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清末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医学体制建设

发布时间:2020-05-16 10:19
【摘要】: 中日医学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派遣留学生的历史也很早,早在隋代已有日本学生来中国学习医学的记载,此后日本的医学家和学问僧不断来到中国,学习中国医学并传播到日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医学的发展,但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仅是日本单方面派出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医学,甲午战争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变,由于明治维新,日本已由弱变强,医学上也已将西医学移植到本国,因而通过日本学习和吸收西方医学就成为中国人视为最快捷的方法。20世纪初,许多中国学子东渡日本学习西医学,清末的这批留日医学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日医学生。他们在完全西化的氛围里接受现代医学的熏陶,不论在医学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行为中,已经打上了西方医学的烙印。中国早期的西医医生中,除国内教会医学校毕业者,几乎全部是留学海外的归国学生,其中留学日本的又占绝大多数。这一留学生群体回国以后,正值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变的时期,诚然,在这一时期日本医学模式对中国的影响还没有欧美医学体系那么深远,但它对中国西医学发展的趋势仍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中国近代医学知识群体的形成。大批留日归国学生是构成这一群体的最基本部分,因为从留学史角度来看,中国近代留日学生远远超出欧美留学生,中国近代医学知识群体的形成表明中国新医学事业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西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登上新医学舞台,自此西医学无可争辩地成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医学并峙于中国医坛。这表明中国作为传播者的地位开始结束,这一知识群体既是西医学的传播者,更是专门科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留日医学生与留学欧美的医学生共同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医学界,为改变中国的医学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考查清末留日医学生归国后的医学活动,阐述留学生对于民国时期的医学普及、医学教育、医药卫生行政、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认为清末的留日学生为改变中国医学的面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雁;;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社会效应[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携手抢救中医药[J];民族论坛;2011年08期

3 吴圣利;;心情好:癌魔绕道跑[J];健康人生;2010年02期

4 高f^;;德贞:东西方医学文化的交流使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4期

5 杨奕望;吴鸿洲;;明末医家王宏翰生平著作和中西医汇通思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6 王慧;吴鸿州;叶兴华;;略论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汪先恩;;世界需要中医学智慧[J];留学生;2010年02期

8 陆江;;喝小分子水的实践检验真理好[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4期

9 王青云;;初探中医与西医的相同和区别[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9期

10 王六二;;中医·西医[J];贵阳文史;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振馨;;弥合东西方医学在痴呆领域中的裂痕[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徐大鹏;;中西方医学对人体认识方法的探讨[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枫;陈惠民;;他从童年走来[A];老兵话当年(第十辑)[C];2006年

5 邓铁涛;;中医与未来医学[A];首届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牛亚华;;《医学原始》与《重订解体新书》[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春;;运用信息论探讨中医学的发展[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乃平;;存在即是合理-论中国主流医学的中西医二元发展[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9 曾启育;温振源;谢正勇;;由“难经第四十二难”论中医脏腑解剖学[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徐海波;;针刺穴位调控脑反应的fMRI研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中医院 张宇;对中医现状及未来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河南中医学院 孟长海 王治英;中医人应坚持中医之本[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王宏才 译;西方医学如何评价针灸[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记者 唐景莉 通讯员 高国庆;北理工公开招聘17个学院院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岛石(书评人);人类的疾病真是医生能彻底解决的吗?[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安然编辑整理;文化中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燕志华 沈峥嵘;我们缺失的,不仅仅是个急救包[N];新华日报;2010年

8 小白;梅毒·麻风·解剖图[N];东方早报;2008年

9 主讲人 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 唐骏 本报记者 任松筠 编辑;多迈出半步,你的人生就完全改变[N];新华日报;2009年

10 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呼唤医学中的人文关怀[N];家庭医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2 高f^;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商刚;针药并用联合自体表皮移植与光照治疗白癜风荧光光谱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韩宇霞;广东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田旭升;中西方医学文化观照下的抑郁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杨晶鑫;近世日本汉方医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付晓男;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及中医现代化[D];吉林大学;2009年

9 吴振武;中西医学抗衰老领域之机理及治法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朱美禄;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东;清末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医学体制建设[D];山西大学;2008年

2 杨欣;基督教在华妇女医疗事业研究(1840-1949)[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峰祥;明末清初中医接受西方医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4 林榕;中医的科学性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5 杨蓉;中国乡村社会的医学多元主义[D];厦门大学;2007年

6 邢瑞;清末民初陕北留学生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7 王璐;从《沉沦》到《盐丁儿》[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翔宇;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D];清华大学;2004年

9 王凌霞;名医的历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高驰;《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6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66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3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