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2年上海市已婚育龄妇女IUD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避孕 宫内节育器(IUD) 已婚育龄妇女 多水平模型 上海 出处:《生殖与避孕》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已婚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IUD)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2012年上海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数据进行加权、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上海已婚育龄妇女的IUD使用率从2004年的71.3%下降至2012年的43.9%;年龄45岁的妇女IUD使用率是30岁者的2.63倍;初中文化妇女IUD使用率是大学以上妇女的2.15倍。结论: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低的妇女IUD使用率越高;IUD使用率逐年下降可能与上海近年来加大避孕套宣传和符合生育二孩条件妇女比例增加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UD of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Shanghai. Methods: the contraceptive birth control data of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Shanghai from 2004 to 2012 were weighte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IUD among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Shanghai decreased from 71.3% in 2004 to 43.990 in 2012. The prevalence of IUD in women aged 45 years was 2.63 times as high as that in women aged 30 year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IU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omen was 2.1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above university. Conclusion: the older the age, the higher the IUD use rate of women with lower education level; The decrease of IUD use rate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condom public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who meet the condition of having two children in Shanghai in recent year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R169.41
【正文快照】: 与女性和男性绝育人数的下降,改用IUD及政府的大力提倡等因素有关[3-7]。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自1979年就全面实施了“一孩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连续20余年人口负增长[8],由于绝育术的不可逆,上海已婚夫妇的绝育率长期低于国内其他省市,而IUD使用率长期高于其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旭,李雁,张传仓,张燕,封志纯;我国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选择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4年12期
2 刘云嵘;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向(五)[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09期
3 ;12万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调查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年03期
4 张妍;蔡建华;俞华;胡云;徐倩倩;周维谨;车焱;;城镇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10期
5 王存同;郑晓瑛;陈功;;我国已婚育龄人群避孕水平及避孕方法使用趋势[J];人口学刊;2007年04期
6 崔丹;房莉;毛宗福;吴尚纯;李丽;董敬;;宫内节育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殖与避孕;2010年10期
7 赵凤敏;张彤;吴久玲;郭素芳;刘玉芬;叶少东;;已婚妇女现在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及其续用意愿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33期
8 郭素芳;赵凤敏;张彤;李伯华;崔颖;吴匡时;;我国育龄人群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红;朱雪松;;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18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2年02期
2 刘宏;;宫内节育器重复放置4例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16期
3 王东女;;浅谈我站护理人员在B超室优质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和对策[J];当代医学;2009年22期
4 龚珍秀;;活性元宫环、爱母环及吉妮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29期
5 姜改莉;贺文咏;燕海娅;;宫腔镜在106例困难取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9期
6 周波;孙冲;周文秀;陈喜慧;何长久;郭菁;胡澜;;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已婚妇女生育节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21期
7 吕小茵;王婉文;苏永红;;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实施后节育避孕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2005年11期
8 麦健容;邓晓燕;文凤群;杨晓凌;曾水莲;甘小霞;吴间冰;李丽玉;岑志彦;;重置宫内节育器元宫Cu-365 IUD避孕效果的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贾贤杰;游顶云;周洁;速存梅;杨瑶;赵敏;高一飞;张开宁;;中国西部县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宫内节育器服务及管理现况调查[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年01期
10 周定杰;姚捷;魏永越;李瑛;;30例T型含铜宫内节育器断裂不良事件报告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隋澈;;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邱红燕;长效避孕节育方法的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赵洪鑫;中国三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现况及优质服务干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3 秦其荣;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策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4 练武;农民工生殖健康需求和服务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翠娥;有形与无形[D];武汉大学;2009年
6 胡平成;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彭祥炽;络合铜宫内节育器对大鼠的避孕效果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锦娜;在中国育龄妇女中进行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分析和可接受性评价[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文彬;育龄妇女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咨询现况调查[D];复旦大学;2011年
3 徐倩倩;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丛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偶育龄妇女避孕现状及知识的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5 初笑宇;武汉市武昌区居民对计生药具知晓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宏彦;中美妇女子宫颈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谢晓东;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8 崔文龙;中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成本效果分析案例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9 白明华;苏州市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调查报告[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陈晓芳;四川省农村地区汉族和彝族已婚妇女生殖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李雁,张传仓,张燕,封志纯;我国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选择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4年12期
2 陈树昶;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的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01期
3 赵曰敏,王伟;运用模糊数学评价几种宫内节育器的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4年01期
4 郑真真,郑晓瑛;宫内节育器在中国使用状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5年05期
5 戴晓明,胡哈力,姜秀婷,周东世;哈尔滨市道里区育龄妇女避孕和生殖健康现状及知识需求的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年12期
6 徐晋勋;群体避孕措施使用构成比的偏差及其合理化途径[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05期
7 赵家帼,李茂云,魏本翠,许桂华,庞秀芬,徐希銮;5种宫内节育器使用1年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08期
8 刘云嵘;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向(一)[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05期
9 刘云嵘;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向(四)[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08期
10 刘云嵘;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向(五)[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倩环;潘鲁珍;龚瑞丹;yそ∪,
本文编号:1452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45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