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

发布时间:2018-02-27 03:31

  本文关键词: 紫外辐射 人体健康 气象因子 预报模型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2005-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的辐射观测资料和北京3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2011年皮肤病及眼部疾病急诊人数资料,对紫外辐射和相关疾病进行分析.选取与紫外辐射相关系数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月建立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皮肤病的相关系数为0.367,与眼部疾病的相关系数为0.265,均通过α=0.001的显著性检验.不同月份紫外辐射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时间段有所差异;紫外辐射强度与总云量、低云量、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气温等有关,其中与总云量、低云量、能见度的相关性最显著;1-11月预报方程历史回代检验的平均评分为82.8,试预报的平均评分为82.7;预报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推广能力较好,为实际业务提供了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use of radiation data of China Scienc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2005-2011 years tower segment and Beijing 3 three hospitals for 2008-2011 years and the number of skin disease emergency eye disease data analysis 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related diseases. Through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f alpha =0.05 significant test as predictors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election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sing the monthly establishment, UV radiation intensity prediction equation of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skin diseases was 0.367,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eye disease is 0.265, through the significant test of a =0.001.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UV radiation in different months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ime, have hurt the difference of human body;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tensity and the total cloud and low cloud, visibility, wind direction, wind speed, air pressure, relative humidity, temperature and so on, with the total cloud and low cloud, visibility The correlatio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1-11 month forecast equation is 82.8,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trial forecast is 82.7. The fitting ability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are better, 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actual business.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项目(GYHY201106034)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气象环境与健康”专题服务建设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18B08)
【分类号】:R1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繁强,宋百春,周阿舒,李业明,万克利;近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与预报[J];干旱气象;2005年02期

2 胡波;王跃思;刘广仁;;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经验估算方程[J];高原气象;2007年03期

3 吉廷艳,杜正静,雷云;贵阳地区太阳紫外线辐射及其预报方法研究[J];贵州气象;2001年05期

4 丛菁;孙立娟;蔡冬梅;;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文华;张艳红;张立文;张玉洁;;枣庄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与分月预报方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2 黄梅玲;江洪;朱求安;余树全;周国模;;1961~2000年中国生态区紫外辐射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3 张兴华;胡波;王跃思;张武;何永涛;孙维;;拉萨紫外辐射特征分析及估算公式的建立[J];大气科学;2012年04期

4 赵小兰;聂飞;马国欣;丁志华;陈旭;;太阳光紫外线强度检测技术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1期

5 何清;金莉莉;杨兴华;艾力·买买提明;;塔中紫外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1年06期

6 梁俊宁;丁荣;贾晓龙;;张掖市紫外线辐射特征的初步分析[J];干旱气象;2008年03期

7 武辉芹;;石家庄市紫外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及等级预报方程的建立[J];干旱气象;2010年04期

8 吉廷艳;王红丽;胡跃文;杨通礼;;贵阳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9 李亮;张宏;胡波;刘广仁;刘子锐;王跃思;;不同土壤类型的热通量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12年02期

10 廖波;熊平;;贵阳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康邵钧;徐凤梅;宁德峰;陈新民;;商丘紫外线辐射变化特征及与若干气象因子相关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陈炳洪;熊亚丽;肖伟军;周亚军;谢建标;;广州市紫外线辐射资料分析与预报模型的建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文小航;吕世华;尚可政;;太阳总辐射与云和能见度的相关分析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慧岚;;乌鲁木齐市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5 张慧岚;;乌鲁木齐紫外线强度及对人体影响的分析[A];S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2年

6 刘慧;胡波;王式功;尚可政;;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5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3年

7 肖冰霜;马玉霞;刘畅;施金海;;中国大陆紫外线时空分布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5年

8 于立;李继祥;刘慧;王嘉媛;尚可政;王式功;;一种计算北京城市紫外辐射方法的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5年

9 董妍;杨艳超;李星敏;陈闯;赵娜;彭艳;;秋季西安地区紫外太阳辐射特征及模拟[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晓青;海水浴场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胡健;贵阳市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李鹏飞;主要生态因素和烘烤对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杜嘉林;基于林火时间序列的灾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5 黄梅玲;近50年中国亚热带地表紫外辐射时空格局及其对碳收支影响模拟[D];南京大学;2011年

6 雷雨滋;降解汽车尾气与缓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沥青混合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莉莉;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紫外辐射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韦惠红;我国臭氧和紫外线的分布特征及未来变化预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蒲爱萍;环境紫外线对黑素细胞的影响及人群防护现况调查[D];宁夏医学院;2005年

