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秦汉时期气论视角下“心”与“脉”关系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0-03-19 18:28
【摘要】:目的本文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以秦汉(先秦两汉)时期流行的“气论”为视角,收集整理了秦汉时期的医学、史学、文学、考古学文献,考察“心”与“脉”在秦汉时期关系的理论变迁,以期构建秦汉时期中医心脏理论的内容及背后的知识体系。方法采用知识考古学的话语构成分析法,进行秦汉时期“心”与“脉”关系的历史考察。1.考察秦汉时期,文献中“心”、“脉”、“血脉”、“经脉”、“心主血脉”对象的形成,即:“心”、“脉”、“血脉”、“经脉”指的是什么,“心主血脉”所“主”的对象是什么。2.考察秦汉时期,文献中“心”、“心主血脉”、“脉”陈述方式,即三者分别以什么方式、与哪些概念、以什么次序关系出现。3.考察秦汉时期,文献中“心”、“心主血脉”、“脉”概念的界定,即三者与其他概念如“血”“血气”“气”“心藏神”等,三者的概念是怎样被界定的。4.考察秦汉时期,文献中的“心”与“脉”关系所从属的主题:气血的运行、其临床应用的范围(痈肿、痹证、心悸、胸痹心痛等)和治疗方式的改变。结果1.秦汉时期,“心”与“脉”皆为解剖所见的实体结构。脉的概念经过了血脉到经脉的转变过程。经脉主要有三层含义,大的血脉、经数之脉和正常脉象。经脉的三层含义中,大的血脉、经数之脉,在古人眼中皆为视而可见、触之可得的解剖实体结构。2.秦汉时期,“气论”的广泛流行是从战国开始的,并在之后成为显学,且与“阴阳”“五行”等学说相结合。“气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气一元论;②气化论。气一元论主要谈论气是一种真实存在、充斥于天地之间、构成万物基本要素的物质,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运动变化性、不同的性质、时空性这三个方面;气化论主要谈论气是运动变化的,气的运动变化引起万物的变化。3.秦汉时期,在战国之前,人们的宇宙论是秩序化、“绝地天通”的,身体观是“德仪一体”的,生命观是“敬神保命”的,此时期,心指心思、精神或情绪的状态,脉的概念为“血脉”,主行血,以通为用,心与脉在功能上没有关系,此时疾病以体病为主,治疗方式主要是砭石。战国开始,“气”概念成功的引入,人们的宇宙论是数术化的,即天地被数字化,天地运转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可被人认识,并可加以运用;身体观是“形气相合”的,即生命体是由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气彼此对应相合而成;生命观是“调气炼养”的,即“我命由我不由天”,按照“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的养生原则,则会让人“尽终天年”甚至“长生不老”达到“真人”的状态。此后心与脉开始产生关系,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改变。第一阶段,战国开始,心藏神,为人体之主宰,脉由“血脉”转变成“经脉”,主行血气,且以气为本,心与脉的关系为“心—神—血气(脉)”即神支配着脉中血气的运行,此时疾病以脏病、痹证为主,治疗方式主要是微针;第二阶段,随着医经正典化,心属火,为库藏,储藏太阳、火气,脉为经脉,经脉连环,主行营卫,环流不息,心与脉的关系为“心—太阳、火气—脉”即心所储藏的太阳、火气对脉的化生与充养的作用,此时疾病仍以脏病为主,治疗方式仍以微针为主,直至东汉末年,张仲景将微针治疗之术,改造成了药物治疗之术。结论1.秦汉时期,心与脉所指的对象皆为解剖所见的实体结构,脉指的对象由血脉概念转变为经脉概念。2.秦汉时期,“心”与“脉”关系的转变是随着世界图式和人体认知模式的转变而转变的。3.秦汉时期,气论的产生并广泛流行,是“心”与“脉”关系转变的根本原因。4.秦汉时期,“心”与“脉”关系的转变,导致了“心”、“脉”相关病证治疗的临床实践的改变。5.古今对“心”与“脉”关系的认识不一样,原因在于古今的知识背景、理论体系不一样。明确这一点,无论对秦汉时期的人体观、心藏象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心藏象理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应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亦程;颜蓉仙;;汪曾祺的文气论[J];文学教育(上);2012年02期

2 任遂虎;;文思与修养——传统“文气论”的写作意义[J];写作;2012年21期

3 龙欣;何媛;;浅析从气论治功能性便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6期

4 胡建次;;清代词学理论批评中的词气论[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5 侯文宜;;从批评话语到理论研究:20世纪文气论之变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金哲洙,王国华;张载与徐敬德气论哲学之比较[J];东疆学刊;2005年04期

7 秦海林;谈“主”气论与“次”气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曾振宇;王充气论的思想史意义[J];文史哲;2000年05期

9 董新宁;血病从气论治临床体会[J];江苏中医;1997年08期

10 谢兆丰;;失眠从气论治2例[J];中医杂志;198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家祥;;中国古代文气论的再体认[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2 师文;;《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李志林著)简介[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3 赵冰;莫旭威;王彬;王骥生;李海松;刘洋;;李海松从气论治阳痿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陈彩凤;;浅探“大气论”及其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李欣欣;付春梅;;《内经》之气论与失眠[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牟睿宇;李小江;;贾英杰教授从气论治肝恶性肿瘤[A];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7 胡红梅;;“文气”新论——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气为辅”[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智慧[C];2015年

8 吴思增;胡晓明;;陈子龙气论与诗学[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二辑)——中国文论的古与今[C];2011年

9 丛品;;从气论治咽喉反流的探讨[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潘畅和;;浅析中国与朝鲜的“气”哲学传统[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根友 武汉大学哲学院;从气论与原子论看中西哲学思维异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李春青 史钰;一部文气贯通的著作[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 彭景星;张锡纯冲气论治浅释[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扬;文气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孔庆浩;言气彰物[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石力波;钱穆的朱子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管子>四篇》气论思想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年

2 赵坤;秦汉时期气论视角下“心”与“脉”关系的历史考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马振国;文气论的主体特征及美学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舟;气论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D];重庆大学;2010年

5 刘维东;谈中国哲学气论对绘画气论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3年

6 黄鸿春;晚明气论自然观探微[D];广西大学;2005年

7 修圆慧;《黄帝内经》“气”理论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周冬冬;从气论治针药结合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9 乔娟;明代中期气论思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毛哲山;朱熹和栗谷理气论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90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590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