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某军队三甲医院医疗纠纷医方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04:02
【摘要】:研究目的本课题基于军队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医务人员对纠纷的认知及诊疗质量等医疗纠纷影响因素调查,秉承由现象到本质、由数据到事实的研究理念,探索军队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的主要医方影响因素,旨在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疗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进而为军队其它兄弟医院有效预防和处理纠纷提供借鉴,以及缓和医患关系提供思考。研究方法1.描述性研究从医院医疗投诉接待中心及医院信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感染控制部门,收集医院2013年-2016年78起门急诊患者纠纷和243起住院患者纠纷相关数据资料,使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9.0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纠纷发生率、被投诉科室、投诉人特征、投诉原因等分布情况。2.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等影响因素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问卷题目分类等研究指标,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评价。问卷发放对象为全院一线医务人员,问卷内容包括填写人基本信息、医疗纠纷认知、沟通、态度等9大方面共计64个问题,根据问卷回收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中,回归分析将医务人员近五年是否发生医疗纠纷设为因变量,医务人员性别、职称等级、纠纷认知水平等影响因素设为自变量。3.诊疗质量等影响因素研究根据243例住院患者医疗纠纷数据资料,按照1:3的比例查找匹配729份非纠纷病例为对照,共972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研究指标,将病案首页中的医方、患方、诊断、手术、治疗、费用等6方面具体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中,回归分析中将是否发生纠纷作为因变量,诊断、治疗信息等方面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研究结果1.描述性研究结果门急诊患者纠纷平均投诉率为0.524/10万,住院患者纠纷平均投诉率为1.634/10万,约为门急诊患者纠纷的3.1倍;所有纠纷中外科、内科、专科被投诉最多;中年患者投诉人数占比最多;门急诊纠纷主要为复诊患者,住院患者纠纷主要为初诊患者,两者截然相反;患者因为诊治问题、患者死亡、手术失败原因投诉最多,共占84.74%。2.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中,男性、年龄≥41岁、医生、博士学历、高级职称、工作年限6-10年、军人身份医务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外科发生医疗纠纷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科室;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中,认知方面高分、态度方面低分、医疗方面低分、患者方面低分、社会因素方面低分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性别、年龄、职业、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身份类别,科室类别、医疗纠纷认知、态度方面、医疗方面、患者方面、社会因素等方面在发生医疗纠纷和未发生过医疗纠纷的构成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沟通方面、医院管理方面、风险防范方面在构成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诊疗质量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生过医疗纠纷的患者中,急危重患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急诊入院患者、住院天数≥21天患者、费用3万患者、经抢救患者、有输血患者、经特级护理患者、经一级护理患者、进入ICU患者、疾病数量2种患者、入院与出院诊断不符合、疾病转归无效或死亡患者、有手术患者、有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有感染患者、院内感染患者、有会诊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纠纷患者。入院病情、入院方式、住院天数、患者总费用、是否抢救、有无输血、是否特级或一级护理、是否进入ICU、疾病数量、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情况、疾病转归、是否手术、有无非计划二次手术、有无并发症、有无感染、是否院内感染、有无会诊等因素在医疗纠纷和非医疗纠纷患者中的构成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婚姻状况、患者身份类别、患者费别情况、患者户口类型、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有无过敏史、是否二级护理、医生性别、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医生身份类别、科室分类、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情况、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三日确诊情况、住院总次数等影响因素在构成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结论1.住院患者纠纷平均发生率明显高于门急诊患者,约为其3.1倍;外科、内科、专科等科室发生医疗纠纷构成差异显著,以外科为主;中年患者为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人群;门急诊患者纠纷以复诊患者为主,住院患者纠纷以初诊患者为主;纠纷发生原因以诊治问题、患者死亡、手术失败等原因为主。2.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等影响因素方面,医务人员的性别、职业、职称、工作年限、科室类别、医疗纠纷认知水平、医疗方面为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性别方面,男性医务人员较女性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职业方面,医生较护士、医技等其它人员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职称方面,副高职称较初级等其它职称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工作年限方面,工作6-10年较≤5年等年限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科室方面,外科较内科、专科、医技等科室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方面,得分较低人员较中等得分和得分较高人员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3.诊疗质量等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患者住院天数、患者年龄、诊断疾病数量、疾病转归、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是否会诊为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住院天数方面,20天患者较≤10天等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年龄方面,儿童较中年、老年等患者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疾病诊断数量方面,疾病数量2种的患者≤2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疾病转归方面,患者死亡和治疗无效较其它疾病转归等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手术患者、有并发症患者以及经会诊患者较非手术患者、无并发症患者、未经会诊患者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图文】:

