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樟醇抗红色毛癣菌机理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20:43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是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可引起人类皮肤、指甲、毛发的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临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烯丙胺类和唑类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由于真菌感染的高复发性,治疗效果降低。目前新的治疗药物几近处于停滞的状态,而真菌耐药性问题却日趋严重,故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芳樟醇来源于天然产物,是广泛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的单萜醇,具有抗焦虑、抗炎、抗惊厥、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我们将芳樟醇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T.rubrum的抗菌作用及抗菌机理,为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芳樟醇对T.rubrum的抗菌作用及抗菌机理;以豚鼠感染模型为基础评价芳樟醇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芳樟醇的抗真菌机制及基于芳樟醇抗真菌药物的研发。研究方法:(1)芳樟醇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利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芳樟醇对T.rubrum、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引言
1.1 皮肤癣菌的流行病学
1.2 皮肤癣菌的致病机制
1.3 抗真菌药物研究现状
1.3.1 抗真菌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1.3.2 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1.4 精油的抗菌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芳樟醇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剂配制
2.1.5 菌悬液的制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芳樟醇抗真菌实验
2.2.2 芳樟醇对T.rubrum最小抑菌浓度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芳樟醇滤纸片扩散实验结果
2.3.2 芳樟醇对T.rubrum最小抑菌浓度
2.4 结果与讨论
3 芳樟醇对T.rubrum抗菌机理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试剂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形态的影响
3.2.2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径向生长影响
3.2.3 T.rubrum体外感染指甲模型建立及芳樟醇抑菌评价
3.2.4 芳樟醇对T.rubrum孢子的萌发影响
3.2.5 芳樟醇对T.rubrum细胞膜通透性影响
3.2.6 透射电镜观察芳樟醇对T.rubrum超微结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
3.3.2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径向生长抑制结果
3.3.3 芳樟醇对指甲感染模型抑菌效果评价
3.3.4 芳樟醇抑制T.rubrum孢子的萌发结果
3.3.5 芳樟醇改变T.rubrum细胞膜通透性结果
3.3.6 芳樟醇对T.rubrum超微结构影响结果
3.4 结果讨论
4 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药效评价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试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芳樟醇凝胶剂制备实验
4.2.2 豚鼠感染模型的构建及药效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芳樟醇凝胶剂配方筛选结果
4.3.2 豚鼠感染模型的构建及治疗结果
4.4 结果与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多中心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J]. 王爱平,余进,万喆,李福秋,曾敬思,刘维达,章强强,郝飞,冉玉平,席丽艳,赖维,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04)
[2]芳樟醇R-和S-对映异构单体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胡小刚,陈剑鸿,夏培元,黄明春,冯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19)
[3]皮肤癣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肖媛媛,王爱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01)
博士论文
[1]须癣毛癣菌角蛋白酶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D]. 赵小东.第四军医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土槿皮黄柏汤联合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水疱型足癣临床效果观察[D]. 胡瑾瑾.郑州大学 2016
[2]苦梅散熏洗治疗趾间糜烂型足癣(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祁亚慧.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3]股癣的传播途径研究[D]. 韩赛楠.兰州大学 2013
[4]青岛地区体股癣病原学与易感因素研究[D]. 高琳琳.青岛大学 2012
[5]中药成份配方“皮癣净”凝胶剂的研制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D]. 吴长龙.四川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2411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引言
1.1 皮肤癣菌的流行病学
1.2 皮肤癣菌的致病机制
1.3 抗真菌药物研究现状
1.3.1 抗真菌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1.3.2 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1.4 精油的抗菌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芳樟醇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剂配制
2.1.5 菌悬液的制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芳樟醇抗真菌实验
2.2.2 芳樟醇对T.rubrum最小抑菌浓度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芳樟醇滤纸片扩散实验结果
2.3.2 芳樟醇对T.rubrum最小抑菌浓度
2.4 结果与讨论
3 芳樟醇对T.rubrum抗菌机理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试剂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形态的影响
3.2.2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径向生长影响
3.2.3 T.rubrum体外感染指甲模型建立及芳樟醇抑菌评价
3.2.4 芳樟醇对T.rubrum孢子的萌发影响
3.2.5 芳樟醇对T.rubrum细胞膜通透性影响
3.2.6 透射电镜观察芳樟醇对T.rubrum超微结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
3.3.2 芳樟醇对T.rubrum菌丝径向生长抑制结果
3.3.3 芳樟醇对指甲感染模型抑菌效果评价
3.3.4 芳樟醇抑制T.rubrum孢子的萌发结果
3.3.5 芳樟醇改变T.rubrum细胞膜通透性结果
3.3.6 芳樟醇对T.rubrum超微结构影响结果
3.4 结果讨论
4 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药效评价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试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芳樟醇凝胶剂制备实验
4.2.2 豚鼠感染模型的构建及药效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芳樟醇凝胶剂配方筛选结果
4.3.2 豚鼠感染模型的构建及治疗结果
4.4 结果与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多中心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J]. 王爱平,余进,万喆,李福秋,曾敬思,刘维达,章强强,郝飞,冉玉平,席丽艳,赖维,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04)
[2]芳樟醇R-和S-对映异构单体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胡小刚,陈剑鸿,夏培元,黄明春,冯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19)
[3]皮肤癣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肖媛媛,王爱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01)
博士论文
[1]须癣毛癣菌角蛋白酶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D]. 赵小东.第四军医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土槿皮黄柏汤联合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水疱型足癣临床效果观察[D]. 胡瑾瑾.郑州大学 2016
[2]苦梅散熏洗治疗趾间糜烂型足癣(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祁亚慧.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3]股癣的传播途径研究[D]. 韩赛楠.兰州大学 2013
[4]青岛地区体股癣病原学与易感因素研究[D]. 高琳琳.青岛大学 2012
[5]中药成份配方“皮癣净”凝胶剂的研制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D]. 吴长龙.四川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2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5124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