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电化学介导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及芳基溴化物C-P键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21:54
  本论文共分为三章。本文开发了新型的电化学合成方法,丰富了电化学的研究内容,为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和芳基磷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一章主要对近些年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阐明了其主要特点和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介绍了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和有机含磷化合物的相关应用和研究进展,对我们实验工作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叙述。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如抗肿瘤、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受到很多国内外科研学者的关注。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CDC)反应无需预先活化处理,可以直接从简单的起始原料合成复杂的产物,具有经济高效和相对环保等优势。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已成为CDC反应构建C-N键研究中的常用底物。但是,目前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还停留在依赖过渡金属(Cu、Mo、Au等)催化剂,而且大多需要额外添加非金属氧化剂(DDQ、TBHP、DEAD等)。此外,该类反应还存在反应操作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众所周知,与传统方法相比,电化学合成依靠电子作为氧化还原试剂能很好的符合现代化学的研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化学介导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及芳基溴化物C-P键构建研究


9化合物1-4的1HNMR谱

谱图,化合物,谱图,附图


0化合物1-6的1HNMR谱

谱图,化合物,谱图,附图


1化合物1-7的13CNMR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J]. 林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4(01)
[2]四氢异喹啉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J]. 曾庆东,张万萍,程鹏,李文军,鲁振浩,彭杨,朱必敏,余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3]有机电化学合成简谈[J]. 王欢,陆嘉星.  电化学. 2011(04)
[4]交叉脱氢偶联反应[J]. 郭兴伟,李志平,李朝军.  化学进展. 2010(07)
[5]抗肿瘤活性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全合成研究进展[J]. 廖祥伟,董文芳,刘伟,陈世智,刘站柱.  有机化学. 2010(03)
[6]有机电化学的发展史[J]. 汪丰云.  化学教育. 2001(Z1)
[7]有机电合成的理论与应用[J]. 卢星河.  精细化工. 2000(S1)
[8]“绿色技术”给有机电化学发展带来第二个春天[J]. 文曜.  化工之友. 2000(01)
[9]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J]. 郁敏,华维一,彭司勋.  药学学报. 1995(02)

博士论文
[1]吲哚类和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周福生.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3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263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