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大豆低聚糖的生理功能与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11 16:31

  本文选题:大豆低聚糖 切入点:功能特性 出处:《现代食品》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豆低聚糖是指大豆中的可溶性糖质的总称。我国对大豆低聚糖的研究和开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由此可见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该文综述了大豆低聚糖的组成结构、制取工艺、功能特性、应用范围及未来展望,为今后开展大豆蛋白的功能优化及应用提供思路。
[Abstract]:Soybean oligosaccharide is a general term for soluble sugar in soybea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 in China began in early 1990s and is listed as a key national key project.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scope and future prospect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were reviewed, which provided ideas for the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ybean protei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分类号】:R1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翔;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的制备[J];安徽化工;2001年05期

2 马淑芬,杨春育,佟泽民,何晓明,朱建华;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技术[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梁立,郭晓强,徐光域,颜军,苟小军;冲调式银耳食品的速溶性及粘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晓东,马莺,孙建华,谢福斌;改性大豆低聚糖润肠通便功能的实验研究[J];大豆通报;2001年05期

5 夏海华,曲晓军,于冲;大豆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J];大豆通报;2003年03期

6 姬德衡,孔繁东,侯春青;新技术在保健食品开发中的应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7 袁汉英,艾华水,范长胜,高卜渝,黄路生,李育阳;单链莫奈林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分泌表达[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孙肖明;孟宪梅;;绿色饲料添加剂木寡糖开发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1年20期

9 赖来展,费成煜,池建伟,赖敬君,梁旭麟,张孝琪;中国特色食品的概念、类型与功能[J];广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10 庄洪廷;魏书林;陈倩妮;李玉洁;苏晓鸥;;低聚木糖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雷;王玲;薛建军;;电化学还原合成木糖醇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苏小冰;罗雪梅;翁明辉;;低聚木糖的生理功能和低聚木糖酸奶的研制和检测[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贫;方志杰;;蔗糖衍生物甜度与结构的关系综述[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熊峰;王晓霞;余雄;;大豆低聚糖的营养研究进展[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程丽芳;解纤维热酸菌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克隆表达、性质研究及分子改造[D];江南大学;2010年

2 赵萌;菊糖果糖转移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马莺;大豆低聚糖的提取及酶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艾志录;橄榄绿链霉菌E-86木聚糖酶的固定化及低聚木糖制备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杨富国;超滤及电化学技术在冶金及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6 张军华;低聚木糖单一组分的制备分离及其用于双歧杆菌的体外培养[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丁兴红;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陈凤莲;小麦麸皮中低聚木糖的生物制备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徐仲伟;甜菊糖甙的提取精制新工艺及酶法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文;玉米芯中低聚木糖提取和定性定量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汪辉;神经网络在数字化卷烟配方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新峰;嗜热真菌高产木聚糖酶及其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菁;酶解大蒜渣制备高果糖浆的工艺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曲佳乐;木糖醇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国宇;三氯蔗糖的分离提纯与稳定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姜中玉;甜菊苷的定向转化及产物甜茶苷的分离纯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石雷;单阳膜技术合成木糖醇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程细菊;酶法生产富含低聚木糖的小麦麸皮饮料[D];江南大学;2012年

10 张留权;联合β-半乳糖苷酶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酶法合成D-塔格糖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亲身体验大豆低聚糖[J];中国保健营养;2004年S1期

2 秦振顺,陈桂茹,常凤启,李存满,韩会新;大豆及其制品中大豆低聚糖的测定方法[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年02期

3 李本楠;甘卉;;大豆低聚糖理化性质及其生理功能[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5期

4 邵欢欢;杨倩;邵甜甜;;大豆低聚糖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11期

5 朱文娴;;大豆低聚糖的保健功能及其利用[J];食品与健康;1999年05期

6 陈孝曙;浅谈大豆低聚糖[J];中国保健营养;2004年S1期

7 ;大豆低聚糖的“秘密武器”[J];中国保健营养;2004年S1期

8 ;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J];中国保健营养;2004年S1期

9 赵丽颖,刘功权;环保精灵——大豆低聚糖[J];大豆通报;2004年02期

10 潘丽红;;大豆低聚糖提取工艺研究[J];北方药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闪闪;汪立平;王锡昌;;大豆低聚糖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俏;权春善;范圣第;;超滤提取大豆低聚糖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3 王晶;周川农;吕俊;;大豆低聚糖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素敏;董玉枝;王微;符云峰;刘福英;徐增年;刘树锋;;大豆低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王磊;邵诚;王海;;大豆低聚糖纳滤连续浓缩过程的控制[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延坤;张东祥;马燕;;大豆低聚糖的制备工艺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熊峰;王晓霞;余雄;;大豆低聚糖的营养研究进展[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跃强;王洋;邱红梅;马晓萍;陈建;侯云龙;陈鹏印;;大豆低聚糖相关QTL研究[A];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汪锦邦;高学敏;;利用豆粕制作保健食品[A];北京食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9年

10 王秋霜;金月亭;应铁进;;甜浆中提取大豆低聚糖脱色树脂的筛选[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阳钢桥 李绍华;新型大豆低聚糖在广西投产[N];科技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上官继东;大豆低聚糖风靡全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3 上官继东;揭开大豆低聚糖的神秘面纱[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4 范瑜 韩捷;广西万士达欲借舰出海[N];证券日报;2003年

5 欣桦;大豆低聚糖获取新技术实现突破[N];粮油市场报;2013年

6 ;用膜分离技术提取大豆低聚糖[N];科技日报;2002年

7 王娅莉;山松生物延伸大豆产业链[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高伟;走进人本化的朝阳产业[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9 上官继东;大豆低聚糖如何产生抗菌物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10 张法利 任相国 刘金伟;陵县崛起五个“全国前五”[N];德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莺;大豆低聚糖的提取及酶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王跃强;大豆低聚糖与白粉病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分子标记[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秋霜;豆腐皮废甜浆中大豆低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东;改性大豆低聚糖功能性的研究及大豆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楼田园;大豆低聚糖的脱除方法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马永香;利用吸附、包埋及离子交换法制备大豆低聚糖浓缩糖浆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4 薛艳芳;大豆乳清低聚糖的超滤提取及纯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褚绍霞;大豆黄浆水的资源化利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啸;大豆提取物对发酵酸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7 佟献俊;大豆黄浆水的综合利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振红;大豆低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严玲;豆腐黄浆水制备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伍军;利用膜技术分离大豆乳清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98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98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