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在异丙酚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本文关键词:缝隙连接在异丙酚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异丙酚 蛋白激酶C 缝隙连接蛋白43 缝隙连接 凋亡
【摘要】:目的:1.探讨缝隙连接在异丙酚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为了对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浓度进行筛选,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低(I/R+P_(25),25mg/kg)、中(I/R+P_(50),50mg/kg)、高剂量(I/R+P_(100),100mg/kg)异丙酚干预缺血再灌注组。为了研究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I/R组、I/R+P_(100)组、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干预缺血再灌注(I/R+CBX)组和高剂量的异丙酚+甘珀酸干预缺血再灌注(I/R+P_(100)+CBX)组。采用Longa’s法对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蛋白激酶C(PKC)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蛋白表达变化。2.利用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的细胞模型。为了对异丙酚保护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浓度进行筛选,实验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组、低(H/R+P_(25),25μmol/L)、中(H/R+P_(50),50μmol/L)、高剂量(H/R+P_(100),100μmol/L)异丙酚干预缺氧/复氧组。为了研究异丙酚保护作用机制,将实验进一步分为:control组、H/R组、H/R+P_(100)组、异丙酚高剂量+缝隙连接增强剂(retinoid acid,RA)干预缺氧/复氧(H/R+P_(100)+RA)组、异丙酚高剂量+缝隙连接抑制剂(carbenoxolone,CBX)干预缺氧/复氧(H/R+P_(100)+CBX)组和异丙酚高剂量+PKC激酶抑制剂GF109203X干预缺氧/复氧(H/R+P_(100)+GF)组。分别采用MTT法和Hoechst 33258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及细胞凋亡情况;荧光示踪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Cx43、PKC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TTC染色的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除I/R+P_(25)组外,I/R+P_(50)、I/R+P_(100)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I/R+P_(100)组效果更佳,甘珀酸可以进一步增强异丙酚对大鼠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2.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中Cx43、PKC、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的检测结果显示:较sham组,I/R组的Cx43蛋白表达以及Bax与Bcl-2比值显著增高,而PK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I/R+P_(100)组的Cx43蛋白表达及Bax与Bcl-2比值明显降低,而PKC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多,且甘珀酸可以增强异丙酚对蛋白表达变化的作用。3.星形胶质细胞纯度的鉴定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纯度为96.3%±1.2%,可以用于后续的实验。4.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显示:与H/R组相比,除H/R+P_(25)组外,H/R+P_(50)、H/R+P_(100)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增高,且高剂量的异丙酚增高效果更佳;甘珀酸使异丙酚对星形胶质细胞H/R损伤的保护作用增强,但维甲酸和GF却使异丙酚的保护作用减弱。5.星形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的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的星形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明显增强;与H/R组相比,H/R+P_(100)组的缝隙连接功能显著降低,且甘珀酸可以进一步降低H/R+P_(100)组的缝隙连接功能;较H/R+P_(100)组,H/R+P_(100)+RA组和H/R+P_(100)+GF组的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功能则显著增强。6.星形胶质细胞中Cx43和PKC蛋白表达变化的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的星形胶质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K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H/R组相比,H/R+P_(100)组的Cx4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PKC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且甘珀酸可以增强异丙酚的这一作用;较H/R+P_(100)组,H/R+P_(100)+RA组和H/R+P_(100)+GF组的Cx43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PKC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7.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H/R组相比,H/R+P_(100)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且甘珀酸可以增强异丙酚的这一作用;较H/R+P_(100)组,H/R+P_(100)+RA组和H/R+P_(100)+GF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8.各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变化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R组Bax与Bcl-2的比值显著增高;与H/R组相比,使用高剂量异丙酚后Bax与Bcl-2的比值明显降低,且甘珀酸可以使H/R+P_(100)组Bax与Bcl-2的比值进一步降低;较H/R+P_(100)组,H/R+P_(100)+RA组和H/R+P_(100)+GF组的Bax与Bcl-2的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1.异丙酚对脑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以高剂量(100mg/kg)的异丙酚保护作用更佳。2.异丙酚对脑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通过PKC信号通路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3.异丙酚降低脑I/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可能与其降低Bax和Bcl-2的比值有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异丙酚 蛋白激酶C 缝隙连接蛋白43 缝隙连接 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65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20
- 1.材料13-14
- 2.主要仪器设备14
- 3.方法14-19
- 4.统计学处理方法19-20
- 实验结果20-35
- 1.异丙酚对脑I/R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20
- 2.异丙酚对脑I/R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20-22
- 3.异丙酚对脑I/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x43、PKC、Bax、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22-23
- 4.异丙酚对脑I/R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23-24
- 5.异丙酚对脑I/R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24-25
- 6.异丙酚对脑I/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x43、PKC、Bax、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25-27
- 7.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纯度鉴定27-28
- 7.1 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观察27
- 7.2 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27-28
- 8.异丙酚对H/R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8-29
- 9.异丙酚对H/R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29-30
- 10.异丙酚对H/R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30-31
- 11.异丙酚对H/R损伤星形胶质细胞中Cx43、PKC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31-32
- 12.异丙酚对H/R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32-33
- 13.异丙酚对H/R损伤星形胶质细胞中Bax、Bcl-2 蛋白表达可能与其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有关33-35
- 讨论35-39
- 结论39
- 课题创新点39-40
- 参考文献40-45
- 致谢45-46
- 附录A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46-47
- 附录B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47-50
- 附录C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情况50-51
- 附录D 综述 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51-59
- 参考文献56-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丽东,孙肖红;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复合诱导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3年01期
2 兰志勋,黄晓波,蔡兵,齐国华;麻黄素拮抗异丙酚复合诱导引起的循环功能抑制[J];四川医学;2000年10期
3 董龙禹;异丙酚对人H-反射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年06期
4 周少丽;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6期
5 傅丽东;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的临床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03年03期
6 赵轶;朱春仙;虞和永;;剖宫产术中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胎盘转移初探[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10期
7 范丽丽;梁亚萍;魏兆锦;;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在骨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应用[J];新疆医学;2007年01期
8 任瑜;薛庆生;于布为;;异丙酚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及相关脑机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年05期
9 张丽荣;李文志;孙德峰;;单纯异丙酚在无痛人流中的精简用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蔡健;;异丙酚减少芬太尼诱导的呛咳反应[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抗美;祝胜美;陈庆廉;;年龄对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蒋晓江;李玮;李训军;胡银;张圆;;异丙酚诱导重建睡眠结构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平超;;异丙酚在快速顺序插管对血压的影响及防治[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潘立东;盛佩池;;异丙酚诱导睡眠治疗急性失眠症临床观察[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朱广平 记者 赵雪;三军医大首创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恢复技术[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浩;异丙酚对肝细胞凋亡及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易杰;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脊液中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宗兵;缝隙连接在异丙酚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蚌埠医学院;2016年
2 罗东;异丙酚对人离体妊娠子宫肌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郭远波;异丙酚对大鼠内毒素血症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兰;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浓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年
5 栾建革;异丙酚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脊髓标本自发节律性呼吸放电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6 邹毅;异丙酚对哮喘小鼠气道保护作用的炎症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毛新俊;异丙酚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8 陈鸿;用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时异丙酚、氯胺酮之间相互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9 陈超琴;硬膜外利多卡因阻滞加强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峰日;异丙酚持续输注对心肌缺血后大鼠星状神经节所产生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3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94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