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框架:Ⅰ/Ⅱ/Ⅲ类途径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28 08:06
  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是国内医疗界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对于这种联用所带来的中西药相互作用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文献报道和学术意见,但大多关注某些具体因素,而始终缺少框架性的认识,影响了临床合理性评价。实际上,临床治疗实践中药物相互作用的推断思路更为广泛和实际,且强调全局观念。基于此,该文系统梳理现有资料和大量实例,切入发生学背景(相互作用发生的环境和作用方式),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纲领性地分为三大类重要且相互独立的途径。其中,"Ⅰ类途径"定义为体内或体外直接接触后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例如中西药物注射剂的联用(体外作用)、溴化物与含朱砂中药的联用(体内作用),此类相互作用的评估方法可能是广义酸碱反应理论。"Ⅱ类途径"定义为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为中间媒介的相互作用,例如活胃胶囊与阿司匹林的联用(吸收环节)、含香豆素类中药与甲磺丁脲的联用(分布环节)、甘草与苯巴比妥的联用(代谢环节)、山楂与呋喃妥因的联用(排泄环节),现有药代动力学理论可作为此类途径的评估方法。"Ⅲ类途径"定义为通过药理效应或生物学通路的协同或拮抗产生的相互作用,例如丹参与华法林的联用(协同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6,41(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梳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复杂现状,提出Ⅰ / Ⅱ / Ⅲ类相互作用途径
2 “Ⅰ类途径”的定义、案例与合理性评价框架
    2.1体外相互作用
    2.2体内相互作用
    2.3合理性评价框架
3 “Ⅱ类途径”的定义、案例与合理性评价框架
    3.1药物吸收环节的相互作用
    3.2药物分布环节的相互作用
    3.3药物代谢环节的相互作用
    3.4药物排泄环节的相互作用
    3.5合理性评价框架
4 “Ⅲ类途径”的定义、案例与合理性评价框架
    4.1中西药物协同作用
    4.2中西药物拮抗作用
    4.3合理性评价框架
5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药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J]. 赫记超,周芳,张经纬,颜婷婷,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04)
[2]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探讨及预防措施[J]. 谭子方,郭福,张万宝,赵维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11)
[3]传统药物对西药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与探索[J]. 甄亚钦,孔德志,任雷鸣.  药学学报. 2014(02)
[4]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J]. 吴永新,张利侠,张勇,封小娜.  北方药学. 2013(05)
[5]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J]. 易丹,罗晓波,陆向红,罗圣平,周于禄.  中国药物警戒. 2013(02)
[6]中药影响华法林作用的研究进展[J]. 陈成,唐靖一.  吉林中医药. 2012(08)
[7]我院中医门诊患者中药与西药联用情况调查[J]. 王令,程华军.  中国药房. 2010(16)
[8]116张不合理中西药配伍处方分析[J]. 马瑜红,黄川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18)
[9]华法林和中药丹参、人参等的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韩贵俊,汤素芹.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7(05)
[10]中成药中所含西药成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白秋江,郑敏,赵军,李岩峰.  中成药. 2007(05)



本文编号:3368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68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