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三种海洋生物抗胶质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7:00

  本文关键词:三种海洋生物抗胶质瘤活性成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胶质瘤是最常见和最恶性的脑肿瘤。包括替莫唑胺在内的现有抗胶质瘤药大多是以细胞毒为原理的烷化剂,不能满足胶质瘤治疗的需求,迫切需要研发抗胶质瘤新药物。海洋天然活性物质是抗肿瘤新药或先导化合物发现的源泉。本论文研究了海滩湿地耐盐碱植物碱菀(Tripolium vulgare Nees)和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的共生菌HZP-2216E和HZS菌株的化学成分及它们的抗胶质瘤活性。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这三种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了22个化合物。通过NMR波谱、高分辨质谱、ECD谱和13C NMR谱理论计算等多种方法,鉴定了其中的21个化合物,发现了四个新化合物:碱菀酯A(tripolinolateA)、Bafilomycin 2216E、Streptoarylpyrazole A和Streptopertusacin A。 Streptopertusacin A是具有新碳骨架结构的3-吡啶丙酸衍生物,含有一个独特稀少的硫氧桥五元环。生物活性测试表明21个化合物中的9个对多种不同的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都有活性,包括活性强的新化合物碱菀酯A和Bafilomycin2216E。对活性物质碱菀酯A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碱菀酯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还首次建立了化学方法制备碱菀酯A及19个类似物包括9个新化合物,并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的关系。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海洋天然抗胶质瘤活性物质的资源库,碱菀酯A作为抗胶质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胶质瘤 碱菀(Tripolium vulgare) 菌株Streptomyces sp.HZP-2216E 菌株HZS 碱菀酯A(Tripolinolate A) 碱菀酯A及类似物的制备 Bafilomycin2216E Streptoarylpyrazole A Streptopertusacin A 肿瘤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凋亡及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4;R9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1 引言(绪论)13-18
  • 1.1 胶质瘤及其治疗现状和相关研究13-14
  • 1.2 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是新药开发的巨大资源14-15
  • 1.3 海洋来源的抗胶质瘤天然产物研究15-17
  • 1.3.1 海洋无脊椎动物来源的抗胶质瘤天然产物研究15
  • 1.3.2 海洋植物来源的抗胶质瘤天然产物研究15-16
  • 1.3.3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抗胶质瘤天然产物研究16-17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8
  • 2 植物碱菀(Tripolium vulgare Nees)、海洋细菌Streptomyces sp.HZP-2216E和HZS的化学成分研究18-50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18-20
  • 2.1.1 实验仪器18-19
  • 2.1.2 实验材料19
  • 2.1.3 培养基19-20
  • 2.2 碱菀化学成分的研究及碱菀酯A类似物的合成和研究20-34
  • 2.2.1 碱菀的来源与鉴定20
  • 2.2.2 碱菀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20-21
  • 2.2.3 碱菀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21-23
  • 2.2.4 碱菀酯A及它的类似物合成23-34
  • 2.3 菌株Streptomyces sp.HZP-2216E化学成分的研究34-47
  • 2.3.1 孔石莼(Ulva pertusa)的来源与鉴定34
  • 2.3.2 Streptomyces sp.HZP-2216E的分离与鉴定34-36
  • 2.3.3 Streptomyces sp.HZP-2216E的培养36-37
  • 2.3.4 Streptomyces sp.HZP-2216E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37-38
  • 2.3.5 Streptomyces sp.HZP-2216E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38-47
  • 2.4 菌株HZS化学成分的研究47-50
  • 2.4.1 菌株HZS的获得47
  • 2.4.2 HZS的培养47
  • 2.4.3 HZS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47-49
  • 2.4.4 HZS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49-50
  • 3 碱菀(Tripolium vulgare Nees)和Streptomyces sp.HZP-2216E的化学成分的抗胶质瘤活性研究50-61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50-51
  • 3.1.1 实验仪器50-51
  • 3.1.2 实验材料51
  • 3.2 主要试液的配制51-52
  • 3.2.1 细胞培养的试液51-52
  • 3.2.2 体外活性实验的试液52
  • 3.3 实验方法52-55
  • 3.3.1 细胞培养52-53
  • 3.3.2 SRB法测定化合物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53
  • 3.3.3 DAPI/PI双染色荧光显微镜定性检测化合物对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坏死作用53-54
  • 3.3.4 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化合物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作用54
  • 3.3.5 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对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54-55
  • 3.4 碱菀和Streptomyces sp.HZP-2216E的化学成分对肿瘤特别是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55-58
  • 3.4.1 SRB法测定碱菀的化学成分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55-56
  • 3.4.2 SRB法测定碱菀酯A类似物在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构效关系56-57
  • 3.4.3 SRB法测定Streptomyces sp.HZP-2216E的化学成分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57-58
  • 3.5 碱菀的化学成分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58-59
  • 3.6 碱菀的化学成分碱菀酯A(1)对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59-61
  • 4 总结61-63
  • 参考文献63-68
  • 作者简历68-70
  • 附录70-1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俊杰;于洪泉;国巍;赵伟;金宏;温娜;齐玲;;西兰花多肽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11期

