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儿童饮食情况及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系列研究
本文关键词: 睡眠 儿童 饮食 情况 身体 活动 水平 响的 系列 研究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睡眠对儿童饮食情况的影响第一节学龄前儿童睡眠和饮食模式的相关性研究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睡眠和饮食情况,并进一步探究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11所幼儿园,将其儿童及父母纳入调查范围。最终1650名学龄前儿童入组,平均年龄为(5.07±0.97)岁,男生占49.5%。采用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调查儿童及家庭基本情况;通过父母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睡眠情况;采用改编版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学龄前儿童饮食状况。结果:儿童平均睡眠时间为(9.41±0.54)h。通过主成份分析归纳儿童主要饮食模式,分为传统型饮食模式和西方型饮食模式两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节律模式较晚的儿童摄入更少的蔬菜(χ2=25.18,p0.001)、水果(χ2=36.06,p0.001)和更多的软饮料(χ2=38.05,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校正了儿童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BMI和睡眠时间后,睡眠节律模式较晚的儿童传统型饮食模式的得分越高(β=-0.14,p0.001),西方型饮食模式的得分越低(β=0.16,p0.001)。睡眠时间对儿童饮食模式无影响。结论:睡眠节律模式越晚的学龄前儿童,其西方型饮食模式的得分越高。我们的研究可能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节婴儿睡眠与喂养方式的相关性目的:自婴儿出生早期开始随访,了解婴儿睡眠和喂养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婴儿出生早期喂养与母婴睡眠的相关性。方法:课题组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招募263对健康孕晚期母亲及其婴儿,且在婴儿6周、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时对婴儿进行随访。采用简要版婴儿睡眠问卷(BISQ)调查婴儿睡眠情况;使用婴儿喂养问卷了解婴儿喂养情况;对母亲产后睡眠情况的调查则使用匹兹堡睡眠问卷(PISQ)。另外,在婴儿6个月时,使用Actigraphy客观记录婴儿睡眠情况,使用3天膳食记录评估婴儿饮食情况。结果:入组婴儿中男生占51.3%(134/261)。婴儿6周、3个月、6个月时,母乳喂养的婴儿分别占42.9%、52.8%、37.6%。6个月时婴儿总热量摄入为(582.72±147.32)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分别为(18.95±7.61)g/d、(22.47±6.27)g/d及(77.78±25.89)g/d。婴儿在6周、3个月、6个月、9个月时,随年龄增加,婴儿就寝时间越来越早(F=8.13,p0.001);夜间睡眠时间(F=39.58,p0.001)、夜间最长睡眠时间(F=77.67,p0.001)、夜晚睡眠质量(F=35.37,p0.001)、夜间睡眠/总睡眠时间(F=152.10,p0.001)均逐渐增多;白天睡眠时间(F=155.30,p0.001)、总睡眠时间(F=26.31,p0.001)、夜醒次数(F=50.57,p0.001)、每次夜醒时间(F=94.87,p0.001)逐渐降低。母亲产后随婴儿年龄的增加,夜晚睡眠时间(F=29.24,p0.001)和睡眠质量增加(F=30.12,p0.001),夜醒次数(F=42.29,p0.001)及夜间醒来再次入睡时间(F=6.79,p0.001)降低,PSQI得分(F=3.27,p=0.027)降低。6个月时,Actigraphy记录的婴儿白天睡眠时间(t=12.79,p0.001)和总睡眠时间(t=-9.86,p0.001)较BISQ少,起床时间较晚(t=-2.45,p=0.016)。6个月时混合喂养的婴儿Actigraphy记录的婴儿就寝时间(β=0.22,p=0.015)较母乳喂养的婴儿晚,夜间睡眠时间较短(β=-0.24,p=0.010);此外,3个月喂养方式对6个月婴儿睡眠情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发现,混合喂养(β=-0.19,p=0.035)和人工喂养(β=-0.22,p=0.011)的婴儿客观记录的夜间睡眠时间均较母乳喂养的短。不同喂养方式的母亲夜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得分及夜醒次数均无影响。结论:母乳喂养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婴儿夜间有充足的睡眠,且并不会影响到母亲产后的睡眠时间。我们应加强对婴儿饮食行为的关注,积极鼓励母乳喂养,帮助儿童自婴儿时期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对促进婴儿睡眠的发展及之后的饮食习惯的培养均具有积极意义。第二部分睡眠对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第一节儿童睡眠与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目的:了解学龄儿童的睡眠和身体活动状况,并进一步探究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最终15470名儿童入组。使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调查儿童家庭情况;通过父母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睡眠情况;采用中文版儿童体育活动问卷调查学龄儿童身体活动情况。结果:儿童平均年龄为(9.24±1.50)岁,男生占53.4%(8254/15470),儿童平均睡眠时间为(9.31±0.55)h。平均高强度身体活动为(30.2±39.7)分钟/天,中强度身体活动为(84.7±72.7)分钟/天,低强度身体活动为(182.6±122.3)分钟/天,平均静息活动时间为(64.6±76.5)分钟/天。其中男生高强度身体活动(t=7.64,p0.001)及静息活动时间(t=7.65,p0.001)高于女生,女生的低(t=-6.13,p0.001)、中(t=-6.00,p0.001)强度身体活动水平高于男生。且儿童年级越大,体育活动及静息活动的时间均增加。