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正向执业环境调查:一个全国的样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2 04:25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的医护人员的正向执业环境现状,比较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正向执业环境评分差异,分析医院和个人层次的因素对医生和护士正向执业环境评价的影响,为改善我国的医疗正向执业环境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国7个省/直辖市的51家综合医院和26家中医院的528个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分析的医生和护士分别为3564和5374人。研究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正向执业环境评价(包含组织管理和医患关系2个维度)、医院层次的影响因素(医院等级、考核、医/护床比)和个人层次的影响因素(责任心、商量诊疗方案、倾听病人)。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18.02±4.86)低于护士(18.51±4.69);综合医院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17.86±4.92)低于中医院医生(18.41±4.70),但综合医院护士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18.68±4.68)高于中医院护士(18.08±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整体上,医生和护士对组织管理维度的评价高于医患关系维度。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考核担心程度小的医护人员相比,对考核担心程度大的医护人员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较低(β_(医生)=-1.01,95%CI:-1.40~-0.61;β_(护士)=-1.21,95%CI:-1.54~-0.87);与倾听病人少的医护人员相比,倾听病人多的医护人员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较高(β_(医生)=2.23,95%CI:1.85~2.61;β_(护士)=2.53,95%CI:2.17~2.89);商量诊疗方案对医护人员正向执业环境评价的影响相反,与和患者商量少相比,商量多的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较低(β=-1.12,95%CI:-1.87~-0.37),但商量一般的护士的正向执业评价较高(β=0.96,95%CI:0.49~1.43);责任心仅对综合医院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有影响,与责任心小的医生相比,责任心一般和大的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较高(β_(责任心一般)=1.43,95%CI:0.53~2.34;β_(责任心大)=1.75,95%CI:0.88~2.61)。护床比仅对中医院护士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有影响,与护床比小于0.4的科室护士相比,护床比在0.4-0.6之间的科室护士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较高(β=0.59,95%CI:0.11~1.07)。结论:医护人员的正向执业环境不容乐观,外部紧张的医患关系比医院内部低效的组织管理更严重。医生感知到的正向执业环境低于护士,综合医院医生感知到的正向执业环境低于中医院医生,但综合医院护士感知到的正向执业环境高于中医院护士。营造医疗正向执业环境,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采用适度的考核,增加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另外,医学教育应注重对医生责任心的培养和医护人员沟通技巧的训练。
【图文】:
2.2.1 医生和护士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比较医生和护士正向执业环境 8 个条目评价的比较:由于医生和护士 8 个条目的评价都在 3 分以内,雷达图以 3 分量表级距(5 分为满分)。其中护士对组织公平(薪酬公平、任务公平)、参与管理(组织对个人利益重视、组织对个人建议重视)、医疗安全(医疗纠纷担心、规避医疗风险)的评价均高于医生,医生仅对患者态度(受信任、受尊重)的评价高于护士,具体见图 2。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总分为 18.02±4.86,低于护士总分(18.51±4.69)。8个条目中,医生仅对受信任(2.56±0.89)和受尊重(2.49±0.91)的评价高于护士(2.45±0.89; 2.20±0.89);参与管理子维度中,医生对组织对个人利益重视的评价(2.26±1.03)高于组织对个人建议的重视(2.24±1.04),但护士对组织对个人建议的重视的评价(2.35±1.03)高于组织对个人利益的重视(2.33±1.05);医生和护士对任务公平的评价最高,分别达到了 2.66±0.92 和 2.84±0.90 分;医生和护士对规避医疗风险的评价最低,分别为 1.59±0.81 和 1.86±0.91 分,具体见表 5。
