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喹诺酮信号分子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和毒力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7 01:34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isa,PA)是一种条件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的皮肤、呼吸道及肠道中,主要引起通风性呼吸道感染、烧伤性继发性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病人的继发性肺炎及全身系统的感染,是临床常见的耐药菌之一。目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较高,再加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症状较严重,进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困难。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多种急性和慢性感染与其活性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毒力因子活性越强,引起的感染症状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PA的毒力因子受四个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即以高丝氨酸内酯为信号分子的las系统,rhl系统,以喹诺酮类为信号分子的pqs系统及iqs系统的调控,四个系统对毒力因子的调控机制相互影响,交叉复杂,子系统间存在级联调节机制。喹诺酮信号分子(Pseudomonas quinolone signal,PQS)是pqs系统中多功能且至关重要的信号分子,它参与各种毒力因子的调控、细菌的菌群密度、营养物质的运输如Fe3+、抗生素敏感性、膜囊泡的形成,以及对宿主免疫系...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MIC随诱导时间变化的趋势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外源性 PQS 不同诱导方案下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生素的敏结合表 1-6,1-7 的结果以及方法部分药敏结果的判定标准,对所有菌果进行分析(见图 1-2),可看出外源性 PQS 不同诱导方案处理前后实验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物的敏感率均为 100%。率
PQS10μM 36.40±16.47 36.75±16.32 39.84±16.58 40.140μM** 36.40±16.47 38.25±15.56 43.32±15.66 40.280μM 36.40±16.47 38.39±16.53 38.00±14.68 31.4合计 36.40±16.47 37.80±15.70 40.39±15.37 37.2“**”表示在该诱导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数据具有很显著的统计表 2-4 外源性 PQS 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泳Table2-4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induced schemes of exogenous PQS on诱导药物诱导浓度泳动变化量1-0 3-0 PQS 10μM 0.356±1.483 3.443±4.885 40μM 1.854±4.097 6.927±5.738 80μM 1.997±2.611 1.608±5.003 合计 1.402±2.946 3.992±5.5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医院2014-2017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分析[J]. 张曼,牟霞,徐艳,杨廷秀,胡方芳,杨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01)
[2]鉴定cyclic di-GMP效应蛋白:高通量筛选策略与实验验证方法[J]. 程寿廷,王芳芳,钱韦. 生物工程学报. 2017(09)
[3]2005-2014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5种重要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J]. 胡付品,F.-P.Hu,Y.Guo,D.-M.Zhu,F.Wang,X.-F.Jiang,Y.-C.Xu,X.-J.Zhang,C.-X.Zhang,P.Ji,Y.Xie,M.Kang,C.-Q.Wang,A.-M.Wang,Y.-H.Xu,J.-L.Shen,Z.-Y.Sun,Z.-J.Chen,Y.-X.Ni,J.-Y.Sun,Y.-Z.Chu,S.-F.Tian,Z.-D.Hu,J.-Li,Y.-S.Yu,J.Lin,B.Shan,Y.Du,Y.Han,S.Guo,L.-H.Wei,L.Wu,H.Zhang,J.Kong,Y.-J.Hu,X.-M.Ai,C.Zhuo,D.-H.Su,Q.Yang,B.Jia,W.Huang.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01)
[4]微生物合成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 杜瑾,郝建安,张晓青,王静,张雨山.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04)
[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J]. 陈茶,林冬玲,李有强,张妮,袁慧,曾建明,张伟铮,黄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21)
[6]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张敏,朱小燕,黄文智.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05)
[7]美罗培南对las/rhl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早期生物膜的作用[J]. 刘晓岚,宋志军,吴红,王立赞,陈一强,孔晋亮,王恒壮. 中国药学杂志. 2009(23)
[8]铜绿假单胞菌中Ⅲ型分泌系统受Rhl和PQS群体感应系统调节[J]. 孔伟娜,梁海华,沈立新,段康民. 微生物学报. 2009(09)
[9]绿脓菌素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作用[J]. 柴文戍,陈佰义. 国际呼吸杂志. 2007 (23)
博士论文
[1]Las密度感知系统调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产酶基因表达的研究[D]. 赵京明.山东大学 2014