2 徐俊杰;于洪泉;赵伟;金宏;温娜;齐玲;刘兴吉;;西兰花多肽对C6胶质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3 仝海波,江澄川,唐镇生,金一尊;胶质瘤细胞化学增敏作用实验研究[J];山西临床医药;2000年07期

4 李嗍,王枫,缪珊,骆文静;过量锌对鼠胶质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5 梁一鸣,郭国庆,郑少俊,沈伟哉;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调节[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6 曲元明,韩韬,李桂林,王成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对胶质瘤生长的影响[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黄强,董军;胶质瘤的分子外科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8 叶明,周岱,周幽心,王玮,傅建新,黄煜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表达[J];肿瘤;2002年06期

9 顾宇翔,陈衔城,王宇倩;胶质瘤对亲细胞非均质分子脂质和几种药物敏感性的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0 王成伟 ,刘福生 ,曲元明 ,李桂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抑制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李梅;卢佳友;朱刚;林江凯;孟辉;吴南;陈志;冯华;;脂质微区干扰剂甲基-β-环糊精影响C6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安华;王运杰;Ohlfest JR;Wei Chen;Low WC;;胶质瘤的生物治疗-从实验室到临床[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徐宏;韩杨云;孙中书;李新军;;与胶质瘤代谢通路相关的候选基因筛选[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潘冬生;;多基因修饰胶质瘤细胞疫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俞文华;车志豪;张祖勇;许培源;陆镛民;傅林;朱强;陈锋;杜权;;骨桥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途径[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张震;徐克;;低强度超声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蒋伟峰;高方友;尹浩;;白细胞介素-17及其受体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徐庆生;张小兵;周永庆;;胶质瘤干细胞及其放疗敏感性[A];2011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孔宾;赵世光;刘炳学;陈晓丰;戴钦舜;;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对大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黄强;;胶质瘤生成细胞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衣晓峰 冯宇曦;中药三氧化二砷有望成为治疗胶质瘤新药[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记者 匡远深;让胶质瘤干细胞不再“繁殖”[N];健康报;2011年

3 张献怀 张文;瘤区埋雷 持续杀伤[N];健康报;2007年

4 白毅;人脑胶质瘤基础与应用研究喜结“九大硕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王德江;刘藏;王贵怀;曹勇;王新生;肖新如;交流最新进展 提高诊治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CUL4B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睿;循环miR-221/222在胶质瘤诊断与预后中的价值与基于CED的中枢神经系统给药新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许森林;ALDH1A1在胶质瘤侵袭和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王啸;靶向嵌段共聚物胶束在胶质瘤磁共振成像、药物输送及治疗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廖红展;锌指转录因子SNAI2在miR-203的影响下通过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胶质瘤耐药机制的调节[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潘俊;IRG1促进胶质瘤增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郑传宜;胶质瘤中GLUT3基因异常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调控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徐红超;氩氦冷冻消融联合GM-CSF治疗胶质瘤小鼠的疗效及其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黄素宁;TNFRSF6B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熊伟;GBE1在人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干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胶质瘤细胞趋化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黄俊龙;ADC值与胶质瘤Ki-67、MGMT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明聪;下调Pygo2对U251及U251起源的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徐云峰;胶质瘤干细胞的3D培养及其核酸适体筛选的探索[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静文;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小鼠脑胶质瘤原位模型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洪宇;胶质瘤瘤周水肿、病理级别、Ki-67表达三者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7 姬云翔;磷酸化Cx43蛋白在人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朱峰;OPN的异常表达与胶质瘤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兵;SENP1表达水平对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文华;Slit2/Robo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三种海洋生物抗胶质瘤活性成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2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