医生在任务公平、薪酬公平、组织对个人建议重视、组织对个人利益重视、受信任、受尊重、医疗纠纷担心 7 个条目的评价均低于中医院医生,具体见图 3。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总分为 18.02±4.86,综合医院医生评价(17.86±4.92)低于中医院医生(18.41±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管理:组织公平子维度中,综合医院医生和中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参与管理子维度中,,中医院医生对组织对个人利益的重视(2.35±1.03)和组织对个人利益的重视(2.32±1.05)的评价均高于综合医院医生(2.22±1.02;2.21±1.03),中医院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患关系:患者态度子维度中,中医院医生感受到的受信任(2.64±0.88)和受尊重(2.59±0.90)程度均要高于综合医院医生,中医院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 个条目中,医生对规避医疗风险的评价最低,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1.59±0.81)高于中医院医生(1.58±0.79),但中医院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具体见表 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92
本文编号:2594479
【图文】:
2.2.1 医生和护士的正向执业环境评价比较医生和护士正向执业环境 8 个条目评价的比较:由于医生和护士 8 个条目的评价都在 3 分以内,雷达图以 3 分量表级距(5 分为满分)。其中护士对组织公平(薪酬公平、任务公平)、参与管理(组织对个人利益重视、组织对个人建议重视)、医疗安全(医疗纠纷担心、规避医疗风险)的评价均高于医生,医生仅对患者态度(受信任、受尊重)的评价高于护士,具体见图 2。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总分为 18.02±4.86,低于护士总分(18.51±4.69)。8个条目中,医生仅对受信任(2.56±0.89)和受尊重(2.49±0.91)的评价高于护士(2.45±0.89; 2.20±0.89);参与管理子维度中,医生对组织对个人利益重视的评价(2.26±1.03)高于组织对个人建议的重视(2.24±1.04),但护士对组织对个人建议的重视的评价(2.35±1.03)高于组织对个人利益的重视(2.33±1.05);医生和护士对任务公平的评价最高,分别达到了 2.66±0.92 和 2.84±0.90 分;医生和护士对规避医疗风险的评价最低,分别为 1.59±0.81 和 1.86±0.91 分,具体见表 5。
医生在任务公平、薪酬公平、组织对个人建议重视、组织对个人利益重视、受信任、受尊重、医疗纠纷担心 7 个条目的评价均低于中医院医生,具体见图 3。医生的正向执业环境总分为 18.02±4.86,综合医院医生评价(17.86±4.92)低于中医院医生(18.41±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管理:组织公平子维度中,综合医院医生和中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参与管理子维度中,,中医院医生对组织对个人利益的重视(2.35±1.03)和组织对个人利益的重视(2.32±1.05)的评价均高于综合医院医生(2.22±1.02;2.21±1.03),中医院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患关系:患者态度子维度中,中医院医生感受到的受信任(2.64±0.88)和受尊重(2.59±0.90)程度均要高于综合医院医生,中医院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 个条目中,医生对规避医疗风险的评价最低,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1.59±0.81)高于中医院医生(1.58±0.79),但中医院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的评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具体见表 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涛;李俊峰;张寒冰;宗业军;张琦;李经纬;;山西省医师执业环境认知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年09期
2 励晓红;吕军;孙梅;王颖;李程跃;苌凤水;郝模;;补偿机制不变,现有医改措施将事倍功半[J];中国卫生资源;2015年01期
3 任华玉;息悦;李中华;张雪;;关于完善我国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09期
4 王海芳;施小青;李吟玲;葛建一;;苏州与宜兰两所医院护理人员执业环境感受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05期
5 郎颖;孟庆跃;;基于DEA的医院规模收益判断方法与实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03期
6 王晨;曹艳林;郑雪倩;高树宽;贾晓莉;程宇涛;;医患双方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分析[J];中国医院;2014年03期
7 陈晔;张海燕;孙宏玉;;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7期
8 马志强;孙颖;朱永跃;;基于信任修复归因模型的医患信任修复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2年11期
9 蔡淑萍;王苏琴;林红;;浅析中医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年09期
10 张博源;;医疗执业法制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卉;医疗执业环境与医疗防御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94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59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