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口服药效学评价

发布时间:2025-04-15 04:22
  本论文旨在通过介孔碳材料处理胰岛素,探索胰岛素口服化的可行途径,提高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建立糖尿病患者新型的胰岛素给药方式,避免传统皮下注射所造成的不良反应等危害。1.介孔碳作为口服多肽药动学性能评估本文制备介孔碳纳米材料,再利用介孔碳处理的荧光标记结合多肽FITC-QQMHLMSYAPGP(简称FQ,下同),将碳纳米材料处理的荧光多肽口服给小鼠,观察不同给药途径荧光标记多肽的吸收和组织分布,目的在于解决多肽给药途径的口服化。以葡萄糖、二氧化硅为原料,经溶解、高温煅烧及洗涤后制得介孔碳样品。将介孔碳处理经固相合成的荧光多肽FQ,然后将处理物分为空白对照组、口服荧光多肽组、静脉注射荧光多肽组和口服碳材料处理荧光多肽组,不同组别给药后开始计时,10 min后对动物进行乙醚麻醉、心脏灌流,取出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器官,置于10%的甲醛固定2小时,40%蔗糖脱水2小时,立即制作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分析荧光标记多肽FQ在小鼠组织中分布。结果显示,经灌胃给药10 min后,未经介孔碳纳米材料进行处理的荧光标记多肽组各器官中均未见荧光信号,而经过介孔碳...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制备介孔碳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像

图2-1制备介孔碳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像

从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图2-1)可以看出样品是表面不规则的球体,从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图2-2)可以看到样品具有丰富的孔,说明成功制备介孔碳....


图2-2制备介孔碳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TEM图像

图2-2制备介孔碳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TEM图像

图2-1制备介孔碳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像图2-3制备介孔碳的吸附体积-相对压力图


图2-3制备介孔碳的吸附体积-相对压力图

图2-3制备介孔碳的吸附体积-相对压力图

图2-2制备介孔碳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TEM图像2.2介孔碳纳米材料处理的荧光标记多肽的制备及其口服吸收的药动学实验研究


图2-4未经介孔碳处理的FQ经尾静脉给药10 min后在荷瘤裸鼠体内各大器官、组织的分布(100×)。

图2-4未经介孔碳处理的FQ经尾静脉给药10 min后在荷瘤裸鼠体内各大器官、组织的分布(100×)。

从图2-4~图2-7可见,经介孔碳处理的FQ经灌胃给药后10min内能够于荷瘤裸鼠的心脏和肝脏呈现绿色荧光。而未经介孔碳处理的FQ经尾静脉注射只能于荷瘤裸鼠心脏呈现绿色荧光,经灌胃给药则不能够在上述器官、组织中呈现荧光。图2-5未经介孔碳处理的FQ经灌胃给药10min后在荷瘤....



本文编号:4040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040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