[2]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因子抑制剂及喹诺酮信号分子介导的调节途径研究[D]. 郭俏.西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环丙沙星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QS基因调控影响的研究[D]. 高雅婷.山西医科大学 2018
[2]氟喹诺酮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及耐药机制研究[D]. 张智琪.山西医科大学 2018
[3]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分析及QS系统对毒力因子影响的探讨[D]. 李晓霞.山西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1501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MIC随诱导时间变化的趋势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外源性 PQS 不同诱导方案下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生素的敏结合表 1-6,1-7 的结果以及方法部分药敏结果的判定标准,对所有菌果进行分析(见图 1-2),可看出外源性 PQS 不同诱导方案处理前后实验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物的敏感率均为 100%。率
PQS10μM 36.40±16.47 36.75±16.32 39.84±16.58 40.140μM** 36.40±16.47 38.25±15.56 43.32±15.66 40.280μM 36.40±16.47 38.39±16.53 38.00±14.68 31.4合计 36.40±16.47 37.80±15.70 40.39±15.37 37.2“**”表示在该诱导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数据具有很显著的统计表 2-4 外源性 PQS 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泳Table2-4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induced schemes of exogenous PQS on诱导药物诱导浓度泳动变化量1-0 3-0 PQS 10μM 0.356±1.483 3.443±4.885 40μM 1.854±4.097 6.927±5.738 80μM 1.997±2.611 1.608±5.003 合计 1.402±2.946 3.992±5.5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医院2014-2017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分析[J]. 张曼,牟霞,徐艳,杨廷秀,胡方芳,杨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01)
[2]鉴定cyclic di-GMP效应蛋白:高通量筛选策略与实验验证方法[J]. 程寿廷,王芳芳,钱韦. 生物工程学报. 2017(09)
[3]2005-2014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5种重要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J]. 胡付品,F.-P.Hu,Y.Guo,D.-M.Zhu,F.Wang,X.-F.Jiang,Y.-C.Xu,X.-J.Zhang,C.-X.Zhang,P.Ji,Y.Xie,M.Kang,C.-Q.Wang,A.-M.Wang,Y.-H.Xu,J.-L.Shen,Z.-Y.Sun,Z.-J.Chen,Y.-X.Ni,J.-Y.Sun,Y.-Z.Chu,S.-F.Tian,Z.-D.Hu,J.-Li,Y.-S.Yu,J.Lin,B.Shan,Y.Du,Y.Han,S.Guo,L.-H.Wei,L.Wu,H.Zhang,J.Kong,Y.-J.Hu,X.-M.Ai,C.Zhuo,D.-H.Su,Q.Yang,B.Jia,W.Huang.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01)
[4]微生物合成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 杜瑾,郝建安,张晓青,王静,张雨山.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04)
[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J]. 陈茶,林冬玲,李有强,张妮,袁慧,曾建明,张伟铮,黄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21)
[6]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张敏,朱小燕,黄文智.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05)
[7]美罗培南对las/rhl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早期生物膜的作用[J]. 刘晓岚,宋志军,吴红,王立赞,陈一强,孔晋亮,王恒壮. 中国药学杂志. 2009(23)
[8]铜绿假单胞菌中Ⅲ型分泌系统受Rhl和PQS群体感应系统调节[J]. 孔伟娜,梁海华,沈立新,段康民. 微生物学报. 2009(09)
[9]绿脓菌素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作用[J]. 柴文戍,陈佰义. 国际呼吸杂志. 2007 (23)
博士论文
[1]Las密度感知系统调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产酶基因表达的研究[D]. 赵京明.山东大学 2014
[2]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因子抑制剂及喹诺酮信号分子介导的调节途径研究[D]. 郭俏.西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环丙沙星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QS基因调控影响的研究[D]. 高雅婷.山西医科大学 2018
[2]氟喹诺酮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及耐药机制研究[D]. 张智琪.山西医科大学 2018
[3]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分析及QS系统对毒力因子影响的探讨[D]. 李晓霞.山西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1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6115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