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某地区养羊户成员布鲁菌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8-02-14 23:58

  本文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养羊户成员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效果评价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吉林省前郭县是养殖羊的重点区域,也一直是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高发地区。通过本次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疫区养羊户成员对布病知识的知晓,加强与羊接触时的防护行为,以减少患病的可能。另一方面,根据养羊户成员对布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危险行为的接触及其防护情况等相关信息,评价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的干预措施效果。提出适合于当地村屯的布病干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干预前,在2012年1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吉林省松原市的布病高发地前郭县随机抽取的两个乡镇中抽取9个村屯,将所抽取村屯的养羊户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后,在2014年5月,再次将所抽取村的养羊户成员作为研究对象。两次研究均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饲养羊时的行为习惯、危险行为的接触及基本防护情况等,同时收集血样。第一次调查后开展干预工作,包括健康教育(发放宣传材料等)和发放防护用品(口罩、帽子、消毒液),之后每一季度发放宣传材料和防护用品,直至第二次调查前结束。对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非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和或四分位间距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率和构成比指标,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a=0.05。结果:1.干预前后分别回收合格问卷403和242份。调查对象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 1.33:1 和 1.84:1,平均年龄分别为 44.13±12.29 和 45.07±12.52,汉族占 87.34%和93.3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29%和92.56%、农牧民占95.04%和87.19%。比较干预前后的人口学特征,在职业和民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的403个调查对象中,既往感染者56人,新发感染者51人,非感染者296人;干预后的242个调查对象中,既往感染者52人,新发感染者为14人,非感染者为176人。3.在干预前后布病知晓途径的调查中,分别有91.32%和95.04%的养羊户成员听说过布病,知晓的途径依次为听村医或熟人介绍(92.93%和82.17%)、自己得过布病(14.67%和25.65%)、村宣传栏和展板(25.82%和6.09%)、宣传材料(15.22%和 14.72%)等。4.比较干预前后布病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后布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6.51%和49.93%,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动物布病”、“人布病”和“布病预防”三方面布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33.29%、28.90%和70.91%,干预后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45.18%、43.80%和84.09%。5.比较干预前后布病知识得分情况,布病知识得分满分29分,以17分及以上为布病知识合格,干预前后养羊户成员知识的合格率分别为15.36%(61/403)和36.36%(88/242),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53,P0.001)。非感染者布病知识的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且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后显著提高(P0.05)。6.比较干预前后危险行为接触和生活习惯变化情况,在8种危险行为的接触中,接触率较高的行为是喂食(86.85%和85.12%),其次为打扫羊圈(80.40%和79.75%)、抱羊羔(71.71%和76.45%),最低的是屠宰(13.65%和13.22%)。结果显示8种危险行为接触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流产物的处置方式中流产物喂狗和售卖的频率在干预后显著降低(P0.05)。7.比较干预前后危险行为的基本防护情况,干预前,防护率较高的依次是挤奶防护(32.73%)、接生防护(31.85%)、处理掉羔防护(27.23%);干预后中防护率较高的是处理掉羔防护(27.88%),其次为接生防护(27.08%),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后8种危险行为防护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次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养羊户成员的动物布病、人布病和布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但仍有很多知识点的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2.养羊户成员改善了羊流产物的不良处置方式,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疫苗相关物品的处置方式有待加强。3.养羊户成员与羊接触时的防护率较低,本次的干预措施未能提高危险行为的防护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16.7;R1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廷伟;王廷军;李小明;;陕西省榆林地区布鲁杆菌病感染情况及接触方式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年03期

2 杨建平;应勤荣;郑国林;崔鹏;;一起羊养殖场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及职业人群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6年09期

3 张玉柱;孙喜红;鲁希茜;崔秀举;姜文国;;人间布病抗菌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年08期

4 徐卫民;朱素娟;施旭光;王衡;金行一;杨洋;王佳;;浙江省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与防制对策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6年06期

5 程侠;李博;董晓;邰新平;王忠;;新疆沙湾县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J];疾病监测;2016年04期

6 王晶波;崔师玉;李玲;赵秀红;李晓迎;耿大影;;2010-2014年济南市1010例布鲁菌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6年04期

7 张海红;张鑫;郑素娟;刘建忠;宗雪梅;李卫红;武艳芬;左彦生;;石家庄市人间布鲁菌病干预措施效果评价[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6年04期

8 徐长喜;赵庆龙;栾博;;2010~2014年吉林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动态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年05期

9 张俊海;;2005~2014年吉林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年05期

10 郭利平;刘艳华;;2013-2014年安阳市就诊人员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朴东日;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牧区人群布鲁氏菌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1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11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