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XRD、DSC和NIR技术的那格列奈多晶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英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PXRD、DSC和NIR技术的那格列奈多晶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那格列奈多晶型 定量分析 X-射线粉末衍射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近红外光谱法
【摘要】:从晶体学、热力学和光谱学三个角度展开对那格列奈多晶型的定量分析研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建立了那格列奈B晶型和H晶型二元混合体系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虽然操作简单快速,但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方法的灵敏度较低;差示扫描量热法虽然准确度较高,但实用性较差;利用PXRD结合PLS法得到的结果最好,模型比较稳定,不易受样品的影响,可用于实际工作中.为那格列奈制剂产品及其他多晶型药物的定量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那格列奈多晶型 定量分析 X-射线粉末衍射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近红外光谱法
【基金】:Supported by Jiangsu Larg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Shared Services Platform Foundation(BZ201403)
【分类号】:R917
【正文快照】: Polymorphism is a well recognized phenomenon,i.e.a solid material existing in two or more crystalline pha-ses with different arrangements or conformations in the crystal lattice[1-2].Drug polymorphs are different crystal-line forms of the same drug subst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冰心;王普艳;;那格列奈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年02期
2 张环宇;曲有乐;张玲;;那格列奈H晶型的合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2期
3 朱小娴;陈万中;;S晶型那格列奈降血糖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9期
4 李钢,苏国强,徐群为,朱崇泉;那格列奈的新晶型(英文)[J];药学学报;2001年07期
5 秦华,金华;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那格列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6 谭少珍,周智广,唐炜立,朱旭萍,彭健,王建平,黄干;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6期
7 孙建绪,高永良;那格列奈片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3年11期
8 孙建绪,高永良;那格列奈片的质量评价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1期
9 殷琦,李鹏,郭理博,李可欣,孙春华,李长龄;那格列奈的药理特性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年04期
10 王长江,冯凭,阎胜利,罗佐杰,王德全,孙海燕,刘树琴,杨明功;那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钢;龚文和;徐群为;苏国强;陈家英;;那格列奈晶体形貌与结构测定[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伟;贺毅憬;韩春婷;周宏灏;;SLC01B1 521T>C基因多态对降糖药那格列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任国飞;;那格列奈的新剂型研究进展[A];2013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会议报告与论文汇编[C];2013年
4 詹伟彬;;那格列奈(唐力)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6年
5 李保会;吕运开;秦新英;;毛细管区带电泳同时分离那格列奈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体[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刘天;魏爱生;郎江明;陈苹;王甫能;陈发胜;郅敏;;那格列奈对葡萄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的影响[A];广东省第五届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魏世杰;;替米沙坦与那格列奈在比格犬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天;魏爱生;郎江明;陈苹;王甫能;陈发胜;郅敏;;那格列奈对葡萄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宗文漪;高妍;袁申元;冯凭;罗佐杰;汪寅章;郭晓蕙;柴瑞敏;郑宝忠;秦映芬;潘长玉;;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海;刘娟;陈霭玲;李延兵;;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标准碳水化合物餐及混合餐后血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友根;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那格列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董耀平;那格列奈仿制药市场寻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李苗;辽宁9项专利成功出让[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瑜;CYP2C9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那格列奈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文宁;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及药效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郑磊;违禁添加降压、降糖类药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5年
3 李志伟;分子烙印及相关技术分离分析那格列奈和氨基安替比林[D];河北大学;2003年
4 李妍;自组装膜调控那格列奈结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汤世国;米格列奈钙分散片和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殷霞;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程永科;那格列奈多晶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2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1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