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4:59
【摘要】: 现代通讯、交通科技的长足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正在把全世界融合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化的力量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明显。生物医学科学、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学带来新的伦理、社会和法律方面的挑战,对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服务和医疗实践的深刻改变,对医生的人道精神和价值观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转变都客观地要求医学院校更多地从国际标准的角度衡量培养的医学生是否合格,是否能满足卫生服务的要求。为此,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界都将培养目标的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许多国家也把调整培养目标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重新设计21世纪医生,开展了一系列21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本项目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军队重点课题([2001]军事教科规字第2号 序号DO9009 编号PLA1001124)。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为切入点,在研究和把握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军事医学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探讨和研究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的21世纪军事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找寻我国军事医学人才培养在国际大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一个突出军事医学特色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在知识、技能和素质 (职业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培养目标,以便以此为基点,指导军医大学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军医大学培养的学员能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为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需要服务,促进我国高等军事医学人才的培养迈向国际水平。 本课题运用文献综合分析、问卷调查、ridit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培养目标理论基础的把握、国内外培养目标现况研究的分析,展开对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研究的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了培养目标的内涵,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方面做出了阐释。介绍了目前医学教育界有关培养目标的分类理论。 第二部分: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的现况分析。研究分析了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的内涵及国内外有关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充实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对策及重新设计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建 WP=6 议。 第三部分: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实证研究。根据确立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量表,经统计分析,构建了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青渝;;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生健康教育课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2期

2 ;第四军医大学[J];时代教育;2006年S1期

3 李鹏;郑善军;田怀军;张钢;;对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年09期

4 马建辉,雷红英,杨青云;成人专科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理化课程设置的研究[J];医学教育;1997年03期

5 吴多文;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年02期

6 陈启鸿;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卫生管理学的尝试[J];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赵子明;陈志勇;高加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3年04期

8 杨立明,宋鄂,杨春梅,常乐,张敏;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J];淮海医药;2004年02期

9 李伟扬;李丹红;徐晶;王莞;刘俊峰;刘宾娜;邓伟红;唐伟;薛继婷;;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进一步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11期

10 马佳;陈治文;夏俊;杨清玲;张玉心;;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婷;;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顺民;;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现状的一点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凤华;贲莹;梁文杰;贺明;宫志强;张培楠;;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海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及其培养途径的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春妮;王明杰;尹思源;刘克林;魏嵋;罗永兵;;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分段教学改革思路[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蔡标;申国明;方正清;汪远金;;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卜平;郑新梅;朱虹;苏佩清;卢开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志娟;张志敏;夏鑫华;潘素滢;潘俊辉;黄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行导师制初探[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笑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药理教学改革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王爱梅;高东明;焦金菊;李伟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国 通讯员 熊学莉;如果可能,就走在时代的前面[N];工人日报;2006年

2 特约通讯员 姚家文邋钱文艺 杨瑜 本报记者 唐先武;嘉陵江畔架“心桥”[N];科技日报;2007年

3 刘东邋邹争春 冯竞;请让我来帮助你[N];科技日报;2008年

4 ;为党不惜一切的模范军医吕士才[N];博尔塔拉报;2006年

5 田洪涛、记者 乔林生;以战场需求牵引军事医学科研创新[N];解放军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陈晓霞 徐国斌 李春梅 杨瑜 曾理;群星灿烂靓新桥[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胡航宇邋通讯员 刘胜江 王中委;把课堂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主战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谭嘉邋熊学莉 黎斌 葛云峰 通讯员 肖莉丽 王昌文 刘胜江 张玲玲 魏纹 罗莉琼;转运:让伤员像回家一样[N];健康报;2008年

9 赵宏邋姚向阳;推动我国口腔种植医学迅速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记者 周奔、特约记者王坤;找准内在联系 科学统筹安排[N];解放军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2 黄国琼;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3 滕光生;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人员晋升正高级技术职务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张新颜;军医大学(西部)基础课程教师组织承诺结构及其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鞠少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疾病关联性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齐德广;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王辉;核糖体蛋白质L15(RPL15)的高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8 钱t$;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孙利;CD34~+人造血干细胞(hHSC)HIV-1辅受体的表型剔除对病毒感染的阻断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王秀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基层军医任职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栎;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于静;构建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主辅修制(计算机)课程结构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杨丽雅;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学生参与现状及期望的调查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4 彭青渝;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5 张新颜;军医大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邓晓红;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黄继东;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课程设置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王占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3+2”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优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胡畅路;军医大学临床专业八年制课程设置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张良;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5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75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