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春市居民死因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8:55
【摘要】:目的:通过对长春市2016年人群死亡模式和死亡率水平的描述,了解现阶段长春市人群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变化规律,明确现阶段影响长春市居民健康的重点疾病,为卫生优先问题的确定和疾病控制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采用比较评价指标对2016年各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综合反映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变化情况,为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重要信息,为进一步调整工作重点和对不同人群实施重点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吉林省长春市全部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报告数据。该系统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管理规范与工作技术指南》,收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计算死因三大类疾病的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性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和死因顺位等指标,描述长春市的死因三大类疾病的发生情况和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结果:1.2016年全市合计死亡人数38175人,死亡率为497.87/10万。其中男性死亡人数22340人,占58.5%,死亡率为578.62/10万;女性死亡人数15835人,占41.5%,死亡率为415.98/10万。2.2016年全市居民死因年龄别死亡率趋势显示,全市居民全死因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趋势。0~岁年龄组死亡人数为192人,占0.5%,死亡率为431.27/10万;5岁以下死亡人数为271人,占0.7%,死亡率为36.63/10万;15~64岁年龄组死亡人数为12547人,占32.9%,死亡率为211.61/10万;6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人数为25325人,占66.3%,死亡率为3411.91/10万。长春市居民6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3.2016年长春市居民死因中第一大类疾病(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1628人,占4.3%;第二大类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5128人,占92.0%;第三大类疾病(伤害)1125人,占2.9%;死因不明294人,占0.8%。4.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分别占57.60%、24.12%、2.97%、2.95%和2.45%。5.2016年长春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80.63岁,男性期望寿命79.10岁,女性期望寿命82.24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男女寿命差为3.14岁。6.2016年长春市全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为42082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1.02年;男性人群全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为288859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2.93年;女性人群全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为131961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8.33年。7.伤害在男性中所造成的平均减寿年数为29.76年;在女性中所造成的平均减寿年数最大为29.32年。结论:1.2016年长春市居民死亡情况,男性死亡率要高于女性;6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2.2016年长春市居民因第二大类疾病死亡的死亡率高于其他两类疾病。3.2016年长春市居民主要死因的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及消化系统疾病。4.2016年长春市居民期望寿命要高于全国水平,且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5.伤害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在死因中占首位,各级政府应针对重点人群,以及高危职业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并改善其生活工作环境,将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伤害的发生。
【图文】:
图 3.1 2016 年长春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趋势2.3 2016 年长春市不同性别各年龄组死亡状况2016 年全市居民同性别各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见图 3.2。由图 3.2 可以,不同性别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趋势,其中,男性死亡率
图 3.2 2016 年长春市不同性别死亡率2.4 2016 年长春市不同人口学特征死亡状况全人群死亡病例中,汉族占 98.1%,已婚占 72.5%,,文化程度在初中及的占 83.1%,离退休人员占 20.3%。见表 3.4。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95
【图文】:
图 3.1 2016 年长春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趋势2.3 2016 年长春市不同性别各年龄组死亡状况2016 年全市居民同性别各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见图 3.2。由图 3.2 可以,不同性别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趋势,其中,男性死亡率
图 3.2 2016 年长春市不同性别死亡率2.4 2016 年长春市不同人口学特征死亡状况全人群死亡病例中,汉族占 98.1%,已婚占 72.5%,,文化程度在初中及的占 83.1%,离退休人员占 20.3%。见表 3.4。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绍良;;肇庆市>60岁居民不同类型健康期望寿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02期
2 孙果梅;顾凯侃;韩志英;;上海市9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期望寿命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年01期
3 何甜田;;中国流动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9年06期
4 苗鑫蕾;郑荣寿;蔡s
本文编号:259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59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