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基于不对称硅氢还原的依折麦布合成工艺的优化

发布时间:2017-08-25 21:21

  本文关键词:基于不对称硅氢还原的依折麦布合成工艺的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依折麦布 合成工艺 不对称还原 手性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城乡人民的高发病之一。其中血脂异常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于血脂异常类疾病临床上用药主要有6大类:1)他汀类;2)贝特类;3)烟酸类;4)树脂类;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6)其他类。其中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降脂效果好且副作用少,代表药物是依折麦布(Ezetimibe)。在现有的报道中,其合成工艺大多复杂,所以其合成工艺优化是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已报道相关文献,综合有机合成理论知识,优化设计了新的合成路线,大致概括为:以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得化合物3 (4 (苯甲氧基)苯基) 3 氧代丙酸乙酯(中间体C),随后引入手性侧链(S) 1 (1 (苄氧基) 3 碘丙基) 4 氟苯(中间体S9),再与对氟苯胺反应得烯胺化合物,利用不对称硅氢还原将烯胺还原为特定构型的胺,再环合成四元内酰胺环,最后脱除保护基得依折麦布。【研究结果】本课题设计优化了路线一,在将中间体d(含有烯胺结构)还原为中间体e时,应用不对称硅氢还原,将关键中间体烯胺化合物还原为特定构型的胺,该方法优点是: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高收率和高ee值。将优化设计的路线一进行改善,得到优化设计的路线二。利用不对称硅氢还原将中间体E还原为中间体F时,反应中发现得到两个产物点,经质谱与1H NMR确认,得到的这两个产物点均为中间体F。但得到的这两个产物点具体构型的区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结论】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面世,为进一步降低LDL-C带来希望,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决定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单独用药,与他汀类降脂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Ezetimibe药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工业化生产方法局限,本课题组总结已报道的合成路线,优化设计了两条路线,其中也存在着优点与不足,为以后的工艺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Ezetimibe的合成工艺定会达到更新、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依折麦布 合成工艺 不对称还原 手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4.5
【目录】:
  • 提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一章 Ezetimibe已报道合成工艺综述12-22
  • 1.1 合成 β 内酰胺四元环前,引入含有S羟基的侧链12-16
  • 1.1.1 引入的侧链含有S构型羟基12-13
  • 1.1.2 侧链引入后再手性催化为S构型羟基13-16
  • 1.2 合成 β 内酰胺四元环时,引入含有S羟基的侧链16-19
  • 1.2.1 引入的侧链含有S构型羟基16-18
  • 1.2.2 侧链引入后再手性催化为S构型羟基18-19
  • 1.3 合成 β 内酰胺四元环后,,再引入含有S羟基的侧链19-22
  • 1.3.1 引入的侧链含有S构型羟基19-20
  • 1.3.2 侧链引入后再手性催化为S构型羟基20-22
  • 第二章 设计思路22-25
  • 2.1 不对称硅氢还原22-23
  • 2.2 优化设计路线一23-25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25-32
  • 3.1 优化设计路线一部分实验讨论25-29
  • 3.1.1 由中间体S4制备中间体S5的实验讨论25-26
  • 3.1.2 中间体S8的绝对构型及光学纯度的验证26
  • 3.1.3 由中间体L-3 制备中间体L cat.的实验讨论26-27
  • 3.1.4 由中间体f制备中间体G的实验讨论27-29
  • 3.2 优化设计路线一的进一步优化29-32
  • 3.2.1 由中间体E制备中间体F的实验讨论30-32
  • 第四章 合成实验部分32-48
  • 一、仪器与试剂32
  • 二、中间体S9的合成,如图 14:32-36
  • 三、手性催化剂L cat.的合成,如图 1736-39
  • 四、优化设计路线一,如图 1839-42
  • 五、优化设计路线二,如图 1642-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4
  • 附录54-81
  • 附录 1:化合物谱图54-78
  • 附录 2:所发表的文章78-79
  • 附录 3:缩略语对照79-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景尧,林国妹;α-乙酰-γ-丁内酯合成工艺的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年10期

2 刘爱芹,于胜海,沈霞;阿立哌唑的合成工艺[J];齐鲁药事;2005年03期

3 边延林;杨玉雷;袁哲东;;度他雄胺的合成工艺[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20期

4 彭震云,孙咏菊,祁超;茴拉西坦合成工艺的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03期

5 张万金;;溴匹立明合成工艺的改进[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年04期

6 刘明东;刘超;罗小勇;范举正;;(9S)-红霉胺合成工艺的改进[J];华西药学杂志;2008年02期

7 慈天元;;诺氟沙星合成工艺的综述[J];青岛医药卫生;2009年03期

8 冯秀珍;张锋;许玉丽;周志红;;洛铂的合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年06期

9 海莉;钱珊;吴勇;刘光明;;3-(3-氯丙基)-1,3,4,5-四氢-7,8-二甲氧基-2H-3-苯并氮杂怡-2-酮合成工艺的改进[J];华西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王英杰;;帕米磷酸二钠合成工艺的改进[J];中外医疗;201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嘉杰;刘叔文;;美洛昔康的全合成工艺及抗炎作用[A];第七届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冯新培;;荧光级磷酸镧铈铽合成工艺的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爱星;乔家彬;马慧艳;雷伟;李幸;吴春丽;;硫酸头孢喹肟的合成工艺[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雷艳;孙维宁;;甲氰菊酯合成工艺的改进[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梁文杰;钟宏;何谋海;;乙氧基羰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工艺[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剑平;王军;李敏之;陈梅;张滨;;Naltrexone Hydrochloride合成工艺的选择[A];2008年度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及大会报告摘要[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米然;DMMn环保合成工艺诞生[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记者 刘慧敏;九胜公司开发高效环保制药工艺[N];宁波日报;2010年

3 本报整理;改进还原染料合成工艺[N];中国纺织报;2005年

4 东成;氨噻肟酸生产要适度发展[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磊;TEX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烨;Levetiracetam的合成及其制剂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吕秀生;非马沙坦合成工艺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4 郭佳;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赵静;基于不对称硅氢还原的依折麦布合成工艺的优化[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赵丽云;非布司他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魏长勇;依替米贝合成工艺优化[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巧宾;奈帕芬胺合成工艺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杨茜;某医药中间体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乔爱敏;新型TXA_2/PGH_2受体拮抗剂CV-4151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的合成[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38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38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