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
本文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1 00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表现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1 00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中,有50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静脉炎,少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局部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精神系统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通过分析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量与疗程、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中需要重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督,针对年龄大、用药量大且疗程长、过敏史多、联合用药的患者需要合理考量,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不良反应 发生风险
【分类号】:R978
【正文快照】: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发出来,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渐增长[1]。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药物说明书采用正确的用药途径和用量,但却无法起到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一些影响患者健康安全的反应。不良反应的种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建华;;三种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年08期
2 王宇;郭军;杨安涯;宁红;;4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药业;2014年04期
3 李雪芬;;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环球中医药;2013年S1期
4 张鑫棋;;护理干预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5 罗晓;程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伤[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5期
6 蒋红艳;;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26例分析[J];中国药业;2009年19期
7 余雄杰;王林霞;刘生友;;171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年06期
8 张良海;我院12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J];中国药房;2005年22期
9 梁雁,鲁云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萍;蔡华;;某校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04期
2 方辉;张振财;刘梅生;;某院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02期
3 贾王;郭代红;朱曼;寇炜;王啸宇;胡鹏洲;赵博宇;;左氧氟沙星相关性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7年01期
4 陈艳;文清云;方芳;李玉肖;;全程无缝隙管理在门诊左氧氟沙星输注过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年35期
5 吴晓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34期
6 徐洪亮;;120例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31期
7 刘红欣;;5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征[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20期
8 郭玉姝;韦劲;胡光瑞;;医院88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特点分析[J];中国药业;2016年20期
9 王敏;;3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81期
10 夏一淼;;558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6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春红;;我中心干预前后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5年05期
2 吴琼华;;氟喹诺酮类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18期
3 李昊;唐镜明;;89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31期
4 杨华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安全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5期
5 郑小敏;舒德忠;;硫酸镁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23期
6 叶燕;;热敷法降低静滴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祖玉梅;张立军;;10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4期
8 蒋红艳;;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26例分析[J];中国药业;2009年19期
9 孟秋芬;许利利;郭蓬;冯喜琴;冯光安;;同时多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8期
10 韩海啸;李军祥;江义墩;何玲燕;;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肝损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洁,邓志刚;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致不良反应2例[J];医药导报;2002年12期
2 ;可吸收的止血用品导致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1期
3 应文军;也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J];中国药业;2005年06期
4 彭才圣;周秋贵;;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韩燕;;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J];医药导报;2006年07期
6 牛继红;谢平;孔祥军;刘爱香;;防“非典”方引发严重不良反应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4期
7 徐永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处理[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10期
8 王静;;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中引发的1例不良反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9 孟沙沙;;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12期
10 曹永孝;;对药物、药品及其不良反应概念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第三季度止各地区不良反应报表数总结表[A];2005年浙江省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5年
2 赖中福;;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朱怀军;张海霞;陈越;胡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徐涛;;不良反应监测在我院中的实施与作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凌春燕;郝昌传;谈恒山;葛卫红;;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不良反应的研究与对策[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则红;崔会来;李朝霞;梁勇;冀向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钱崇付;;钙离子通道阻滞药致69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8 刘和善;;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与对策[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艾琳;上海酝酿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保险机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娅妮;学会判断药品的不良反应[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刘云涛;专家呼吁:企业应主动参与不良反应监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杨志雄;我市提高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水平[N];中卫日报;2008年
5 河北农业大学 刘聚祥;我国亟待建立兽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6 李海洲;清醒认识药品两面性搞好不良反应监测[N];莱芜日报;2009年
7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祝建材;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张东风;用药避免不了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澳大利亚草药不良反应的监控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刘正午;不良反应不是药品生死符[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向文;CYP3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同儿童ALL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施文;上海市骨关节疾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莉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及中枢神经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之洋;依维莫司在肿瘤治疗中代谢相关不良反应的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2 关乌日汉;蒙医震脑术安全性评价[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风光;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D];河南大学;2016年
4 邓玲;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 2/3型患者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5 王琳琳;实现核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半自动化[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智璇;云南省322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唐乐;临床针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黎木国;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丽辉;基于中药ADR效益风险评估方法的创新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杨岚兰;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不良反应报告质量的评价与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6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88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