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密瓜遭李斯特菌污染事件风险交流案例分析
本文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交流 风险管理 李斯特菌 哈密瓜 出处:《中国健康教育》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李斯特菌是最致命的的食源性疾病原体之一,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能够导致20%~30%的感染者死亡。同时,李斯特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又是很难发现的,患者被感染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症状。2011年,在美国一批含有李斯特细菌的哈密瓜即引发了严重食源性疾病,共导致科罗拉多州等28个州的147人感染,其中33人死亡(更新数据为截至到2012年8
[Abstract]:Listeria is one of the deadliest foodborne diseases. It is mainly food-borne and 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 which can cause 20% of the infected people to die. At the same time, the food-borne diseases caused by Listeria are very difficult to find. It may take a long time for the patient to develop symptoms. In 2011, a group of Listeria cantaloup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used a severe food-borne disease that infected 147 people in 28 states, including Colorado. Of these, 33 were killed (updated as at 8. 0% as at 2012)
【作者单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33)
【分类号】:R15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干红,丁晓雯;李斯特菌及其快速检测[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2年03期
2 李小春,陈慧燕,李毅,金茜,章乐怡;速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探讨与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年01期
3 张健,朱丽娜;威尔逊·李斯特菌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年06期
4 孙f^,吴建中,张宁,欧仕益,唐书泽;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单核李斯特菌方法学建立及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3期
5 原英,陈民钧;血液中分离产单核李斯特菌五株[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6 刘秀兰;顾振国;;市售生牛肉中检出单核李斯特菌[J];江苏预防医学;2005年04期
7 张健,朱丽娜;威尔逊·李斯特菌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8 罗立新;缪珑;潘力;岳振峰;谢丽琪;;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免疫胶体金层析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2期
9 沙拉麦提·吐尔逊太;高涛;阿依夏木;于烽;;李斯特菌及其危害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年02期
10 陈慧燕;洪程基;李毅;洪隽;;食品中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探讨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马保华;张辉华;吕平;曹永长;毕英佐;;李斯特菌套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郁;魏建忠;王桂军;;李斯特菌与食品安全[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刘晶;;10例孕产妇感染李斯特菌的特点及药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芳;于力;;李斯特菌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世萍;李静;;1例产妇感染李斯特菌报道[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王红;陈燕梅;张正东;;2005-2007年自贡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的调查[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怡净;;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其防治[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朱敏丽;林振浪;;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2例[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吴旭琴;;G12-type对M3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PLD调控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卫东;加推动李斯特菌基因组序列研究[N];科技日报;2013年
2 林晓丽;广州鲈鱼检测项目尚不包含李斯特菌[N];广州日报;2007年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叶长芸;冰箱杀手李斯特菌[N];北京日报;2009年
4 叶圣琳;李斯特菌来势猛,英国老年人“中招”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杜鹃;美国:香瓜染李斯特菌,死十余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本报记者 聂国春;专家:警惕冰箱里的杀手[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7 陈继培;慎防“李斯特病”[N];广东科技报;2000年
8 陈倩;食品真空包装并非万无一失[N];健康报;2007年
9 顾皓行;澳研究使用噬菌体降低李斯特菌污染风险[N];中国食品报;2011年
10 本版编辑 赵志刚 杨帆 陈诚;多国水产品遭遇病菌侵袭[N];中国渔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健舜;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进化与酸应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帅;李斯特菌侵染宿主细胞胞内磷脂酶D活性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2 张晨菊;三株致病性李斯特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张晓峰;李斯特菌分子鉴定与分型及其在安全牛奶生产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4 骆笑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检测试剂盒优化及其表面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田国明;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肽核酸原位荧光检测与LMO1847蛋白免疫原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6 黄丽;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o0964蛋白功能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7 赵智慧;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20例临床特征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4年
8 杨雨;一种针对肝癌干细胞的新型李斯特菌疫苗[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9 李峰;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周晓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与分子亚分型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4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2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