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喹诺酮类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后对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2:04

  本文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后对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用喹诺酮类药物对PA进行诱导,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氧氟沙星四种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后PA的MIC值变化;测定对PA进行二次诱导八代后其毒力因子表达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从而解释喹诺酮类药物对PA的PQS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筛选来自临床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18株,都经过VITEK-2细菌鉴定仪重新鉴定;标准菌株PAO1株和QS系统双缺陷标准菌株PAOJP1株,共20株。(1)诱导前MIC值的测定: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多点接种仪测定菌株的MIC值,S、I、R判断标准依据CLSI(2013版);(2)用PA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氧氟沙星的0.5倍MIC值一次诱导培养四代后,MIC值的测定: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多点接种仪测定0.5倍MIC值一次诱导后菌株的MIC值,记录其变化;(3)用上述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PA进行0.5倍MIC二次诱导培养四代后,MIC值的测定:同(2);(4)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PA进行二次诱导八代后其毒力因子的变化:包括弹性蛋白酶活性测定、绿脓菌素活性测定和鞭毛泳动能力的测定;(5)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PA进行二次诱导八代后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利用平板法制备生物膜、染色法建立生物膜,结合酶标仪测定570nm波长处的A来定量分析PA生物膜形成能力;(6)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检测结果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两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1)诱导前菌株的MIC值结果: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最高,为77.78%;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次之,为66.67%;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1.11%;莫西沙星虽无判断标准,但是依据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折点标准,计算出为38.89%。(2)0.5倍MIC值一次诱导培养四代后菌株的MIC值变化:与诱导前相比,环丙沙星诱导后原来敏感的12株细菌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株菌变化的最明显,MIC值升高了8倍;左氧氟沙星诱导后原来敏感的12株细菌的MIC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1株菌的MIC值甚至升高了64倍;莫西沙星诱导后原来敏感的12株细菌的MIC值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6株菌变化的最明显,MIC值升高了8倍;氧氟沙星诱导后原来敏感的12株细菌的MIC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6株菌的MIC值变化的最明显,升高了8倍;原来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非敏感的6株菌中有相同的1株经过诱导后MIC值升高。(3)0.5倍MIC值二次诱导培养四代后菌株的MIC值变化:与0.5倍MIC一次诱导培养四代后的结果相比,经过环丙沙星二次诱导后原来MIC值升高的菌株其MIC仍升高,而原来MIC未变的菌株中有3株二次诱导后MIC值升高;经过左氧氟沙星二次诱导后除1株菌对左氧氟沙星的MIC值未变外,原来MIC值升高的菌株的MIC值仍升高;经过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二次诱导后原来MIC值升高的菌株其MIC仍升高,而原来MIC未变的菌株诱导后MIC值仍未变。(4)弹性蛋白酶活性测定:相较诱导前,环丙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6株的OD值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2.00升高到了3.10;左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3株的OD值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OD值由诱导前的1.60升高到了3.00;莫西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5株的OD值升高,其中2株升高的最明显,OD值升高了1.00个单位;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OD值升高,其中2株升高的最明显,OD值升高了0.80个单位;绿脓菌素活性测定:相较诱导前,环丙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5株的OD值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0.11升高到了0.21;左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OD值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0.11升高到了0.29;莫西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OD值升高,其中3株升高的最明显,OD值升高了0.15个单位;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OD值升高,其中5株升高的最明显,OD值升高了0.08个单位;鞭毛泳动能力:相较诱导前,环丙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7株的d值变大,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直径由诱导前的3.80cm升高到了5.70cm;左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d值变大,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直径由诱导前的3.80cm升高到了5.10cm;莫西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5株的d值变大,其中3株升高的最明显,直径均变大了1.40cm;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5株的d值变大,其中4株升高的最明显,直径均变大了1.00cm;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5)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相较诱导前,环丙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6株的A570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0.72升高到了1.82;左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A570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0.72升高到了2.43;莫西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4株的A570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0.72升高到了1.82;氧氟沙星诱导后,18株细菌中13株的A570升高,其中1株升高的最明显,由诱导前的0.72升高到了1.82;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用低于MIC值浓度的喹诺酮类药物对PA分别进行二次诱导各四代后,与诱导前相比:原先敏感菌株的MIC值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升高,有的甚至发生耐药;而原先非敏感的菌株,其MIC值却几乎无变化。这提示:临床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PA引起的感染时,切勿反复重复使用,否则会诱发耐药菌的产生。2、用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后,PA的毒力因子表达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增强,从而推测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作为外加PQS信号分子参与了生物膜的形成。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PQS信号系统 喹诺酮类药物 诱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3-15
  • 前言15-17
  • 第一部分 测定喹诺酮类药物诱导菌株前、后MIC值的变化17-30
  • 1 材料与方法17-20
  • 1.1 材料17-18
  • 1.2 方法18-20
  • 2 结果20-27
  • 2.1 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种药物的MIC20-22
  • 2.2 一次 0.5 倍MIC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后MIC测定22-24
  • 2.3 二次 0.5 倍MIC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后MIC测定24-27
  • 3 讨论27-29
  • 3.1 PA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27-28
  • 3.2 PA被诱导后的影响28-29
  • 4 结论29-30
  • 4.1 PA诱导前、后MIC变化29
  • 4.2 临床提示29-30
  • 第二部分 测定诱导前、后菌株毒力因子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30-53
  • 1 材料与方法30-34
  • 1.1 材料30-31
  • 1.2 方法31-34
  • 2 结果34-50
  • 2.1 弹性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对比34-37
  • 2.2 绿脓菌素活性测定结果对比37-41
  • 2.3 鞭毛泳动能力测定结果对比41-45
  • 2.4 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结果对比45-50
  • 3 讨论50-52
  • 3.1 PA毒力因子作用50
  • 3.2 PA生物膜作用50-52
  • 4 结论52-53
  • 4.1 PA诱导前、后毒力因子和生物膜作用52
  • 4.2 研究拓展52-53
  • 参考文献53-55
  • 综述55-58
  • 参考文献57-58
  • 致谢58-59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59-60
  • 个人简历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黔宁,王伟平,张仙森;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姝云;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Quorum Sensing系统编码基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后对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2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