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活性分子isatin经p53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
本文关键词:天然活性分子isatin经p53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
更多相关文章: 吲哚醌 乳腺癌细胞 凋亡 p Bcl- Bax 线粒体膜电位
【摘要】:目的探讨吲哚醌(isatin)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具体的调控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satin(0、50、100、200μmol·L~(-1))作用于乳腺癌细胞48 h后,利用细胞荧光染色、RT-PCR、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isatin的促凋亡作用。结果不同浓度isatin处理MCF-7细胞48 h,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出现核染色质聚集、细胞体积缩小及DNA断裂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随着isatin浓度的不断增加,p53、Bax mRNA和蛋白表达量也逐渐增加,而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流式细胞仪结果提示不同药物浓度作用的细胞膜电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caspase-9被激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satin处理组细胞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增加,相反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含量相应降低。结论 isatin具有明显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经p53的线粒体凋亡通路被激活。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即墨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吲哚醌 乳腺癌细胞 凋亡 p Bcl- Bax 线粒体膜电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81472542) 青岛市卫生局项目(No 2014WJZD135) 青岛市科技局项目(No 13-1-3-67-nsh)
【分类号】:R96
【正文快照】: 随着长春碱、长春新碱等新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天然吲哚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其毒性低而迅速成为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isatin,又名靛红,系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吲哚类化合物[1],是我国独创I类天然抗癌新药靛玉红的单体结构,存在于人体及多种生物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洪锐;孙圆圆;金景玉;苏雪慧;文今福;金松南;;2,3-吲哚醌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8期
2 刘娜;鞠传霞;岳旺;宋晓萍;强新;刘占涛;杨玉玲;;2,3-吲哚醌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预防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10期
3 王艳丽;侯琳;宋金莲;葛银林;岳旺;;2,3-吲哚醌对MCF-7和HT-29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05期
4 Shin-ichi TASHIRO;Satoshi ONODERA;Mutsuhiko MINAMI;Takashi IKEJIMA;;P53-mediated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through a caspase-3-independent,but caspase-9-dependent pathway in oridonin-treated 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莲;马中良;迟晓伟;陈艳萍;侯琳;;天然活性分子isatin经p53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年06期
2 王莹;刘乐天;杨柳;王海燕;;血竭素高氯酸盐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J];中国现代中药;2015年12期
3 郭文治;王冬雨;李功权;张嘉凯;温培豪;潘洁;史晓奕;张水军;;冬凌草甲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4 Bin Xu;Wen Shen;Xing Liu;Ting Zhang;Jun Ren;Yongjun Fan;Jian Xu;;Oridonin inhibits BxPC-3 cell growth through cell apoptosis[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15年03期
5 洪锐;孙圆圆;金景玉;苏雪慧;文今福;金松南;;2,3-吲哚醌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8期
6 温少瑾;郝敬全;江劲波;;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05期
7 余越美;严巧灵;章康健;岳学田;周秀梅;;冬凌草甲素诱导乳腺癌Bcap37细胞凋亡的探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8 田玮;陈思宇;;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Anti-Neoplastic Mechanisms of Oridonin[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3年04期
9 Ke-Wang Sun;Ying-Yu Ma;Tian-Pei Guan;Ying-Jie Xia;Chang-Ming Shao;Le-Gao Chen;Ya-Jun Ren;Hai-Bo Yao;Qiong Yang;Xu-Jun He;;Oridonin induces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through Apaf-1,cytochrome c and caspase-3 signaling pathwa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48期
10 张涛;陆素青;欧阳新平;何平平;洪丽;安高;雷建军;罗志刚;;冬凌草甲素对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芳;董海;岳旺;;2,3-吲哚醌对多巴胺能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8期
2 刘娜;鞠传霞;岳旺;宋晓萍;强新;刘占涛;杨玉玲;;2,3-吲哚醌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的预防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10期
3 周立冬;侯琳;宋金莲;葛银林;岳旺;欧阳奇琦;;2,3-吲哚醌对肿瘤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6期
4 胡世莲;;褪黑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4期
5 王蕾;曹静;鞠传霞;张婷婷;邵伯芹;岳旺;;2,3-吲哚醌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8期
6 岳旺,李丰桥,安部阳一;内源性MAO-B抑制因子-靛红预防MPTP对多巴胺神经递质的耗竭作用(英文)[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啸原;用“印度阅兵”形容乳腺癌合适吗?[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张维彬,汪波,石灵春;中医药在现代乳腺癌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1期
4 薛志勇;食物与乳腺癌[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4期
5 王旬果,王建军,郑国华;乳腺癌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2年33期
6 陆尚闻;;男人也患乳腺癌[J];环境;2003年12期
7 ;新技术清晰拍摄早期乳腺癌细胞[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8 田富国;郭向阳;张华一;;乳腺癌诊治研究新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S1期
9 马涛,谷俊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郭庆良,谷俊朝;乳腺癌和瘦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永利;;抗乳腺癌免疫治疗融合蛋白[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郭红飞;;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策略[A];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庞朋沙;伍会健;;乳腺癌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劲松;邵志敏;吴炅;韩企夏;沈镇宙;;新型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爱国;胡冰;;乳腺癌临床治疗进展[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清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新进展[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邵志敏;;21世纪乳腺癌治疗的展望[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9 陈松旺;张明;;乳腺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A];西部地区肿瘤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白霞;傅建新;丁凯阳;王兆钺;阮长耿;;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血检有望揭示乳腺癌治疗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记者 郑晓春;乳腺癌细胞扩散基因被找到[N];科技日报;2007年
3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宋三泰;乳腺癌有了新疗法[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王艳红;抑制DNA修补可消灭乳腺癌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詹建;乳腺癌饮食 两个时期不一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辛君;乳腺癌扩散基因“浮出水面”[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记者 毛黎;美发现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王丽霞;乳腺癌治疗将有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1年
9 王乐 沈基飞;我科学家发现导致乳腺癌耐药的新标志物[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刘霞;一种天然分子能阻止乳腺癌恶化[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红燕;疾病状态下CYP4Z1和4A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药物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凯;ID(inhibitor of DNA binding)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细胞的分化并影响乳腺癌的预后[D];复旦大学;2014年
3 江一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基因变异检测及其功能论证[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邵;酪氨酸去磷酸化增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治疗中靶向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姚若斯;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侯培锋;α-酮戊二酸二甲酯(DM-2KG)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发高致瘤性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丽丽;分泌蛋白SHON调控乳腺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丽艳;PI3K抑制剂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协同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朴俊杰;乳腺癌差异基因筛选及PAIP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10 汪[?如;染色体6q25.1区域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英;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D];郑州大学;2011年
2 贾晓菲;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癌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靳文;乳腺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吴坤琳;TLR4/MyD88信号通路对乳腺癌侵袭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葛广哲;树,
本文编号:864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86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