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24 12:35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特点、防治措施及相关循证依据,为临床治疗决策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心脏毒性""肿瘤""癌症""靶向治疗""化疗""Cardiotoxicity""Tumour""Cancer""Target therapy""Chemotherapy"等为关键词,在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9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致心脏毒性常见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为对象,就其致心脏毒性的特点、防治措施及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汇总。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256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主要以左室功能障碍(LVD)和心力衰竭(HF)为主,主要代表药物为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其中,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多为Ⅰ型(不可逆),与药物累积剂量以及患者年龄、心脏病史、心脏部位高剂量放疗、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多为Ⅱ型(可逆),虽与药物累积剂量无关,但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LVD病史、高血压、心脏放疗史及与蒽环类药物联用等因素有关。此外,血管生长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所致的...
【文章来源】:中国药房. 2020,3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定义和特点
1.1 蒽环类药物
1.2 氟尿嘧啶类药物
1.3 紫杉烷类、烷化剂、铂类药物
1.4 靶向制剂
1.4.1 HER-2抑制剂
1.4.2 血管生长抑制剂
2 防治措施
2.1 高风险因素的评估和识别
2.1.1 高风险人群的定义
2.1.2 识别和评估方法
2.2 治疗前高风险人群的预防和保护性策略
2.2.1 蒽环类的心脏保护剂及证据
2.2.2 曲妥珠单抗的心脏保护剂及证据
2.3 心脏毒性的治疗
2.4 抗肿瘤治疗完成后的心脏毒性监测和评估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心动图评价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汪羚利,陈少敏,李昭屏.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05)
[2]1990年与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研究[J]. 刘江美,刘韫宁,王黎君,殷鹏,刘世炜,由金玲,曾新颖,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04)
[3]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J]. 马军,秦叔逵,沈志祥.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0)
[4]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机制研究进展[J]. 孙习鹏,万丽丽,郭澄. 中国药房. 2010(09)
本文编号:3550496
【文章来源】:中国药房. 2020,3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定义和特点
1.1 蒽环类药物
1.2 氟尿嘧啶类药物
1.3 紫杉烷类、烷化剂、铂类药物
1.4 靶向制剂
1.4.1 HER-2抑制剂
1.4.2 血管生长抑制剂
2 防治措施
2.1 高风险因素的评估和识别
2.1.1 高风险人群的定义
2.1.2 识别和评估方法
2.2 治疗前高风险人群的预防和保护性策略
2.2.1 蒽环类的心脏保护剂及证据
2.2.2 曲妥珠单抗的心脏保护剂及证据
2.3 心脏毒性的治疗
2.4 抗肿瘤治疗完成后的心脏毒性监测和评估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声心动图评价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汪羚利,陈少敏,李昭屏.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05)
[2]1990年与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研究[J]. 刘江美,刘韫宁,王黎君,殷鹏,刘世炜,由金玲,曾新颖,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04)
[3]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J]. 马军,秦叔逵,沈志祥.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0)
[4]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机制研究进展[J]. 孙习鹏,万丽丽,郭澄. 中国药房. 2010(09)
本文编号:3550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5504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