4 文小航;中国大陆太阳辐射及其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王梅;人体眼部紫外线暴露定量的数学模型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赵瑞;郑州市夏季中长波紫外线强度及防紫外线伞对紫外线的遮蔽作用[D];郑州大学;2012年

7 于妮娜;UV-B增强对设施桃碳氮营养分配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张兴华;基于辐射传输模式的紫外辐射重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李静;郑州市紫外线强度及其医学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允华;中国地区的太阳紫外辐射[J];地理学报;1986年02期

2 王普才,吴北婴,章文星;紫外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与实际测量的比较[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3 卞林根,陆龙骅,逯昌贵,陈彦杰,高志球,刘辉志,张宏升,陈家宜;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分量特征[J];大气科学;2001年05期

4 白建辉,王庚辰,胡非;近20年北京晴天紫外辐射的变化趋势[J];大气科学;2003年02期

5 吕达仁,李卫,李福田,唐玉国,马海涛;长春地区紫外光谱(UV—A,UV—B)辐射观测和初步分析[J];大气科学;1996年03期

6 白建辉,王庚辰;1979~1996年期间北京地区太阳紫外总辐射的变化趋势[J];大气科学;1998年05期

7 刘晶淼,丁裕国,黄永德,黄磊;太阳紫外辐射强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J];高原气象;2003年01期

8 马伟强,马耀明,胡泽勇,李茂善,王介民,钱泽雨;藏北高原地面辐射收支的初步分析[J];高原气象;2004年03期

9 李韧,季国良,杨文;五道梁地区总辐射的年际变化[J];高原气象;2005年02期

10 江灏,季国良,吕兰芝;HEIFE绿洲区的太阳紫外辐射[J];高原气象;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Seckmeyer;孙阳;;总紫外辐射变率的分光谱测量[J];气象科技;1991年03期

2 颜景义;简慰民;杨小利;;紫外辐射增加对农业影响问题的综述[J];新疆气象;1991年09期

3 张保洲,蒋静芬,赵伟瑞;紫外辐射测量的方法、仪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照明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4 郭秀林,王睿文;紫外辐射增加对植物生长及某些生理代谢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01年01期

5 周平;陈宗瑜;;云南高原紫外辐射强度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3期

6 姜峻;都全胜;曹庆玉;;安塞黄土丘陵区紫外辐射分布变化特征[J];陕西气象;2009年05期

7 何清;金莉莉;杨兴华;艾力·买买提明;;塔中紫外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1年06期

8 季国良,陈有虞;青藏高原的紫外辐射[J];高原气象;1985年S2期

9 刘晓暄;陆志刚;;国产聚砜用于计量紫外辐射的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10 颜景义,郑有飞,杨志敏,,陆许凤;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强度变化对小麦影响的初步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允祥;;太阳的紫外辐射[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胡波;王跃思;刘广仁;;中国紫外辐射的时空分布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徐智广;高坤山;;阳光紫外辐射对不同磷浓度培养下龙须菜的生长和光合无机碳利用的影响[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王炳忠;姚萍;汤洁;;紫外辐射的测量及其模拟计算研究[A];首届气象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和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5 靳月华;杜英君;;远紫外辐射诱发紫杉膜脂过氧化与活性氧的产生[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徐军田;高坤山;;阳光紫外辐射对龙须菜和石莼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薛育龙;;水下不同深度紫外辐射能的测试研究[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白建辉;王庚辰;;建立紫外辐射观测网 加强紫外辐射的研究[A];首届气象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和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关万春;高坤山;;阳光紫外辐射对赤潮藻类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仲谋;陈济;陈培仁;;空间紫外辐射环境的探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罗霞;云南农大紫外辐射研究国内领先[N];云南日报;2007年

2 ;揭开紫外辐射的面纱[N];中国质量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鑫;西藏地表生物有效紫外辐射观测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2 张兴华;基于辐射传输模式的紫外辐射重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金莉莉;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紫外辐射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逄圣慧;发菜对紫外辐射的响应[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5 刁丽军;北京地面紫外辐射观测分析与卫星反演[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6 周亚莉;高温和太阳紫外辐射对螺旋藻和节旋藻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何雨红;紫外辐射变化对麦田生态系统的影响[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8 乔子霞;紫外辐射对腐殖酸分子结构及其混凝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高光;硅藻中肋骨条藻对阳光紫外辐射响应的生理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10 张静;紫外辐射增强对新疆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0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40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