父母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儿童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越长,静息活动时间越短。进一步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睡眠时间和睡眠节律模式对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在校正了儿童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BMI和睡眠节律模式后,儿童睡眠时间越短,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时间越多(β=0.05,p0.001);且儿童睡眠节律模式(β=-0.11,p0.001)越早,其静息活动时间越短结论:儿童睡眠时间越短,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时间越长,且睡眠节律模式越早,静息活动时间越短。应鼓励儿童多参加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同时,培养良好的睡眠节律模式,早睡早起,减少儿童静息活动。第二节婴儿睡眠对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队列研究目的:调查6个月婴儿身体活动状况,并探讨婴儿夜间睡眠对清醒状态下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及9月龄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婴儿6个月时佩戴手表式活动记录仪,分别评估其睡眠和身体活动状况。同时,测量婴儿6个月和9个月时身高、体重、上臂围、肱三头肌及肩胛下皮褶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结果: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48,其中男生占48.7%(73/148),婴儿6个月时平均体重为(8.46±1.07)kg,身高为(67.79±2.30)cm,上臂围为(14.96±1.58)cm,肱三头肌皮脂为(9.92±2.07)mm,肩胛下皮脂为(9.13±2.01)mm。9个月时婴儿平均体重为(9.37±1.14)kg,身高为(71.76±2.27)cm,BMI为(18.15±1.61)kg/m2,上臂围为(15.16±1.24)cm,肱三头肌皮脂为(9.62±2.29)mm,肩胛下皮脂为(8.40±1.99)mm。Actigraphy记录的婴儿夜间睡眠时间为(9.20±0.97)h,每分钟活动计数(AC/min)为315.13±112.82。研究发现,在校正了婴儿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婴儿BMI等因素后,婴儿夜间睡眠在总睡眠时间中所占比率越高,婴儿身体活动水平越高(r=0.26,p=0.001)。且婴儿6个月时身体活动水平越高,6个月时BMI值(β=-0.20,p=0.028)、上臂围(β=-0.23,p=0.006)、肱三头肌皮脂(β=-0.32,p0.001)、肩胛下皮脂(β=-0.25,p=0.003)越低,9个月时BMI值(β=-0.26,p=0.007)、肱三头肌皮脂(β=-0.32,p=0.001)、肩胛下皮脂(β=-0.24,,p=0.017)也越低。结论:婴儿夜间睡眠比率越高,其在清醒状态下的身体活动水平越高。且婴儿身体活动水平与BMI及皮褶厚度等肥胖相关指标呈明显的负相关,我们应加强对婴儿时期身体活动水平的关注,同时,帮助婴儿形成良好的昼夜节律,对提高婴儿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婴儿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sleep time of children was ( 9.41 卤 0.54 ) h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sleep time of children was ( 9.41 卤 0.54 ) h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ge was ( 9.41 卤 0.54 ) h .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score of the traditional diet model ( 尾 = - 0.14 , p0.001 ) , the lower the score of the western diet model ( 尾 = 0.16 , p0.001 ) after the correction of the sex , age , parents ' education , family income , BMI and sleep tim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ant ' s sleep quality was ( 18.95 卤 7.61 ) g / d , ( 22.47 卤 6.27 ) g / d , ( 22.47 卤 6.27 ) g / d and ( 77.78 卤 25.89 ) g / d . The average sleep time ( F = 3.27 , p = 0.027 ) and sleep time ( F = 3.27 , p = 0.027 )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breast - fed infants ( F = 3.27 , p = 0 . 010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ldren ' s sleep time and sleep rhythm patter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boy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ldren ' s sleep time and sleep rhythm patter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leep and the mode of sleep rhythm , the longer the sleep time of the children , the more the children ' s sleep time was shorter , the longer the low intensity body activity was ( 尾 = 0.05 , p0.001 ) , and the earlier the children ' s sleep rhythm pattern ( 尾 = - 0.11 , p0.001 ) , the earlier the activity of the child was ( 90.31 卤 72.6 ) minutes / da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was ( 9.92 卤 2.29 ) cm , the height was ( 9.92 卤 2.29 ) cm ,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arm was ( 9.92 卤 2.29 ) cm ,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arm was ( 9.92 卤 2.29 ) mm ,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arm was ( 9.92 卤 2.29 ) cm ,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arm was ( 14.96 卤 1.99 ) mm . Conclusion : The higher the nocturnal sleep rate , the higher the BMI value ( 尾 = - 0.26 , p = 0.007 ) , the lower skin fat ( 尾 = - 0.32 , p = 0.001 ) , the subscapularis sebum ( 尾 = - 0.24 , p = 0 . 017 ) , the lower sebum of the brachial triceps ( 尾 = - 0.32 , p = 0 . 001 ) , the subscapularis sebum ( 尾 = - 0.24 , p = 0 . 017 ) , and the lower skin fat ( 尾 = - 0.24 , p = 0 . 017 )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棉;冯德鸿;张欢;杨玉凤;;西安社区168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3期
2 园林弘,梅少林,金海菊;759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J];河北医学;1999年12期
3 朱玲;席卫平;;太原地区336名7月~4岁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年10期
4 王丹;走出儿童饮食的误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05期
5 郑振芬;;儿童饮食防“非典”[J];农业知识;2003年15期
6 钱伯钦;与儿童饮食过招[J];母婴世界;2003年03期
7 孙清廉;儿童饮食一二三四[J];家庭医学;2003年02期
8 更认;儿童饮食十忌歌[J];幼儿教育;1985年03期
9 晴黎;儿童饮食“四不原则”[J];山东农机化;2001年16期
10 ;儿童饮食:安全健康最重要[J];城市质量监督;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常艳;;儿童饮食行为与健康[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刘一心;邓文娇;李海飞;雷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马冠生;;儿童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A];200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4 张欢;罗米扬;王质蕙;罗家有;石艳玲;;中国七省农村地区1~7岁儿童饮食行为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3年第3期[C];2013年
5 胡小琪;;儿童饮食行为与健康[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二期):食物选择与饮食行为专题[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国儿童饮食安全法明年强制实施[N];国际商报;2008年
2 李彦华;儿童饮食“五道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记者章玉;我国20城市首推儿童饮食行为干预计划[N];中国食品报;2010年
4 王馨;儿童饮食误区[N];保健时报;2004年
5 吴国隆;儿童饮食误区[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6 郭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营养健康干预迫在眉睫[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7 张超群;儿童饮食勿挑剔[N];山西日报;2000年
8 陈燕琳;儿童饮食宜清淡[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马融邋杨常泉;多动症儿童饮食的多与少[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李林;儿童饮食盐多病早来[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自云;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肠道微生物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罗惠文;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宋沅瑾;睡眠对儿童饮食情况及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系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芳;上海市长宁区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个性化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杨显君;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的编制与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梁心怿;杭州市城区儿童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卢慧兰;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饮食行为及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1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1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