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红茶对胃肠道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2-12 20:45

  本文关键词: 红茶 胃肠道 疾病 保健 出处:《茶叶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红茶是鲜叶在加工过程中经酶促氧化等反应所制成的一类茶,与其他种类茶叶相比,风味物质和功能因子种类也有所差异。红茶中的内含成分赋予其多种保健功能,对胃肠道的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就是其中之一。红茶功能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防止组织氧化和修复氧化损伤,并与胃粘液和谷胱甘肽等物质相互作用来保护胃肠道黏膜;通过与消化酶相互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来调节消化吸收;通过与免疫系统调节因子、相关转录因子和一系列酶类的相互作用来预防胃肠道疾病。本文就近年来红茶在这几个方面的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状况进行阐述。
[Abstract]:Black Tea is a kind of tea made from fresh leaves during processing by enzymatic oxidation reactions, compared with other kinds of tea, flavor and functional factors are also different. Black Tea components in given the various health care functions,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pre Black Tea is one of them. The function of components can be grown by suppression of harmful bacteria, promote the growth of beneficial bacteria to improve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by preventing oxid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to tissue repair, and interact with the gastric mucus and glutathione substances to protect gastrointestinal mucous membrane;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digestive enzymes,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to regulate through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with the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factor, interac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a series of enzymes to prevent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Black Tea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 in several aspects of this section with the diseas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the disease was expounded.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TRICAAS) 国家茶叶产业体系红茶加工岗位(CARS-23)
【分类号】:R15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凤田;胃肠道疾病与贫血[J];山东医药;1991年09期

2 朱晓薇;柳云湘;;墨西哥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传统药的抗痉挛作用的研究[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6年02期

3 韦霞;;高校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相关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01期

4 王绪霖;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年07期

5 柴枝楠;安然度夏要防胃肠道疾病[J];中老年保健;2004年07期

6 阚百鸣;;呵护多愁善感的胃肠道[J];祝您健康;1995年07期

7 李玉梅,霍秀红,马媛;安胃膏外敷治疗胃肠道疾病16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04期

8 黄象谦;;胃肠道疾病治疗学[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06期

9 董丽卿,刘永华,韩萍,孔祥泉,田志梁;胃肠道充气螺旋CT的窗口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2期

10 云浩,王硕,李德柄;螺旋CT在胃肠道检查中的应用和基本特点[J];医疗设备信息;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卜光华;;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及预防[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黄智铭;周春燕;;睡眠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清君;苟丽;张华;;新生儿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监护[A];河南省护理学会外科急危重病人监护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4 张清君;张华;苟丽;;新生儿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监护[A];河南省外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5 刘东利;;胃肠道疾病治疗膳食标准及操作规程[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清君;张华;苟丽;;新生儿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监护[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Mark O'Byrne;;胃肠道疾病的营养管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8 许久;刘钟杰;金岭梅;;天然汉方处方粮对胃肠道疾病和非特异性皮肤过敏症的营养调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姒健敏;;表皮生长因子与胃肠道疾病[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裘华森;张勤;余建法;周济春;郑超;茅巍;;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临床运用探讨[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银生;儿童入秋要防胃肠道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孟庆普;疾控专家提示——防呼吸道胃肠道疾病最重要[N];健康报;2008年

3 指导专家 山东平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 博恩;远离生水 预防急性胃肠道疾病[N];医药导报;2008年

4 江苏药物研究所 陈志春;胃肠道疾病患者用药应谨慎[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石太能;夏季老年人要保护好胃肠道[N];中国石油报;2003年

6 陈志春(研究员);胃肠道疾患者慎用哪些药[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7 齐继成;胃肠道通用名药风头渐劲[N];医药经济报;2000年

8 ;怎样防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1年

9 大夫 本报记者 罗伟摄;现代人为什么易患胃肠病?[N];广西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振辉 通讯员 崔艳玲;梅雨季节谨防胃肠道疾病[N];广东科技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潇;中国十大城市犬胃肠道线虫的流行情况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马娟娟;胃肠道小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表达[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竞秋;兰州地区上胃肠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致病因子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龙宝军;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胃肠道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5 焦志刚;甘肃金昌市上胃肠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与NDRG1表达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06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06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