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发布时间:2017-08-12 16:08

  本文关键词: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口服药物 吸收 生物药剂学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为提高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使用相同处方进行治疗,所用药物种类、剂量以及疗程均相同,治疗完成后根据疗效判断标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断。之后对100例上呼吸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效果、原发疾病等。根据上述内容判断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00例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经相同方法口服给药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其中年龄60岁以下以及无原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满意,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但男性与女性患者疗效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效果与患者本身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情况均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疗程及给药方式,从而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口服药物 吸收 生物药剂学
【分类号】:R945
【正文快照】: 本文将对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100例门诊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为提高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树辉,何仲贵,王立云;盐酸青藤碱口服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释药影响因素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靳晨亭 ,朱桂平 ,周万兴 ,陈吉生 ,江永南;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3 白玉国;张爱琴;张沫;刘翎;王海燕;郑清敏;;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因素的调查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年05期

4 高坤;孙进;何仲贵;;肠道转运蛋白在药物吸收中的重要作用[J];药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琳;陶云松;;我院313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07期

2 李洁;王艳娇;孙进;何仲贵;;转运蛋白在药物肾脏转运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3 钱亚琴,刘汉清,庄炜,孙玉雯;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苏璇;吴素香;;青藤碱新剂型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9年09期

5 李景苏;蔡长春;侯艳宁;;地高辛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06年07期

6 丁全;陈世才;;影响地高辛作用的相关因素[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年04期

7 徐玲玲;徐熠;;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和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07期

8 周晓姝;林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风藤水提物缓释片中青藤碱含量[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刘莹莹;马越鸣;贾伟;;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大鼠体内头孢羟氨苄药动学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华洋;李岩;魏海;莫菊;邢淑宁;;青藤碱的制剂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家军;;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郎轶咏;瓜耳胶—丙烯酰胺类接枝共聚物智能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2 庞纪平;元胡止痛控释片和清热凝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外释药机制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0年

2 廖婧;地高辛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钟玲;人参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药学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庞大海;苦参素渗透泵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5 姬海红;伪麻那敏渗透泵型控释片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6 张颖;TET吸收机理及缓释胶囊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罗娟;青藤碱的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晓燕;不同剂型结构的复方丹参缓释制剂及其体外释放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9年

9 刘娜;乌头汤膜控型缓释浓缩丸的制备工艺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09年

10 缪舒益;大黄游离蒽醌的肠吸收动力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景苏;蔡长春;侯艳宁;;地高辛给药方案与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关系[J];临床误诊误治;2006年01期

2 孙增先,王奎兴,李恭润,张骞峰,管英;年龄对地高辛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年01期

3 缪庆,孙增先;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1997年02期

4 吴涛,潘卫三,庄殿友,陈济民,张汝华;硫酸沙丁胺醇口服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林勇;苏全胜;刘畅;;老年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高辛中毒分析[J];江苏医药;2005年12期

6 刘强,周莉玲,李锐;青藤碱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7年04期

7 孙增先,王奎兴,张骞峰,李恭润,赵秀清;心功能对地高辛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药事;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荣;何应;;Caco-2细胞模型在天然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7年01期

2 景利,孙伟张,曾仁杰,黄劲,王建标;吲哚美辛锌栓在家兔体内的生物药剂学评价[J];药学实践杂志;1994年02期

3 刘学道;;口服药物首次剂量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3年04期

4 陈冠容;酮康唑的新用途[J];新医学;1988年03期

5 赵丽华;邹若飞;徐学君;;口服渗透泵型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6年05期

6 林清;钟智;李朝辉;;口服药物每次或每日最大用量的标明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13期

7 曹献英;;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5期

8 王平;刘辉;孟宪丽;宋芳芳;;药物外排泵和转运蛋白对口服药物吸收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0年02期

9 奚念朱,裴元英,陈雪玲,常逢春,李临,戎大梅,陈建国;高效强力霉素胶囊剂的生物药剂学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5年06期

10 戴岩;临床用药与生物药剂学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明辉;;常用口服药物的合理服用方法[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弟红兵;;浅析住院病人口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梁文权;;临床药师与生物药剂学[A];2005年合理用药与医院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高;;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耀洲;金勇丰;吴祥甫;;蚕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口服药物的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李高;;纳米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特征[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9年

7 刘维;Leslie Z. Benet;翟所迪;;基于药物体内分布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DDCS)[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8 蒋秋燕;凌沛学;黄思玲;林洪;张天民;;相对分子质量与剂量对透明质酸口服吸收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秋燕;凌沛学;黄思玲;张天民;;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透明质酸的吸收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晓婕;郑明月;罗小民;朱维良;蒋华良;陈凯先;;口服药物小肠吸收的预测(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毅;药物发现人员应重视生物药剂学[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陈惠玲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方娟娟;口服药物的正确服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方娟娟;口服药物的合理使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白毅;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促进新药研发[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倪 健;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概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吕工;口服药物吸收促进剂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罗志;儿童慎用注射用头孢拉定[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白雪莲邋高永良;高通量技术应用于药剂学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常怡勇;阿莫西林要做皮试吗?[N];医药经济报;2001年

10 时普医药信息公司 冯高雅;镇咳用药门道多[N];医药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弘;固体脂质纳米粒口服药物载体经胃肠道转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蓉;胰岛素油溶液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刘洪英;基于RCC的消化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铃敏;口服抗生素复方制剂的生物药剂学基础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朱云;武警医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应用状况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3 胡民;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夏笔军;食物对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体外溶出模型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丽君;黄豆甙元琥珀酸酯钠盐——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6 张蜀;盐酸多西环素注入用凝胶及其生物药剂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7 吴寿荣;冰片对利福平药物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影响的初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8 陈敏燕;人工智能算法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9 罗茜;内源性氢化可的松代谢与环孢霉素血药浓度剂量比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黄思玲;透明质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口服吸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62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62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