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监督和质量控制
本文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监督和质量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监督的意义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是向管理的各个领域渗透,传统的查错防弊、财务审计要做,现代的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也要做。通过对这些经营管理事项进行审查、评价,查明和评估存在的风险,并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以建议、忠告、报告或其它方式,通报给管理层或全体人员,为单位带来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监督和质量控制赵艳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大的利益。医院的发展,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必要的协调和监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医院的信息化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组织、制度和管理。没有与之配套的管理,HMIS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在深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对医院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1 内部审计是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在信息系统建设的重大经费开支前,审计先行,参与决策,提出可行性的审计论证,给单位领导参考,不但可以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还可以防止决策失误和杜绝资金浪费。
1.2 内部审计防止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活动,不是有问题或出了问题才进行审计。必须加强内部审计来对它的处理过程及存储的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全面地评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地保证其数据的完整性和医院的资产安全,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应用、管理和控制上的弱点和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及时规避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
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的模式和现状传统内部审计通常采用直接测试内部控制,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充分有效,从而实现防弊或者兴利的目标。同时,传统的内部审计受到人力、时间的限制,只能实施抽样审计、事后审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点越来越多,审计业务越来越繁琐缓慢,甚至出现多余控制阻碍各项程序正常运转的情况。随着管理理念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新的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首先确认审计目标的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最后通过后续审计,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从而实现风险与目标的直接联系,使内部审计成为服务于实现目标价值的必要环节。
由于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还不甚了解,尚未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现有内部审计软件的设计原理还是来源于财务通用软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分拣和归纳;通用的审计软件在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效果不甚理想,加上部分内部审计人员过于依赖传统的审计方法,计算机基本技能欠缺,审计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并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不能恰当地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从而影响医院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研制和开发适用性强、与医院现行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库文件进行数据转换容易、数据接口兼容性好、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作业审查的实际过程的软件成为当务之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做到全面审计、实时审计,还可进行远程审计,,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高效、优质、实时的服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加价值、强化内控、防范风险、净化环境的功能。如果医院信息系统仅以实现门诊挂号、收费、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为目的,医院信息系统内的信息则难以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要通过HIS系统实现医疗流程电子化,还要正确对医院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整合、审计,打破各个部门,特别是财务、人事等信息密集部门在信息管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对财务、资产、物流、成本、绩效、预算、人力资源等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加工与转换”,让内部审计实现业务流、数据流、财务流一体化,最后医院管理者获得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何实现和加强审计软件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整合,是一个新的挑战。
本文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监督和质量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4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3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