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2016年烟台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0 02:38

  本文选题:食源性疾病 切入点:哨点医院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烟台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6年烟台市30家哨点医院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烟台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4 941例,6-9月发病相对较多(55.07%),14~3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2.95%),农村居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居民,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1.35%)。报告的可疑暴露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比例最大(25.40%)。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病原体阳性检出40例(19.80%),诺如病毒专项检出21例(9.25%)。结论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乡村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城市,主要以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为主。需加强烟台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积极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and epidemic trend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2016 in Yantai City. Methods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30 sentinel hospitals in Yantai on 2016 were collected. Results in 2016, 4 941 cases of foodborne diseases were reported in Yantai City. The incid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residents in June to September.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farmers was 21.350.The proportion of reported suspicious exposed food was the largest in aquatic animals and their products 25.40%. The suspicious eating place was mainly family. 4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pathogens and 19.8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pathogens, and 21 cases were detected for Noluo virus. Conclusion Food-borne food source can be detected in 21 cases. Conclusion\\\. The disease mainly occurs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in rural are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areas, mainly caused by Salmonella and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urveillance ability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antai and to carry out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作者单位】: 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15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惠敏;食品安全性和食源性疾病[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04期

2 刘秀英;全球食源性疾病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年04期

3 罗茂凰;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J];口岸卫生控制;2003年03期

4 敖志雄,林晶,金乐君,洪荣涛;一起由织纹螺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5 蒋月荣;营养上警惕食源性疾病[J];中国保安;2004年06期

6 王国红;抓好家宴业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J];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01期

7 罗建忠;新疆三种食源性疾病及其防治概况[J];地方病通报;2004年02期

8 杨建秀;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9 屠宇平;美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报告[J];疾病监测;2004年08期

10 于辉,孔令达,李雪;食源性疾病与人类健康[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智成;;试论食源性疾病报告、举报或投诉的登记受理[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廖兴广;;常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进展[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3 焦新安;;食源性疾病:兽医公共卫生的新挑战[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方泽珊;;预防和监督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学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国雄;;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6 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及其控制对策[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应雄;叶庆临;杨得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8 侯为道;傅小鲁;;影响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因素及监测与控制进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黄裕庚;林玲;;食品安全与控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10 李泰然;;从2001年我国食物中毒发生报告看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薇 魏公铭;食源性疾病——全球食品安全头号杀手[N];中国食品报;2012年

2 记者 张昊;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健康报;2013年

3 记者 郭敏;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乐;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食源性疾病高发[N];中国医药报;2013年

5 吴永宁;吹响警惕“食源性疾病”的号角[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王君平;密切关注地震灾区食源性疾病[N];中国社会报;2008年

7 吴一福;谈食源性疾病的危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记者 吕静;食源性疾病实现四级网络直报[N];本溪日报;2010年

9 新华;食源性疾病正不断增长[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吴一福;食源性疾病——健康的最大威胁[N];西安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雪丹;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咏梅;食源性疾病分类系统的建立及成都市食源性疾病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谷传玲;食源性疾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义霞;2014-2015年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4 吕静;卢湾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5 付竹霓;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三模块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许皓;桐乡市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及对策探讨[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91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91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a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