频数分布,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影响因素


-45-图 1 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等方面影响因素得分频数分布图②得分分析。八个主要方面影响因素中,态度、医疗、患者、社会因素 4 个方面 P 均<0.001,,纠纷认知方面 P<0.05,发生过医疗纠纷和未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在上述 5 个影响因素构成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沟通、医院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97.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楠;周孜予;;浅析我国医疗纠纷行政调解[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2 徐博轩;;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年07期

3 项静;;护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水电医学;2002年06期

4 刘改红;蔡晓博;;护理工作与医疗纠纷[J];中国水电医学;2003年01期

5 高润志;李从荣;;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理性思考[J];中国水电医学;2006年05期

6 唐锁成;;提高医者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水电医学;2003年02期

7 韩国芬;张方蕊;;浅析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J];中国水电医学;2006年01期

8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第27期青干班课题组;陈业庭;;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其对策探析[J];江东论坛;2005年S1期

9 付丽平;;浅谈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水电医学;2002年02期

10 赵梦鹤;;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大云;;谨慎接诊 减少针刀医疗纠纷[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祁薇;;浅谈病案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浙江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立法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老难题 新解法 《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实施情况汇报[A];2010年中国医院协会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贾天川;张晓洁;;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董肇杨;曾勇;叶春林;赵卫;;处理数例医疗纠纷有感[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徐汉友;;医院医疗纠纷责任判定案例教训和建议—立法使之有法可依[A];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营养与成功老龄化”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医学营养治疗”资料汇编[C];2010年

8 吴晓东;;浅谈防范放射科医疗纠纷[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晶;谢红宁;李胜利;鲁红;周毓青;刘何一;赵玲变;焦彤;;中国妇产科医疗纠纷现状调查及应对建议[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徐汉友;;医院医疗纠纷责任判定案例教训和建议—立法使有法可依[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一峰;大连医疗纠纷引入第三方调解[N];科学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邢婷;青岛即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换脸”[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樊江涛 实习生 朱洪园;56年没发生一起医疗纠纷[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邢晓瑞 张楠 实习生 梁雯静;医疗纠纷的“调解神器”[N];山西法制报;2019年

5 记者 张群 通讯员 张爱亮;全市医疗纠纷同比下降10%[N];莱芜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乔文心;关注医疗纠纷 研讨涉医案件[N];人民法院报;2018年

7 记者 尚黎阳 通讯员 甘尚钊 何晶 张静霞;尝试将一审医疗纠纷全部纳入诉前联调程序[N];南方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朱宁宁;解医疗纠纷之痛民法典怎么开药方[N];法制日报;2019年

9 姚奕;“保险+服务”:克服医疗纠纷顽疾[N];中国保险报;2019年

10 记者 邓榕 通讯员 梁雪莹;医疗纠纷同比下降近四成[N];江门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傅宏宇;中国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朱九田;医患纠纷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张遇升;妇产科医疗纠纷中的医疗伤害与医疗过失[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宋发彬;基于医患关系的医务人员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曾森雄;海峡两岸中医医疗纠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黄照权;面对医疗纠纷的危机管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7 余震;中国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梁研;医疗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岳恒;基层医院危机管理下医疗纠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2 陈王涛;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衔接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黄韬;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4 汪涛;某军队三甲医院医疗纠纷医方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5 黄果;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疗纠纷状况及其对医护人员态度、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刘华;我国“医闹”的法律规制[D];西北大学;2018年

7 刘东诚;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严建耀;试论我国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制度的建立[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9 李威;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现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王振宇;我国医疗纠纷行政裁决制度的探索与构建[D];广东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4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594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