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对紫杉醇增溶作用考察
本文关键词:甘草酸对紫杉醇增溶作用考察
【摘要】:目的:考察甘草酸对紫杉醇溶解度的增溶作用。方法:将不同比例甘草酸和紫杉醇,不同比例乙醇和紫杉醇进行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的浓度;并采用电导率法检测甘草酸-紫杉醇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在乙醇比例为7.5%且甘草酸浓度为10 mmol·L~(-1)时,紫杉醇达到最佳溶解度(823.38±14.41)μg·mL~(-1),较紫杉醇水中溶解度增加约1 000倍(0.67→823μg·mL~(-1)),较紫杉醇在7.5%乙醇液中溶解度增加约100倍(8.51→823μg·mL~(-1))。紫杉醇-甘草酸溶液(含7.5%乙醇)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42 mmol·L-1,证明其在更低浓度下能形成胶束状态。结论:首次发现在甘草酸和低体积分数乙醇的协同作用下,紫杉醇水中溶解度得到有效增加,鉴于甘草酸的两亲性,安全性和一些特殊的药理活性,为制备基于甘草酸为载体的新型紫杉醇制剂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紫杉醇 甘草酸 溶解度 临界胶束浓度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A030313281)
【分类号】:R943
【正文快照】: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一种天然四环二萜类抗肿瘤药,紫杉醇对多种实体瘤具有抗肿瘤活性,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1-2]。这种天然化合物水溶性较差(水中溶解度1μg·mL-1)[3]。紫杉醇具有较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2%)[4],因而在临床上常用静脉注射给药。导致紫杉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明华,曹晨忠,赵立刚,罗娟;用分子自由振动固有频率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J];应用化学;2004年03期
2 于涛;岳金明;丁伟;刘春天;;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J];日用化学工业;2006年05期
3 陈联群;李丽莎;李菊艳;曾平;蓝庭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临界胶束浓度与温度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小知识[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6期
5 Paul Becher;沈延昌;;九、无机化学、物理与胶体化学、物理学、数学——1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化合物,Ⅰ、水溶性醚——醇的临界胶束浓度[J];南药译丛;1961年Z1期
6 翁金锭,戴闽光;电解质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影响的规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7 唐善_g;杨承志;;浊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J];油田化学;1991年01期
8 王文俊,李伯耿,李宝芳,曹X,于在璋;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特性——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5年01期
9 王文俊,李伯耿,李宝芳,曹X,于在璋;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特性——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6年01期
10 龚良发,李汝雄,吕廷海,杨春育,晁建平,张玉喜;电导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J];化学工程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晴;;癸氨基谷氨酸的临界胶束浓度和癸氨基谷氨酸/布洛芬/水体系微球的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宇光;史新元;乔延江;;介观分子动力学方法测定甘草皂苷临界胶束浓度[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丹;李念兵;;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β-环糊精对十二烷基硫酸钠临界胶束浓度影响的新方法[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尚宏利;蒋炳英;王敏;谢家庆;;金属盐对表面活性剂CTAB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5 宋利;林翠英;姜蓉;赵剑曦;;分子内电荷扭转探针DMABN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建华;郭仕恒;王东耀;王珂;毛会坚;;高斯多峰拟合用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集状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刘在美;胡应模;宋志超;;新型含氟系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8 白光月;娄朋晓;王玉洁;;等温滴定量热仪(Nano ITC)的标定和胶束生成焓测定[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王晓兰;颜振宁;李宇;但俊英;;电导法研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蔡利锋;刘克良;;快速表面张力检测新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园园;咪唑类离子液体与HPAM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柳志学;mPEG-SS-HMA-Drug偶联体的制备、胶束化行为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3 朱德颂;两亲型聚合物的合成及自组装[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李伟伟;水溶液中二肽—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电导和荧光光谱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袁苏;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中功能分子的协同作用[D];扬州大学;2006年
6 赵婷;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00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0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