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释名》中的医学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7:20
【摘要】: 《释名》是中国古代小学著作,与《说文》、《方言》、《尔雅》等书并列为汉代语言文字学的经典著作。其书又名《逸雅》,为后汉北海名儒郑玄之弟子刘熙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全书共分八卷、二十七篇,体例仿照《尔雅》,以同音相谐的方式,解释天地、州国、形体、亲属、宫室、器物等各类事物名称的由来,即用同音字或音近字推论称名辨物之意。 由于中国医学的奠基之作大多完成于汉代,且《释名》在中国古代训诂学上具有重要地位,我们认为,通过对《释名》一书中与医学相关名词的解释的研究,可以认知东汉末年中医名词的内涵,了解某些医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明确或纠正某些医学名词的异义或歧义,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该课题通过对同期相关文献的横向比较,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释名》中的医学内涵: 1.从生理、病理学角度研究 《释名》专列《释形体》一章,对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进行了溯源式的解释,它将人体的结构按照:头颈、躯干、四肢、脏器以及其它几大部分排列,一一列举,解释说明,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医学对人体的认知情况。东汉时医学得到很大发展,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疾病的分科越来越细,从《释名·释疾病》一章就略窥端倪。该章对内、外、儿、五官等科的常见病进行了解释,许多病名在今天仍在应用。 2.从哲学、天文学角度研究 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故哲学名词的演变过程与中医哲学名词的演变息息相关,尤其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更是深深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天干地支虽然是天文学名词,但其与哲学、与中医密不可分,三者结合的顶点就是产生了著名的五运六气学说。在宋代,运气学说甚至是每个医生临床必备的基础本领之一。故了解干支的涵义对我们学习中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其它 《释名》所涉及到的内容庞杂,其书中不单单有以上提及的几部分内容,还大量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名词,如亲属、生活用具、饮食等等,因为酒在中医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故我们从中选取了《释名》对酒的解释加以分析,以期能初步了解汉代的酒文化的发展水平。 当然,受时代所限,《释名》中难免会存在许许多多不足之处,本文的最后一章对此略进行了探讨。但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故对各方面的探讨都未能达到尽善尽美,但仍希望这篇文章能成为中医再跨一大步的发轫,启动中医更美好的明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路红;《本草纲目》释名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张敏,蔡建伟;《本草纲目》释名项误训举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周路红;小议《本草纲目》中引用的《说文解字》[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黄潇潇;;《本草纲目》释名的训诂特色[J];中医药文化;2007年02期

5 周雪梅;陈雪功;;关于《内经》中三焦论述的思考[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04期

6 盛岱仁;当归释名拾趣[J];解放军健康;1997年01期

7 姜燕;马新平;;《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题名解[J];中医文献杂志;2007年04期

8 陆乾人;;中医对肺痈的认识与科研进展(1)[J];现代中医药;1991年01期

9 戚燕平;;《本草纲目·释名》初探[J];陕西中医;1983年03期

10 骆传祖;《本草纲目》之土芋释名考[J];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雅丽;曲黎敏;;《释名》字义的医学内涵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2 符景华;;朵朵姣艳菊花粒粒艺苑明珠——百菊释名概述[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C];2001年

3 张树剑;赵京生;;督脉名考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海波;莫德芳;王明;;《本草纲目》植物药名的训诂成就——李时珍“释名”音训阐微[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释饮食》考[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6 薛家麒;;古籍《菊说》的整理[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7 钱超尘;;本草名物训诂发展简史[A];全国李时珍王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符景华;;附录三 内乡菊讯[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C];2001年

9 鞠宝兆;;《内经》有关脾藏象发生的文字文化基础[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载荣;许振国;钱超尘;;“逢寒则虫”解[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释名:揭示隐藏在名称中的文化蕴义[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曾迪清;为了大地的丰收[N];中国特产报;2004年

3 记者 巩国强;银企恳谈乐融融[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4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邵则遂 江汉大学文学院 张蕾;《本草纲目》释名之误[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泽远;甘肃对罪犯假释实行听证[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钟涵;“写实”释名[N];市场报;2007年

7 专栏记者:罗旭  本期策划:王保纯 韩秀琪;公务员报考为何持续升温[N];光明日报;2004年

8 曾再新;晶莹透亮甘露饼[N];中国特产报;2002年

9 张传禄;什么是“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牛淑平;倡导言必有据的朴学精神[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建初;《释名》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锤;《释名》声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宇文;《释名》名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钱慧真;《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铁程;多思麦历史地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耿铭;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雅丽;《释名》中的医学内涵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徐从权;《释名》双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郭文超;刘熙《释名》训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铭;《释名》“拟声释词”例与语根探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校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吉宇;古汉语矿物命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郭向敏;《白虎通》声训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小秦;甘肃县名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亚平;《说文·手部》形声字字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刘晓明;头身胸腹不适的常见症状术语的规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1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71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