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醌通过上调CD36和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23:55
多氯联苯(PCBs)是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根据先前的流行病学报告,人们普遍认为PCBs暴露与动脉粥样硬化高度相关,但是,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并缺乏相应的机制研究。尽管多氯联苯很容易被代谢,但是关于其代谢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的信息很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一种醌型PCB代谢产物,即2,3,5-三氯-6-苯基-[1,4]-苯醌(PCB29-pQ),对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与脂质代谢有关的全身性疾病,由它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一些欧美国家,它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血管动脉管壁,并沉积于血管内膜形成粥样化斑块,导致动脉增厚、变硬,最后导致斑块破裂。所以,研究AS的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多氯联苯的代谢产物,多氯联苯醌(PCB29-pQ)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和上调CD36诱导内质网应激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具体作用机制。第一部分:该部分旨在研究PCB29-pQ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形成。我们探讨了 2,3,5-三氯-6-苯基-[1,4]-苯醌(PC...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氯联苯
1.2.1 多氯联苯的结构和性质
1.2.2 多氯联苯的暴露与环境污染现状
1.2.3 多氯联苯的暴露与毒性
1.2.4 多氯联苯的代谢
1.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1.3.1 巨噬细胞泡沫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1.3.2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1.3.3 程序性坏死与动脉粥样硬化
1.3.4 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1.4 多氯联苯与动脉粥样硬化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PCB29-pQ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细胞株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的培养与处理
2.3.2 Western Blot实验
2.3.3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蛋白定量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3.5 油红O染色
2.3.6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的比例(CE/TC)检测
2.3.7 活性氧(ROS)检测
2.3.8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检测
2.3.9 丙二醛(MDA)检测
2.3.10 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JC-1
2.3.11 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检测
2.3.12 碘化吡啶(PI)染色实验
2.3.1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0 PCB29-pQ通过诱导RAW264.7细胞中脂质积累形成泡沫细胞
2.4.1 PCB29-pQ诱导了RAW264.7细胞中TC,TG,FC以及CE水平的升高
2.4.2 PCB29-pQ通过调节胆固醇摄取和流出通路实现RAW267.4细胞中脂质积累
2.4.3 PCB29-pQ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2.4.4 PCB29-pQ诱导RAW267.4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
2.4.5 PCB29-pQ通过RIPK1/3-MLKL通路诱导RAW267.4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
2.4.6 PCB29-pQ通过ROS依赖促进RAW264.7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泡沫化
2.5 讨论
第三章 PCB29-pQ通过CD36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发生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细胞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与处理
3.3.2 细胞siRNA转染A
3.3.3 Western Blot实验
3.3.4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3.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3.6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的比例(CE/TC)检测
3.3.7 丙二醛(MDA)检测
3.3.8 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
3.3.9 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检测
3.3.10 碘化吡啶(PI)染色实验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PCB29-pQ通过CD36促进RAW264.7细胞脂质的积累
3.4.2 PCB29-pQ通过CD36诱导了RAW264.7细胞中TC,TG,FC以及CE水平的升高
3.4.3 PCB29-pQ促进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
3.4.4 PCB29-pQ通过CD36促进RAW264.7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
3.4.5 PCB29-pQ通过CD36促进RAW264.7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
3.5 讨论
第四章 PCB29-pQ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与PCB29-pQ的暴露
4.3.2 小鼠取材
4.3.3 Western Blot实验
4.3.4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4.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3.6 HE染色
4.3.7 免疫荧光组化
4.3.8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PCB29-pQ诱导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4.2 PCB29-pQ诱导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CD36的表达
4.4.3 PCB29-pQ诱导ApoE~(-/-)小鼠脂质的积累
4.4.4 PCB29-pQ诱导ApoE~(-/-)小鼠炎症因子的释放
4.5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nhancement of human ACAT1 gene expression to promote the macrophage-derived foam cell formation by dexamethasone[J]. Li YANG, Jin Bo YANG, Jia CHEN, Guang Yao YU, Pei ZHOU, Lei LEI, Zhen Zhen WANG, Catherine CY CHANG, XinYing YANG, Ta Yuan CHANG, Bo Liang L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20 Yueyang Road Shanghai 200031, China.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Hanover, NH 03756; USA.. Cell Research. 2004(04)
本文编号:3720905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氯联苯
1.2.1 多氯联苯的结构和性质
1.2.2 多氯联苯的暴露与环境污染现状
1.2.3 多氯联苯的暴露与毒性
1.2.4 多氯联苯的代谢
1.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1.3.1 巨噬细胞泡沫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1.3.2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1.3.3 程序性坏死与动脉粥样硬化
1.3.4 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1.4 多氯联苯与动脉粥样硬化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PCB29-pQ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细胞株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的培养与处理
2.3.2 Western Blot实验
2.3.3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蛋白定量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3.5 油红O染色
2.3.6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的比例(CE/TC)检测
2.3.7 活性氧(ROS)检测
2.3.8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检测
2.3.9 丙二醛(MDA)检测
2.3.10 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JC-1
2.3.11 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检测
2.3.12 碘化吡啶(PI)染色实验
2.3.1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0 PCB29-pQ通过诱导RAW264.7细胞中脂质积累形成泡沫细胞
2.4.1 PCB29-pQ诱导了RAW264.7细胞中TC,TG,FC以及CE水平的升高
2.4.2 PCB29-pQ通过调节胆固醇摄取和流出通路实现RAW267.4细胞中脂质积累
2.4.3 PCB29-pQ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2.4.4 PCB29-pQ诱导RAW267.4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
2.4.5 PCB29-pQ通过RIPK1/3-MLKL通路诱导RAW267.4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
2.4.6 PCB29-pQ通过ROS依赖促进RAW264.7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泡沫化
2.5 讨论
第三章 PCB29-pQ通过CD36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发生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细胞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与处理
3.3.2 细胞siRNA转染A
3.3.3 Western Blot实验
3.3.4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3.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3.6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的比例(CE/TC)检测
3.3.7 丙二醛(MDA)检测
3.3.8 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
3.3.9 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检测
3.3.10 碘化吡啶(PI)染色实验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PCB29-pQ通过CD36促进RAW264.7细胞脂质的积累
3.4.2 PCB29-pQ通过CD36诱导了RAW264.7细胞中TC,TG,FC以及CE水平的升高
3.4.3 PCB29-pQ促进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
3.4.4 PCB29-pQ通过CD36促进RAW264.7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
3.4.5 PCB29-pQ通过CD36促进RAW264.7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
3.5 讨论
第四章 PCB29-pQ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与PCB29-pQ的暴露
4.3.2 小鼠取材
4.3.3 Western Blot实验
4.3.4 细胞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4.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3.6 HE染色
4.3.7 免疫荧光组化
4.3.8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PCB29-pQ诱导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4.2 PCB29-pQ诱导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CD36的表达
4.4.3 PCB29-pQ诱导ApoE~(-/-)小鼠脂质的积累
4.4.4 PCB29-pQ诱导ApoE~(-/-)小鼠炎症因子的释放
4.5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nhancement of human ACAT1 gene expression to promote the macrophage-derived foam cell formation by dexamethasone[J]. Li YANG, Jin Bo YANG, Jia CHEN, Guang Yao YU, Pei ZHOU, Lei LEI, Zhen Zhen WANG, Catherine CY CHANG, XinYing YANG, Ta Yuan CHANG, Bo Liang L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20 Yueyang Road Shanghai 200031, China.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Hanover, NH 03756; USA.. Cell Research. 2004(04)
本文编号:3720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209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