成孔毒素蛋白的研究概述
        1.3.3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LukE与趋化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1.4.1 拟解决的问题
        1.4.2 研究目的
第2章 趋化因子受体CCR5与新型拮抗剂的复合物结构研究
    2.1 研究思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表达载体构建
        2.2.3 CCR5新型拮抗剂
        2.2.4 蛋白样品小量表达和纯化
        2.2.5 受体蛋白与小分子拮抗剂复合物的性质分析方法
        2.2.6 膜蛋白与小分子配体复合物的结晶
        2.2.7 蛋白晶体的衍射数据收集
        2.2.8 结构解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CR5蛋白与小分子配体复合物稳定性筛选
        2.3.2 大量蛋白纯化实验和结晶条件筛选
        2.3.3 CCR5与临床二期药物小分子PF232798的复合物结构
        2.3.4 CCR5与PF232798结合模式与构效关系分析
        2.3.5 CCR5与新型CCR5拮抗剂结合的复合物结构
第3章 趋化因子受体CCR5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蛋白LukE复合物的结构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表达载体的构建
        3.2.3 不同表达系统的筛选
        3.2.4 蛋白样品纯化
        3.2.5 亲和力测定
        3.2.6 复合物样品制备方法
        3.2.7 复合物样品结晶与优化
        3.2.8 负染电镜复合物样品制备及数据收集
        3.2.9 冷冻电镜样品制备和数据收集
        3.2.10 电镜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ukE蛋白的表达纯化
        3.3.2 复合物制备筛选结果
        3.3.3 复合物样品结晶实验
        3.3.4 LukE-CCR5复合物的电镜研究
        3.3.5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2 待解决的问题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74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74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