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01 08:31

  本文关键词: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地红霉素肠溶片 含量 有关物质 释放度 水分


【摘要】:目的:地红霉素肠溶片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前各企业均执行本企业获批的地红霉素肠溶片国家局标准,检验标准不统一,所以本课题开展了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探索性地研究各项目下有关内容,拟制定质量标准草案,对93批样品进行质量评价,为生产厂家以及检验机构提供资料与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7个生产厂家的样品,对其各企业实施的检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质量标准起草提供依据;优化HPLC法的色谱条件,对地红霉素肠溶片的主成分16R-地红霉素进行含量测定研究,并规定有关物质限度;参照日本《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选择pH 6.0的释放介质与中国药典规定的pH6.8的释放介质进行释放度对比研究;采用卡尔费休氏法对水分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建立的标准草案考察样品的质量;探索性地开展了近红外测定方法、塑化剂检查、残留溶剂和微生物限度方法的研究。结果:确定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9:37:44)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1,用甲醇-乙腈(30:70)的混合液溶解稀释样品,精密取20u L供试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16R-地红霉素与16S-地红霉素峰面积之和计算C42H78N2O14的含量;规定了有关物质项下红霉胺≤1.5%,总杂质≤5.0%,16S-地红霉素异构体不应大于1.5%;其他任何单个杂质不得大于1.0%;确定释放度检查项目下采用pH6.8的释放介质,以自身对照法计算释放量;确定了水分限度为5.0%。根据上述条件,拟写了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草案),并对7个生产厂家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均符合要求,探索性建立了近红外模型和微生物限度方法,塑化剂及残留溶剂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总体上制定的方法专属性强,含量限度合理,可有效控制地红霉素肠溶片的质量。结论: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生产厂家工艺稳定性较差,批间差异较大,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建议生产监管中注意低限投料和工艺不稳定等情况。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的统一对规范临床应用以及安全使用有很重要作用。本文制定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草案以及探索性研究,对企业的生产以及药监系统的监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红霉素肠溶片 含量 有关物质 释放度 水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27.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10-11
  • 前言11-14
  • 第一章 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生产现状14-18
  • 1 生产企业及批准文号14
  • 2 生产工艺14
  • 3 质量标准14-17
  • 3.1 国内外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对比14-16
  • 3.2 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16-17
  • 4 包装材料17-18
  • 第二章 质量标准优化研究18-37
  • 1 仪器与试药18
  • 1.1 仪器18
  • 1.2 试药18
  • 2 试验内容18-37
  • 2.1 样品信息18-19
  • 2.2 含量测定方法优化研究19-26
  • 2.2.1 色谱条件对含量的影响20-24
  • 2.2.2 取样方法对含量的影响24-25
  • 2.2.3 含量测定法方法学考察25-26
  • 2.3 有关物质优化研究26-29
  • 2.3.1 杂质分布26-27
  • 2.3.2 自身对照法与外标法对有关物质计算结果的影响27-29
  • 2.3.3 辅料的影响29
  • 2.4 释放度优化研究29-34
  • 2.4.1 检测方法对释放度的影响30-31
  • 2.4.2 释放介质的pH对释放度的影响31-34
  • 2.5 水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34-37
  • 第三章 质量评价37-45
  • 1 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草案)制定37-39
  • 2 质量评价39-44
  • 2.1 性状39
  • 2.2 鉴别39
  • 2.3 有关物质、异构体39-41
  • 2.4 释放度41-42
  • 2.5 水分42-43
  • 2.6 含量测定43-44
  • 3 结果分析44-45
  • 第四章 探索性研究45-63
  • 1 近红外模型建立45-53
  • 1.1 一致性模型的建立45-50
  • 1.2 建模样品的含量50-51
  • 1.3 建模方法、谱段和预处理方法的确定51-53
  • 2 包衣中塑化剂检查53-54
  • 3 残留溶剂检查54-56
  • 4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研究56-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综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68-77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78
  • 附录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帮兴;汪玉萍;林国红;;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霉素肠溶片的含量[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04期

2 郭银周;陈建军;;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工艺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31期

3 张连兴;婴幼儿不宜单纯服用红霉素肠溶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5年01期

4 李方荣,高建民,王玉芝;婴幼儿不宜单纯服用红霉素肠溶片[J];黑龙江医学;1998年03期

5 王娜;杨欣;佐燕;孙文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红霉素肠溶片中红霉素A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03期

6 沈晓华;姜文霞;樊鑫;李凯;高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肠溶片的含量[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7 刘珂;;比浊法自动测定红霉素及红霉素肠溶片的效价[J];中国药品标准;2010年03期

8 孙洪林;;地红霉素肠溶片治疗Ⅲ-Ⅳ级痤疮65例[J];北方药学;2010年05期

9 洪建文;刘振龙;彭洁;黄文静;肖慧;胡音;;红霉素肠溶片质量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2年04期

10 李国权;;红霉素肠溶片能与碳酸氢钠合用吗?[J];人民军医;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静;高杰;刘莉;郝翔;;红霉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中溶剂条件的改进[A];2003年药物分析论坛药物溶出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宏杰;药品降价 百姓为啥没感觉[N];开封日报;2006年

2 吴萍;药丸药片分割服有危害[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扬;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评价[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王娜;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几个药品及食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3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03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